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展览 | “庭前花开”

 杏坛好歌 2022-04-02

“庭前花开”苏州花鸟画作品展

展览时间

4月16日—4月30日

展览地点

太仓市图书馆

主办单位

苏州市花鸟画研究会

承办单位

太仓市图书馆

展览

简介

花鸟画,尤其是写意花鸟画无疑是苏州绘画的一抹亮色。其渊源可以上溯至十五世纪明代沈周的花鸟画,他那些出于“本乎天然”且“凝心定思”的作品,不仅继承了宋元文人画传统,且进取开拓,建立起了新的审美类型,为以后的文人写意花鸟画发展,提供了经久不衰的范本。而后,陈淳的写意花鸟更是淡墨欹毫,隽雅逸放,呈现出苏州文人花鸟画的风骨与气度,且一路传承有序,形成了吴门写意花鸟家秉持的一个重要审美特征,引导社会大众对绘画艺术审美价值的取向。

从艺术审美趣味的角度看苏州的花鸟画,很显然贯穿着江南文人秀雅清超,萧散闲逸的精神气质,讲究含蓄内敛,平淡天真的举止风度,这和山温水秀,物产丰盛的江南地域自然风貌乃至吴侬软语,崇文尚德的社会人文风气是契合的。从笔墨形态上讲,江南秀美的自然风物导致本土花鸟画家用秀雅的笔墨去描绘眼前的景物,既讲究花卉枝叶之高低仰俯,禽鸟之栖息飞鸣之形态姿势,同时更注意借用笔墨形式传递出悠闲自适,精致风雅的生活况味,在绘画过程中自由舒展个人的情思与对生命的感怀。

古人有“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随天上云卷云舒”句,咏叹的是生命的自在,心无挂碍。无挂碍故,那一支花,半片叶,就无不呈现出一个个灿烂的生命之像。苏州花鸟画家正是这样,以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花鸟景象交融互渗,抚摸、玩弄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借以窥见自我心灵世界。

看“庭前花开”的这种悠闲心情,在现代都市喧嚣生活,生命节奏紧张的境况中已经是很难得一见了。尽管如此,在繁忙的空隙,人们还是能够惊鸿一瞥地看到那庭前那花开花落,为生命自在的景象而悲欣交集,就像在这些展出的花鸟画中,可以感悟到画家在生命自由的状态下丰盈多样的人生况味,是他们心中的庭前花草随意绽放,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生命图像。

作品

欣赏

张继馨·《喜来偏是桃花水》

李伯庆·《山花烂漫》

冯俭·《硕果》

张钟·《丰收在望》

郑棣青·《春藤新落》

王葵·《岁岁重阳》

吴湛圆·《小雪残荷满清池》

戴云亮·《秋荷》

廖军·《太湖夏月》

姚新峰·《开口笑》

沈耕宇·《云想衣裳》

许宝华·《香风留美人》

张小芹·《荷塘听雨》

张建明·《藤花满园》

吴中培·《幽兰在空谷》

朱强·《桂花香》

顾希良·《风定荷塘》

吴晓·《芙蓉》

秦学研

丁建中·《东山处处挂金果》

阿丁·《一池风荷》

曹潺鸣·《富贵花开》

邵杭媛·《犹忆唐昌玉蕊花》

周伟·《寒梅》

许伟清·《庭前花开》

周筱影·《鹤舞》

王靖滟·《韵》

顾伟杰·《晓风荷塘》

钱学君·《寒梅》

朱华清·《无题》

本次展览将会展出至4月30日

欢迎广大市民前来图书馆观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