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英德:《明清戏曲序跋纂笺》编著自讼

 古代小说网 2022-04-02


《明清戏曲序跋纂笺》一书出版后,我心里一直惴惴不安。其实,自从2020年7月最后一次校稿完成,交付出版社编辑终校开始,这种惴惴不安的心绪就一直缠绕着我,几乎无法摆脱。因为我心里非常清楚,即使再小心、再认真、再仔细,书稿还会留下诸多错讹。就像我们在“后记”里说的:“学术研究恐怕终究只能是一种'遗憾的事业’。”

《明清戏曲序跋纂笺》,郭英德、李志远纂笺,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年5月版。

有句老话,说是“无错不成书”。无论你多么谨慎小心,一本书要想做到“万无一失”“完美无缺”,都无异于“痴人说梦”。我们只能希望这些错讹像美貌的少女脸上的“痘痘”,而不至于像赳赳武夫脸上的刀疤。

当然,“无错不成书”绝不能成为图书作者自我宽慰的借口。孔子在《论语·公冶长》中说:“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在学术研究上,我们应该是这样的“内自讼者”,于是我写下这篇《编著自讼》。

我们曾经信誓旦旦地表明,要“重新整理古代戏曲序跋文献,增补遗漏,纠正讹误,注明版本,详加考订,为学界提供丰富全备、信实可靠、足资实用的古代戏曲序跋文献”[1]。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为明清戏曲序跋的整理确立了四项原则,即要完整全备,要信实可靠,要丰富翔实,要明晰实用。并且现在看来,虽然我们在编著过程中自始至终努力坚持这四项原则,但结果并未能完全如愿,更谈不上“诸事胜意”。

就完整全备而言,同蔡毅的《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吴毓华的《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两部著作相比较,《明清戏曲序跋纂笺》收录的明清时期的戏曲序跋条目增加了2000多条,总数达到4300多条,其中不乏一些非常珍贵、少为人知,甚至未为人知的序跋文献资料。

为了搜集明清戏曲序跋文献,我们的确是尽力了。但是,正如我们在“后记”里说的,仍然不乏遗珠之憾。有的是在项目结项之前,研究者早就发现的戏曲序跋,却与我们失之交臂,例如:

清康熙间刻本林以宁《墨庄文钞》,收录《玉尺楼传奇序(代夫子)》,系为胡吉豫传奇作序,见张增元《明清罕见戏曲存目二十种》[2];清晖阁主人张兴载撰旧抄本戏曲跋文,见周绍良《记孤本戏曲〈如意册〉〈万年欢〉与〈银河曲〉》[3]、刘汉忠《旧抄本〈银河曲〉跋者张兴载》[4]。

《玉尺楼传奇序(代夫子)》

承蒙《文献》杂志编辑部厚爱,赠送《文献》三十年(1979—2009)光盘,收录这30年里《文献》杂志的所有文章,检索、阅读都很方便。可是我竟然如此粗心,没有查阅这几篇文章!

此外,还有浙江图书馆藏抄本《梅影楼》传奇卷首与卷末,有王廷鉴《梅影楼》传奇的数篇《题词》和《梅影楼后序》,见汪超宏《浙图藏稀见清人曲作四种考略》[5];咸丰元年(1851)秋刻本《芙蓉楼传奇》卷首,有张衢《无题二首》并注,见黄胜江《清中叶文人曲家剧作稽考四题》[6],等等。

有的是在项目结项之后,研究者新发现并披露的戏曲序跋,如抄本《复庄今乐府选》中,有姚燮为诸多剧目撰写的跋语,见陈妙丹《〈复庄今乐府选〉详目》[7];黄金台的《灵台记填词》卷首,有《前言》及《题词》等,见王汉民、李在超《六位清代戏曲家生平考述》[8]和朱雯《稀见清代传奇剧本〈灵台记〉叙论》[9];明崇祯八年(1635)金阊文喜堂刻本《南曲全谱》卷首,有沈怀祖《南曲谱序》,见谭笑《新见〈南曲全谱〉吴尚质修订本考略》[10];等等。

《明清传奇综录》

当然肯定还有许多未经研究者发现的序跋,“藏在深闺无人识”。近两年我正在修订《明清传奇综录》一书,到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查阅善本戏曲,就发现了一些书稿未收录的序跋。例如,清抄本戴春龙《双奇遇》传奇卷首就有多篇序,相当珍贵。所有这些,都只能留待今后,与学界同人一道拾遗补阙。

