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高度自恋的人

 新用户1635R2Ak 2022-04-02

       客体关系之父费尔贝恩认为,每个人的最原始需求是寻找一个关系,每个人从生命之初就需要找到一个客体来满足自己被看见,被慰藉,被共振的需求。心理学上把能带给自己被看见,被慰藉,被共振满足的人称为自体客体,大多数人生命之初最重要的客体是父母。
     

       每个人都会自恋,但自恋程度不一样,自恋程度的高低一定程度决定一个人的人格特质。婴儿会全能自恋,这没问题,成人如果还高度自恋对家人来说就是个灾难。婴儿期的全能自恋没被满足也正是成人后高度自恋的根源。比如婴儿都会有全能自恋,婴儿感觉到父母和自己是共生的,父母必须满足自己的所有需求,否则婴儿的世界就是支离破碎的,婴儿就有不存在感。所以父母应该在婴儿期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和满足,也就是父母有必要满足孩子的全能自恋。父母满足了婴儿的全能自恋,也就是婴儿的所有的情绪,感受都能被看见并及时满足,饿了马上给吃的,冷了马上加衣服,想要拥抱及时拥抱。这时婴儿才会有深深的安全感和满足感。
     

       父母是一个人第一个也是最重要客体,第一个客体如果满足了自己的全能自恋,他会发展出真我。真我是每个人独特的原创性的部分,活出真我的人有了精神生命,做人做事不是为了应付别人不得已而为之,因为自己想那样去做,也就是他有了主体性,他在为自己而活,他能做他自己。如果第一个客体没能满足自己的全能自恋,比如饿了冷了延迟满足或没得到满足。婴儿会形成虚假自体,也就是假我。
       

       当然伴随着孩子长大,父母要让孩子知道父母不可能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父母不是孩子的全能神,与孩子建立边界,打破孩子的全能自恋是必须的。如果不建立边界,孩子就会无限制的突破父母的边界,让父母满足自己的所有的需求,这样的孩子就有很强的攻击力,也会去做一些侵犯别人界限的事。这就是所谓的小时候没管理好,长大管不了。所以与孩子建立好边界,给孩子刚刚好的挫折感是必要的。这时孩子会建立起自己的时间感,空间感,孩子会感觉到有些事情父母能及时满足,有些事父母会延迟满足我,有些事是不能被满足。因为能感受到父母的爱,我不用着急,我去做自己好了,孩子有自己的时间感和空间感,也与父母建立了合理的边界,这就是最好的养育。
       

       有的孩子自小就吃喝拉撒都要受父母控制,听话才能不被骂,这是被逼型的,还有的是听话才能给奖励,这是被引导型的。被逼型和被引导型的孩子是在满足父母的期待中生活,他们会忽略自我的感受和需求以满足父母的期待,他们活在虚假自体中也就是活在假我中。虚假自体是个体在学习被他人接受的过程中形成的自我部分,一个人如果只有成为某种特定的角色,或者只有具备了某个功能,才能得到重视和肯定。那么他就会发展出虚假自体,活在虚假自体中的人是不快乐的,是没有生命活力的。当一个人自己的意志感受从没有被允许表达过,他有存在感吗?他的存在有意义吗?
       

       当一个人活在虚假自体中,早年的创伤会让他发展出自恋性的防御,当无法抗拒父母的规则,即父母的有条件的爱,他也会形成高度自恋的人格。高度自恋的人活在自体自恋中,他们不会感知他人(亲近的人)的感受,他们没有同理心,也不会共情,他们活在自己的头脑中。这些高度自恋的人一直活在固定的程序中,任何超出他们程序预设的事情都会伤害到他们的自恋。头脑不停地给这个世界贴标签,评判对错好坏,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亲近的人很难和高度自恋的人进入到客观沟通的状态,很容易被激怒,必须都要符合自己的标准和预期,否则会崩溃,当收到不同见解就会反击。
       

       他们觉得自己永远是对的,他们傲慢固执且自私自恋,他们除了让伴侣来满足自己的自恋,其次还有孩子。他们只会释放语言暴力,情绪暴力或冷暴力,传递死能量给家人。因为他们知道外在世界没有谁能满足他们的自恋,也只有家人能照顾自己的无能。高度自恋其实是分裂的脆弱的,自信的外表下隐藏了一颗脆弱的寻求认可的心。他们总是打着为别人好的名义行侵犯别人界限之事。
       

       这样的高度自恋的人因为有创伤所以总想去证明,所以在外人看来这些人好像很能干也很自信。但近距离的亲密关系知道他们有多巨婴,遇到高度自恋的伴侣尚可逃离,遇到高度自恋的父母真的是孩子命运的悲哀。亲密关系围绕的始终是自恋的命题,当一个人没有爱时他才会去寻爱,当一个人有爱,足够爱自己时,别人也会循着你爱自己的路径来爱你。每个人都是本自俱足的,只是成长中失去了自性,去唤醒本自俱足的自己,否则家族命运将代际轮回。【稻生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