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习录》笔记

 周淇堃 2023-07-26 发布于山东

1、斯亦独学乐与众学乐之疑。斯人皆禽兽,且以禽兽乐,丛林之中唯我立圣人之愿,恐非乐事,生存亦难吧。使我中华遍地皆舜尧,环伺皆列强,恐我也难苟活。仰止也只能巴巴的仰止。

斯人沦于禽兽、夷狄,而犹自以为圣人之学。

2、如当今之世。

圣人之学日远日晦,而功利之习愈趋愈下

3、说实话,如果在今天,先生您当老师,我也会觉得您矫情,为了驳而驳。不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嘛,简单的让你搞复杂化了。当然你强调实践,把实践作为认知的过程,也无不可,但抽象的人性是无法脱离社会存在的。这就是老爷子您的理论,在当代也只能留在知的地步,而无法知行合一的原因。底层的人根本没法知行合一,要饿死;贵人们也不会,这些人大多毛孔里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他们可做笑面虎,假善人,也绝不会知行合一。很遗憾,我国的哲学总是差那么一点意思,或许已经接近抽象人性了,又给涂抹上社会属性。所以从哲学意义上,也许叔本华、萨特、尼采们更直接和深入。而从社会学意义上马先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更接近活生生的现实。

4、知行合一,于养心而言足够了。反思与自我评价也不一定是所谓的物外所求,更不一定是在乎别人的评价,而是过不了自己的坎。对自己有圣贤的要求,这不是物外,按先生的理论当是做功的一部分,不断提高和完善的做功的知行。

退省

 5、君子的做法就是:人不知而不愠。既自以知行合一,当无可诟病处。如言其所不深处,乃用工不深耳,何可诟之?所谓人不知而不愠,即虚心接受,坚决不改也。何可改?何需改?如佛祖言,人人可佛;亦如子曰,人人可圣贤矣;持而恒之可为。难乎哉?不难也。我记得以前有位成功学大师卖他的讲座,说谁能听完他的20多盘磁带就成功了,听起来是不是很简单,是不是很诱惑?其实,你试试,要听完他蹩脚的说教也真的很难,所以大多数人是很难成功的。

苟能取以为善

6、阳明先生,以及可追溯至宋的二程、张载,他们都系统学习过儒、释、道,他们对于儒学经书的解读杂糅了佛道的一些认识论,在某些局部,对儒学经书的理解深刻化、细节化。相比较而言,当代的人,则我辈的理解会更科学深刻,因为我们除了儒、释、道,还有西方哲学的熏陶。格物致知,对于东西文明都是通用的寻求真理的途径。

7、读此章,我想起“飞矢不动”的悖论。当我们无限细化一支射出去的箭的轨迹,总会有一个点是静止的。但是为什么无数个静止的点加起来就能把目标射中呢?当我们把每个自我个体放在无限浩瀚的时空,我们也会是静止的吧,或许说我们的动已毫无意义。但每个个体却以深刻的痛在体验和证明着自身存在。人性的至知,于无限时空中还能是至知吗?

8、也是借佛理论心性。人心原本非寂非照。寂就是静,也不是空;照,明白,有映像。这是一种内心平静的状态,完全没有受外界影响的心境,我们通过感觉器官可以洞察一切,接收信息而不加工和附带情感色彩。

恒照

9、这个有简单的感受例子。比如爱一个人,如果真的恒久,是会存于心底。你干别的事情的时候,并不会时刻念及彼人,但这个情感是恒续存在的。妄念和良知或许是不相容对立矛盾体,谁占上风,取决于谁的底层逻辑诉求更强大:生存和毁灭是个问题;跪着生还是站着死?生存是不是人性?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所以,所谓致良知,一般而言是给满足基本生活条件的人说的。额外说一句,适才偶有新得,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我理解:第一句的意思是我饿了;第二句的意思是我吃饭;第三句的意思是吃相不能太难看。

虽妄念之发,而良知未尝不在

10、精而一,不一定。比如先生,以心学著,而以服叛名。本也两码事,如果没有一生战功为国所用,也不见得朝廷会认可其心学地位,或以党朋而罪之。一而精,也未必。先生出生儒学门第,可也佛、道兼修,最终皈依儒门。当然学儒的皈依佛门的也不少,不见得别人都落入暗夜,而先生独得光明。总是要有理论到实践,判断和选择,最后确定价值观方向的过程。精,说文解字的意思为择,原义是挑选大米。饿了,想吃东西,开始吃了口荞麦,以为这就是最好的,很专一的吃了十几年,偶然有机会尝了一口包谷,哇,好吃,这才是我的最爱啊。于是到死坚信这就是最好吃的。其实,这个结论也许并不对。

一则精

11、精气神儿

良知

12、理就在那儿,不多不少。我睹闻思所有所睹、所闻、所思,不曾减少、增加半分。所有合于理的都还在那里,所有不合于理的,我根本不为所动。

未深有所睹闻思为

13、比如水,未发之际的水没有被环境污染,没有被人为添加,无色无味,纯净天然,或许可以理解为其基本的元素符号H2O。

未发之体

14、古人还不能表达抽象的人性,其实他反复强调的良知就是抽象的人性。因为不是某个人的具体人性,所以是天理。这个抽象的人性既不会有动静,而且还是普世的。

良知无分于有事、无事

15、以下几句的辩解颇为牵强。人家问的静极而动,动极而静,并不纯是道家学说,是儒家的经典易经(道家也用),以描摹大自然规律的生生不息。回答的关键不是道儒之辩,而是适用范围。既然先生说的是一个普世的规律,是道本身,是一,自然就不适用动静变化之说。或者你可以说动静本为一体,如同知行一体,既是静止的理,也是实践的行。