就信实可靠而言,《明清戏曲序跋纂笺》纂录的戏曲序跋资料,均于正文之末一一注明原文所依据的版本。遵循文献整理的基本规范,为了有效地保证文献资料的可靠性,纂录资料必须采用最早的或最好的版本作为底本,以确保资料的准确可信。因此,我们尽可能到各公私图书馆调阅戏曲文献原本,复印或扫描相关序跋,作为录校的底本。

但是限于种种条件,我们需要的许多戏曲文献,不得不借助于近数十年来影印出版的大型戏曲文献丛刊,凡此我们大都在版本出处中加以说明。

这些大型戏曲文献丛刊,包括《清人杂剧初集》(1931)、《二集》(1934),《古本戏曲丛刊初集》(1953—1954) 、《二集》(1954—1955)、《三集》(1955—1957)、《四集》(1957—1958)、《五集》(1986)、《六集》(2016)、《七集》(2018)、《九集》(1962—1964),《善本戏曲丛刊》(第一辑至第五辑,1984—1987),《不登大雅文库珍本戏曲丛刊》(2003),《日本所藏稀见中国戏曲文献丛刊》第一辑(2006)、第二辑(2016),《郑振铎藏古吴莲勺庐抄本戏曲百种》(2009),《古本〈西厢记〉汇集·初集》(2011),《国家图书馆藏〈西厢记〉善本丛刊》(2011),《哈佛燕京图书馆藏齐如山小说戏曲文献汇刊》(2011),《傅惜华藏古典戏曲珍本丛刊》(2010)、《傅惜华藏古典戏曲曲谱身段谱丛刊》(2012),《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程砚秋玉霜簃戏曲珍本丛刊》(2014)等。

《古本戏曲丛刊》十集

这些大型戏曲文献丛刊的影印出版,为我们搜集、整理戏曲文献序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熟悉古典文献学的学者都心知肚明,影印本与原本在版本学上的价值是不可等量齐观的,其准确性和可信度更会大打折扣。

如果所有明清戏曲序跋都能根据原本而非影印本录校,这才能在“信实可靠”这一点上具有坚实的基础,可是我们没能、当然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此外,还有一些戏曲序跋资料抄录自学界同人撰著的著作或论文,因为无法查阅原本,最终也无法校核文字,实在可惜。

古典文献序跋的整理,还面临着一个难以逾越的困难,就是文字辨识。大量戏曲序跋是手写上版的,甚至是稿本或抄本,其中不少序跋使用行书、草书、篆书等字体书写,这对文字辨识造成极大的障碍。

有的序跋,书写者的字体如行云流水,潇洒自如,经过我们好几位读者的辨识,也难以一一识认。例如,明崇祯间傅一臣的《苏门啸》,包含12部杂剧作品,卷首的金堡《序》,以及傅一臣的《义妾存孤跋》《钿盒奇姻跋》,有几个字经过我们和黄仕忠先生多次辨识,好不容易才解决了大部分的疑难文字,但至今还有几个字,仍然没有把握准确识认。

《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

此外,如明崇祯十二年(1639)胡世定、唐云客刻本《校正北西厢谱》卷首邹律《北西厢谱序》,清乾隆间和邦额的《一江风》传奇卷末恩普《后序》,都用草书书写,经过我们不懈努力,最终仍有几个字无法辨识。

蔡毅的《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和吴毓华的《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在草书文字辨识方面都吃了大亏,造成许多文字或标点的讹误。我们非常清楚,虽然我们在整理明清戏曲序跋时,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除了实在无法辨识的文字以外,肯定还有一些其他的文字讹误。

为此,我曾经萌生过一个“奇思异想”,也一直就此跟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协商,看看能不能将我们搜集到的戏曲序跋资料底本的图版,上传到出版社的“云端”,在书稿出版时,至少在每一条以行书、草书、篆书等字体书写的序跋文献之后,附上一个图片的二维码,让读者阅读时,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扫一下二维码,查阅原始资料的图版,将我们录校的文字与底本图版相对照。这样就便于集思广益,订正我们文字录校的讹误,保证学者在引用戏曲序跋时文字的准确性。

