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朋友为什么会越来越假?

 读原著 2022-04-02

   朋友为什么会越来越假?
 
        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但凡是越来越假的,根本就配不上“朋友”二字。
 
                

   韬之快要结婚了,他很低调,并没有在网上大肆宣扬,尽管大部分同学的婚礼他都亲自去祝贺过。大抵是在外转悠那么多年下来,他早已看清了这个社会,特别是人情世故这一块,人性的虚伪让他几近心凉万尺。

   可有些事总也不能预防得十分周到,韬之有一个天性喜欢凑热闹的朋友,叫担子。这一次,担子背着韬之悄悄做了另一件事。


       他一时冲动,没忍住将韬之结婚的消息发到了各个熟人群里——其中有好几个都是曾经同窗共读过的学友群。起初,担子也是遐想着会有很多回应,他预备着自到时回复都回复不过来——结果却是让他大失所望——消息一入群,便是一阵寂静,半刻钟过后,冒出了一个应付性的祝福,再接着是一小群的跟随者,连祝福语都不下上下——这些人的脑子简直让人佩服——再下去,就又恢复了寂静,紧接着,零星有几个无心的人问了是什么日子,担子回答完后,对方回的不是一个“噢”,就是一个“哦”,紧贴着“哦”“噢”后,顺便也敷衍几句祝福语——到最后——群里以一片无底的寂静宣告结束。担子庆幸这一幕没有被韬之看到,要知道,在韬之的文学世界里,曾经的那群同学,那群朋友都是天使一般真性情,纯粹的人。

    第二天,担子发现韬之一夜之间退出了所有的班级群,朋友群,熟人群,连微信都注销了。

    有的同学说,他们在别的网络平台上看到了韬之昨晚发了这样一句话——“如果,你突然之间联系不到我了,就请不要联系我——我并不亏欠于你。我承认有人真实过,但那就像花开一样,是有时限的,一旦过期了,我应该坦荡地面对他们的消亡,而非还执着地带着一副过去的眼光去看他们。没了,就没了,美好的东西有时真的只是惊鸿一瞥,如今的他们去了曾经的纯真,只剩一副推迟下葬的躯体,假如还一厢情愿而幼稚的认为他们还跟过去一样,岂不是“刻舟求剑”般愚蠢么?“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读过这么多遍《红楼梦》,何以迟到此刻才把这句话真正参透一二?不用再见了,就此别过,也无需解释,只源于一点——我不亏欠于你!假如你有欠我的,我也不打算要!天各一方,老死不相往来,就是最好的结局!”

     原来,前一天晚上,担子发出了这个消息之后,居然有几个同学刻意去微信上跟韬之打话——“恭喜,恭喜,你十二号结婚,我本打算来的,可不巧这这天正有点其他安排......”,“你买的那套家具,我这里可以帮你拿到更低的价格的,你当初怎么不找我呢?......”,“婚车你这么早就请好了?怎么不跟我说?要是跟我说的话,我直接去我一朋友那里,把他老子的宾利开来,哈哈......”,“怎么这么快就定了日子,上次你发给我让问一下摄影的那个留言我才看到,这几天忙得连微信都没来得及看......”......诸如这般虚伪至极的问候和搪塞,读了只会让人怒火中烧,韬之按捺不住自己的嘴,一退出微信,刹那之间他就飙了一句“伪君子,心机婊,人精们,从今天起,都给我永远的滚蛋!”一说完,他想都没想就把微信注销了。这怒气在空气中徘徊良久,到最后随着“注销成功”的提示,一切顿时烟消云散。远离这群人后,韬之全身心迎来了一阵久违的舒然。
   

               

  钱钟书在《谈交友》一文中提到:“真正的友谊的形成,并非由于双方有意的拉拢,带些偶然,带些不知不觉。在意识层底下,不知何年何月潜伏着一个友谊的种子;咦!看它在心面透出了萌芽。在温暖固密,春夜一般的潜意识中,忽然偷偷的钻进了一个外人,哦!原来就是他!”

 此景固然让人神往,可如果没遇到怎么办呢?——李敖说他几乎没有朋友,才以活得如此快意。四十七岁的陈鲁豫在最新的《偶遇》中自明她的未来只有两种——要么遇见真的爱情,要么就孤独一生。  ——这些都是一个人在阅过无数众生,踏遍千山万水后所收获到的“豁然”之悟。


    与此相应的,也有一个颇值得玩儿味的小故事。


    一位农夫花了数年的积蓄,买回来一头牛,爱惜异常。这一头牛生了一小牛后,农夫就赶紧用最好的衣物把小牛包裹起来,精心呵护,生怕它受了一点点风寒。数月过后,农夫每次出去放牧时,还都会亲自背着它翻山越岭,渡河跨涧。

   时光如白驹过隙,悄然而去,小牛也渐渐长大了,可农夫待其一如从前,一直将其背在背上,全不觉得有什么。直到有一天,农夫因一事耽搁了,便把“背牛”的事给忘了,到第二天他再次去背时,他发现他再也不能背动这牛了。更甚者,这个牛被农夫如此富养,到最后,居然连独自站立都不能。

   这社会上像农夫这样的人比比皆是。他们自以为背的东西愈多,可倚靠,可仰仗的东西愈多,认识交往的人越多,能以“朋友”相称的人越多,就会一路行得愈踏实,欲安全,欲无畏。其实,人生最危险,最虚妄的幻境莫过于此

   如同农夫一样,到有一天不小心放下曾经的包袱,习惯再去背起来时,背不动了——自己已经老了,就是在背着这巨大包袱的路上,不知不觉间被扭曲了,压垮了,颓唐了!他本可以一生过得很轻松,很从容的,可自他决定背起那些自以为有价值,又是世人皆羡的包袱时,一切便在陡然间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而且是一发不可收拾,不撞南墙不回头,撞了南墙,回头却已迟。

  他养牛也养错了,他不该“以己养牛”,而该“以牛养牛”。他眼里认为对牛的“好”,对牛的“不懈努力”,“良苦用心”,是适合牛的本性吗?这个问题,他从来都没考虑过。

   他自己修身养性也是一样,修身——该是修自己,沉淀自己,独立自己,笃实自己,信仰自己,澄明自己,而非依赖外物,寄于他人,侥幸而活;养性,养的是自己的天性,当然得顺着自己的独立天性去养,而不是循着那些世之所趋,世之所好去养。按世之所趋,世之所好去养,结果只有一个——变伪,变假。

   与“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天下也不会有志趣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人是一团气堆起来的,我们最该正视的事实是“这一团气时时刻刻都在变,所谓的“同气相吸”,也是两团气有交点的时候才会出现,交点过后,又归于未知”。

  聚散是无常的,也是有其内在成理的,朋友也一样,该来的总会来,该去的也自然会去。俗话说“爱情,你一认真就输了”,朋友,又何尝不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