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到底怎样扼住命运的咽喉?

 读原著 2022-04-02
  弟子问:“人终其一生,到底要怎样才算活出了真正的价值?有什么一言以蔽之的话能总结一下?”

  先生道:“用一句至简的话说,就是'做真的自己,便是人这一生惟精惟一的最大价值所在’。”
 
  弟子又问:“此话怎讲?除此以外,我还担忧自己做个力行进德的人,会被人欺骗,甚至危险重重,如何克服此种心理?”
  
   先生曰:“先回你第一个问题。《中庸》中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遵循着人生而既有的最初那个最真诚的人的本性而活,便是光明大道。通向这个光明大道所要下的功夫便是一切教育教化的根本所在。诸子百家的学说,甚至于佛家,大体上都是朝这条光明大道上走,只不过各家的方式有所不同罢了。

  《传习录》中道:'心体是“天命之性”,原是无善、无恶的,但人有习心,意念上见有善恶在,格、致、诚、正、修,此正是复那性体功夫,若原无善恶,功夫亦不消说矣。’人的心之本体是没有善恶的,极致澄明的,正如婴儿的状态,以此老子说'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孟子讲'不失其赤子之心’。只不过随着后天越长大,沾染不良习气之后,心之本体被蒙蔽了,本心放失,私欲泛滥,心之良田上杂草丛生,以至于君臣易位,本末倒置,到最后德薄才浅,一生苟且,就是注定的结局了。

  要想恢复人本性的厚德,以及开发出生命的无限潜能,得反身而诚之妙用,就必须要下格、致、诚、正、修的硬功夫。然而,下这个功夫也是有个过程的,王阳明先生晚年的四句教里说得最切:'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笃信心之本体的无私,纯良,至明,万物皆备,独立而不改,立起夯实的道德信仰,言行时高度察觉自己的起心动念,'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造次不违仁,颠沛不违仁’。顺着良知,良能,倾听良知良能的呼唤,知行合一它,便是率性,便是做真了自己。”对于第二个问题,先生只让他将王阳明先生的另一段话深读了数遍,到最后他总算心生明月,豁然有所了悟——
 
   君子学以为己,未尝虞人之欺己也,恒不自欺其良知而已;未尝虑人之不信己也,恒自信其良知而已;未尝求先觉人之诈与不信也,恒务自觉其良知而已。是故不欺则良知无所伪而诚,“诚则明”矣;自信则良知无所惑而明,“明则诚”矣。明、诚相生,是故良知常觉、常照。常觉、常照则如明镜之悬,而物之来者自不能遁其妍媸矣。何者?不欺而诚,则无所容其欺,苟有欺焉而觉矣;自信而明,则无所容其不信,苟不信焉而觉矣。是谓“易以知险,简以知阻”,子思所谓“至诚如神,可以前知”者也。然子思谓“如神”,谓“可以前知”,犹二而言之,是盖推言思诚者之功效,是犹为不能先觉者说也。若就至诚而言,则至诚之妙用即谓之“神”,不必言“如神”;至诚则无知而无不知,不必言“可以前知”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