分享

若要确立佛教独立的宗教地位,首先要剥离和儒家的依附关系

 炫叶楓雪 2022-04-02

要确立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正统,首先是要剥离佛教与儒家的依附关系,确立佛教独立的宗教地位,太虚在回答日本僧人僧荻原虚佛儒关系如何的问题时,用一句诗进行了回答:“明月清风过太空。”

明月清风,典出《南史谢譓传》“入吾室者,唯有清风;对吾饮者,惟当明月。”意谓只与清风明月为伴,不随便结交朋友,太空者,即天空之意,也就是说新形势下,佛教不再愿意与儒家依附为一体,具体就体现在对当时佛教界,仍然广泛存在的将佛教依附儒家进行宣教的观念,以及佛儒贯通的做法的批评。

太虚认为在中国古代由于儒家居于文化正统,佛教受到压制,导致古代的僧侣和信奉佛教的士大夫,不得不有所顾忌,往往依附儒家学说来保护自身信仰,同时适应儒家化的社会文化进行宣教。

如今儒家正统地位已然丧失,来自儒家文化势力的压力已然消失,佛教可以不必再有所顾忌,已经可以依据佛教自身的教理进行论说,建立纯粹的佛教,依据纯粹的佛教教理去践行佛教的理想。太虚进一步认为,不仅依附儒家进行论说在社会形势上没有必要,甚至有可能给佛教的发展带来极为负面的影响。

也就是如果继续依附着儒家的学说来宣扬自身教义,那么不及在信仰上会导致染上邪说妄见,也无法与其他文化势力开展论争,从而导致还未信仰佛教的人,因学理难通而放弃信仰,已经信仰佛教的,又不能理清佛教与儒教之关系,成为糊涂信仰。太虚对当时佛教界部分人士,贯通佛儒的观念也持批评态度。

太虚批评了“以孔同佛”这种观点,认为如果牵强附会的、将儒家与佛教视为同等的学说,必然导致儒家失去他们擅长的安顿人伦秩序的特色,佛教的境界也会受到局限,太虚并举佛儒两家在宇宙观、人生观上的不同与学理水平差距,来说明他的观点。

太虚认为不应该追求“以孔同佛”这种佛儒贯通的观点,而应该坚持佛教的特色,并统摄儒家。太虚不仅不满意佛教徒去依附儒家,也反对儒家转过来依附佛教,援引佛教教理附会儒家学说。

他认为援引佛教学说,去附会儒家只会导致儒家变得不纯粹,佛教的真义也被掩盖,更进一步,佛教不仅不应该被儒家学说的范畴限制,反而应该反过来统摄古今东西学术。

太虚更呵斥阳儒阴释的人士,认为复兴中国文化宏济苍生,就不应该再有阳儒阴释的行径,应该直接接受佛教的教理,以达成重建中国伦理道德之宏愿。

总而言之,太虚要确立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正统地位,就必然要将佛教地位提高到儒家之上,而如果倡导佛儒贯通,岂不意味着佛教与儒家平等,如果甚至将佛教教理依附儒家,那么岂不证明佛教教理尚不及儒家,如此又何谈以佛教为中国文化之正统呢?

因此要确立佛教的正统地位,就必须改变前近代以佛教依附儒家,以及佛儒通贯的局面,凸显出佛教独特的宗教特征,如此才能进一步凸显佛教在引导人心上的优胜。

剥离佛教与儒家以后,第二步就要说明,佛教在学理水平和社会功能上比儒家优胜,为了达到这样的处理目的,太虚提出了自己的五乘观念,将儒家定位为人乘之学,认为儒家是关注人世,关注人伦的学说,否定儒家具有形而上的本体论追求。

而佛教教义则通贯五乘,体用兼备,佛教教义可以统摄儒家,儒家却不能统摄佛教,因此太虚主张佛化儒家,以佛教教义为体,以儒家为用。但是太虚的这一观点与宋代以后体用兼备,本体论色彩浓厚的理学,以及心学的儒家学理发生矛盾。

为此,太虚直接将理学、心学中的本体论归于禅宗,认为乃是理学窃取禅宗本体论附会传统儒家的结果,太虚还从宇宙观、人生观两个方面进行了说明。

太虚对五乘学说的重构,五乘理论是前近代时期中国佛教徒,为了应对儒家对佛教出世蔑弃人伦的批评,从佛教教义体系中提出五乘学说,用以说明佛教有益世间契合伦理。

前现代时期的五乘论,固然也有佛教教义凌驾于儒家之上的意味,但是主要仍然是消极的回应儒家对佛教的攻击,力图证明佛教并非无益世间蔑弃人伦的。太虚继承并发展了前现代中国佛教界提出的这一理论,并加以发展。

太虚继承了前现代中国佛教的五乘划分,认为佛陀根据受教者的天赋与机缘,将佛教教义分为五个层次,即:人乘,也就是我们现实所处于的人类社会,太虚认为人乘中最为伟大者就是圣人,圣人则是儒家的人格期许。

天乘,天乘也就是超越人间的世界形态,比如道教的神仙界,两者虽然层次不同,但是都处于假相的世界中未能超脱,因此仍然被太虚视为是世间的。

剩余以上三层则是出世的,也就是超脱生死,窥破假相的层次,包括声闻,也就是通过聆听佛法的教诲超脱者,缘觉,因缘际会独立超脱者,这两个层次虽然获得超脱,然而不能有情众生,故而还不能达到高境界,即佛或者说菩萨乘,这一次层次不仅自身窥破无明,还发慈悲心,普通众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