但是这一“奇思异想”最终未能实现。因此,我们诚恳地期望,古代戏曲研究的同好们在使用本书时,如果发现录校错误——这是肯定存在的,请一定不吝赐教。如果需要我们提供相应底本图版,我们一定奉上,恭请赐正。

就丰富翔实而言,在戏曲文献名目的解题部分,我们尽可能地汲取明清史、戏曲史、戏曲文献研究等领域迄今为止的学术成果,为每一位戏曲文献作者撰写文字较详的小传,著录戏曲文献的现存版本、研究成果等内容,并附录有助考证的参考文献,如作者传记资料、最新研究成果等,以便读者查考。

《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

但是由于阅读所限,考证不精,有些戏曲文献作者的生平事迹记述有误,有的戏曲文献的版本著录有误,更有许多参考文献未能一一著录。所有这些,也只能寄望于研究者们予以订正、补充。

为了提高书稿的学术含量,增加古籍整理的“难度系数”,更主要的是为读者提供有效的帮助,我们这部书稿的一大特色,是尽可能深入细致地考察每位戏曲序跋作者的生平事迹,对戏曲序跋作者的生卒年、姓名字号、籍里、生平经历、著述等,一一加以笺证,并附注相关传记资料来源。

我们还就戏曲序跋文字中,凡是与戏曲文献及序跋资料的撰写、抄刻、流传等相关的时间、人物、事件等事项,均酌情加以简要笺证,或附注参考文献,以裨读者参考。这是一件极其繁复艰巨的工作,有时为了查找一位戏曲序跋作者的生平资料,耗费了一两天的工夫,最后仍然一无所得。尽管我们花费了很多时间,但是仍然有一些戏曲序跋作者的生平只能暂付阙如。

《明清戏曲序跋研究》

我在课堂上多次跟学生说,明清时期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大多都能考证,至少也能寻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因此只有“未详”或“阙考”,没有“不详”或“无考”。所以,为了“讨巧”,我们在书稿中对阙考的人物,一律注明“未详”,或姓名未详,或籍里未详,或生平未详。

从全书来看,新考得的戏曲序跋作者数以万计,但仍然有数以千计的作者“未详”。当然,戏曲序跋作者生平的考证,这肯定是一项“吃力不讨好”的工作,疏漏或错讹在所难免。

我们由衷地希望,在今后若干年内,我们的这部书稿出版后能够成为一个“靶子”,吸引戏曲史、戏曲文献等领域的研究者,加以批评、质疑、订误、辨析、补正。我真心觉得,这应该是这部书稿最大的幸运。

就明晰实用而言,别的暂且不说,仅仅对书稿文字的处理,就曾让我们大为头痛,直到书稿出版,如何处理文字这个问题其实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为了充分体现古籍整理的特性,一开始就决定以通行繁体字录定书稿。

在“古代小说网”上发书稿出版消息时,我们附上了书稿的前言,有细心的读者立刻发现,“范畴”的“范”字、“体系”的“系”字,我们确实使用不当,属于别字。为此我难受了好几天。古人说“校字如仇”,俗话说“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书稿中不该有的文字讹误,真的让人胆战心惊。

在“凡例”中我们说明:“底本中之通假字,一律照录,不加改易,亦不出校记。如系等同异体字,一律径改为通行繁体字;如系非等同异体字,则酌情处理,或保留原字,或改定为相应的通行繁体字;凡古籍书名、著者名以及某些地名和习语,使用某一异体字由来已久,往往有其独特原因,均不作改动。”[11]

《海内外中国戏剧史家自选集·郭英德卷》

但是,且不论通假字,仅仅是异体字的处理,就让我们感到“焦头烂额”。由于“先天不足”,我们既不是研究文字学出身,也不是地道的文献学出身,我在这几年里花不少时间“恶补”,学习有关异体字的知识,但最后仍然感到“一头雾水”。

在文字整理的“通行”“规范”“实用”等几个不尽相同,甚至相互扞格的原则和标准面前,我们常常感到束手无措。本来,我们可以选择最为“偷懒”当然也最为便捷的方法,戏曲序跋资料的底本用什么字,我们就照录不改。

但是这种做法并不符合“通行”“规范”与“实用”的古籍整理原则,而且还会伴随一系列“后遗症”。比如,原本在我们录校时就可以加以处理的异体字,一旦保留,就会造成阅读障碍,致使书稿的使用者因缺乏文字知识而不认字或认错字,在引用序跋资料时产生不应有的误读。

《通用规范汉字字典》

为此,我们查阅了相关的研究成果。例如,1955年文化部、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公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收录异体字1865个,1979年版《辞海》据此全部列出。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主编《新订异体字整理表》,以新订《通用规范汉字表》为依据,对《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所收异体字组进行复查整理,不再增加新的正字字头和异体字,共收录异体字组794组。

201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通用规范汉字字典》,据此全部列出。我们决定借鉴这一研究成果,即以王宁教授主编《新订异体字整理表》为依据,并考虑古籍整理实践中使用繁体字的需要(即“实用”原则),适当增减古籍整理中常见的部分异体字及其对应的正字,编写“古籍整理常用异体字表(初稿)”,作为这部书稿文字录入的基本依据,并加以规定:“凡本表所列的异体字,一般均应改为相应的正字。

但是,并非所有的正字与异体字在字音、字义上均完全等同。凡正字与异体字非完全等同的异体字组,一般包含两种情况:一是异体字完全等同于正字的部分义项,古籍整理时可以径改为正字;二是异体字的部分字音与字义等同于正字,部分字音与字义不同于正字,录定时应酌情处理。”

为了跟出版社协调,我们最后还提供给出版社一份“本书稿建议统改字一览表(本书稿高频字)”。但是,最后出版的书稿,虽然经过出版社的统一处理,在异体字的选定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此外,这部书稿的断句、标点是否有讹误?点破句的现象是否还存在?书名号、曲牌名等的标识是否有遗漏或讹误之处?我想答案都应该是肯定的。从根本上说,断句错误、标点错误的责任,不在出版社编辑,而在编著者。

就我们这部书稿来说,责任主要在我。古人说:“学识如何观点书。”断句、标点是检验一位学者学识的重要标准。戏曲序跋资料的标点需要编著者具有丰富而扎实的历史、地理、职官、习俗、掌故、语言、艺术等方面的知识,而我在这些方面的知识则多有缺漏,一不留神,稍有疏忽,就会产生标点错讹。因此,我恳请各位学界同人不吝指正,帮助我们纠正错讹,也帮助我们提高学养。

清嘉庆刻本《说文解字注》

清代学者段玉裁为许慎之子许冲的《上说文解字表》作注时说:“古人著书,不自谓是,时有增删改窜,故未死以前,不自谓成。司马阙其十篇,班氏或言当考,皆以任重道远,死而后已。”[12]今天我们仍然应该以古人为榜样,“不自谓是”“不自谓成”,在学界同人的鼎力帮助下,不断修订《明清戏曲序跋纂笺》一书,“死而后已”。



上下滑动查看注释

注释:

[1] 郭英德、李志远《明清戏曲序跋纂笺》“前言”,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年版,第6~7页。

[2] 参见张增元《明清罕见戏曲存目二十种》,《文献》1982年第4期,第50~54页。

[3] 参见周绍良《记孤本戏曲〈如意册〉〈万年欢〉与〈银河曲〉》,《文献》1986年第1期,第29~34页。

[4] 参见刘汉忠《旧抄本〈银河曲〉跋者张兴载》,《文献》1990年第3期,第287页。

[5] 参见汪超宏《浙图藏稀见清人曲作四种考略》,《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第190~195页。

[6] 参见黄胜江《清中叶文人曲家剧作稽考四题》,《文艺评论》2013年第10期,第133~135页。

[7] 参见陈妙丹《〈复庄今乐府选〉详目》,《戏曲与俗文学研究》第4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260~348页。

[8] 参见王汉民、李在超《六位清代戏曲家生平考述》,《江淮论坛》2018年第3期,第6~11页。

[9] 参见朱雯《稀见清代传奇剧本〈灵台记〉叙论》,《江淮论坛》2018年第3期,第12~17页。

[10] 参见谭笑《新见〈南曲全谱〉吴尚质修订本考略》,《文化遗产》2020年第4期,第78~84页。

[11] 郭英德、李志远《明清戏曲序跋纂笺》“凡例”,第4页。

[12] 许慎撰,段玉裁注,许惟贤整理《说文解字注》(下)第十五卷下,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1347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