​静极而动

16、这句话在《中庸》里,意思原本很清楚,解释多了反倒让人糊涂。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有良知和喜怒哀乐不矛盾,也是知与行的关系。未发就是良知,外因诱导情绪,发了只要在良知的范围内,皆中节,就是和,就是良知的行。

17、先生临终时所言“其心光明,亦复何言”。即以光明喻心之本体,如日如炬,有光即有暗影,于暗影中,非光明之不存,蒙尘、蒙雾、蒙云、遮望眼耳。

18、欲望意念

意必

19、如果你想了解啥叫主观唯心主义,这段论述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人只需要致良知就可以解决所有社会问题,否定外部环境对于所谓良知的客观影响,否定致良知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客观世界改造。所以在这方面并不是佛氏的理论不好,佛氏恰恰关注了客观环境对于心灵和肉体的强大影响,而鼓励人们抵御这些无意义的诱惑,意必摆脱心灵和肉体的苦厄。

20、古字明即日月之形,日月之光照的意思。

21、诚,说文解字解释为信,戒之以言语。这里的诚应该是用功的态度。这里先告诉你一个结果:明心见性,见的一定是光明,是良知。其实这并不必然,诚不必然就等于明。有的人见到了无,有的人或许一辈子没见到明。潜意识的暗示,是接近宗教的一种“术”。

22、 虚伪,浮夸

客气

23、明显

的然

24、 发于本愿,从容不迫地实行

安行

25、喜怒哀乐都是心的本体吧,而不是说只有乐才是光明,先生被问题带偏了。孔子也会有喜怒哀乐,不见得只有乐才是要追求的至知。这个又不是佛氏的理论,要消灭一切苦厄。否则,就不该有“先天下之忧而忧”了。

自求许多忧苦

26、与万物同情也可以理解为我本无情。以下即以镜子作喻。

情顺万事而无情

27、佛氏在《42章经》开宗明义提到信的问題,也就是相信或者信仰。很多党派或者宗教都很重視信。信则无疑,疑则无信。但是信也不能是天生无需检验就可以达到,中间有反复思考和否定、肯定的曲折过程。存疑是检验真理的重要途经。

此根一去

28、还是上面我分析的信字。很多建立学说的人,他们认为自己已经经过了缜密的论证,学生只需要相信且坚持用功即可达道。

信得

29、群鸟止于木上。集义,汇聚於善的标准内。

 30、孟子这句话有个前提,天将降大任於斯人也,很多人对这句话有感触、能共情,这个大前提是不能省的。如果不能省,那么对于大任的希求,算不算对于良知以外的私心?

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而凡“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动心忍性以增益其所不能”者,皆所以致其良知也。

31、因时而异,也会有疲惫不堪的感觉吧,这个例子并不充分。

“诚其意者,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有谁讨厌恶臭、喜欢美色还需要鼓舞振作的?有谁这些事情做完后疲惫不堪吗?又有谁迫于形势、没精力趋避而做的吗?由此可知病根从何而来了。

 32、 大抵我们致良知也只是给自己内心良知一个交待。让自己的内心获得平复而已。

恒不自欺其良知而已

 33、 打个比方,性为色,心为色之载(主体),色心之动为意,以上为心找色、固色,到色心动的理论叫知,而动心的客体则是物。

以其理之凝聚而言则谓之“性”,以其凝聚之主宰而言则谓之“心”,以其主宰之发动而言则谓之“意”,以其发动之明觉而言则谓之“知”,以其明觉之感而言则谓之“物”

34、记得先生前几节有谈及易经的位,大意是未合于位,不自量力就不能真正致良知。此处又反过来是给自己贴金,还是自我否定?

若某者,其尤不量其力,果见其身之危莫之救以死也矣

35、此言既出,就已然是计而非不计了。信与不信间能无自私乎?

而非以计人之信与不信也

36、此乃格物致知的基础,否则的话,物我之间便失去了联系。当然也可以说物我一也,但是不是一,还是需要论证。天理是不是良知,也需要存疑。老子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云雷雨暴,何良知之有?人道与天道一乎?人道与天道不同,何以良知即是天理?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

37、此致良知之乐乎?亦或者致良知之忧?

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

 38、此段结论在任何人类社会都是适用的,但仅仅是从理论上讲适用。首先,所谓人人致良知的大同无法实现,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阶层地位,教育信仰不同,人生面临的首要问题不一样,当生存难以维继,礼义廉耻其实并不重要。良知并不能当饭吃。其次,致良知而冶天下的三王之治,是圣人之治,而不是天下皆尧舜的圣人被治,所以有条件、有能力、有学力的,是统治者或者有志于统治的部分人群。第三,事实上,历史上至于今日的圣人之治,除了传说,则实例鲜有,究其根源在于,有条件、有能力致良知的人,除了想自私地想冒圣贤之名,去谋更多的私利外,大抵更多的人被信奉黑厚学的人围猎剿杀。举例子,凡贪官被抓,就悔悟忘了初心。假设初心即良知,你相信他们是被私心蒙蔽,还是一开始根本就没打算致良知?显然是后者。这就归结为本质的哲学拷问,为什么致良知?有啥功利性好处?如果没有,大多数人宁愿选择佛氏,至少可以看透人生虚无的本质。

呜呼!圣人之治天下,何其简且易哉

  39、我觉得,似不可窃此发现之名。孔夫子之说原来已很清楚。阳明先生也就是换了个词,非要把理论的认知和学习过程也归于行罢了,并没有让认知内核发生变化。另一点,良知这种基本人性,其极致到凛然不可犯、威武不可屈,在每个个体之中是不等量的,也并不是反性而达到的。所以一般人而言的良知,是与外物或内心另一种与良心并存的,恶的、势利的东西相拼杀的结果。比如贞节,在商品社会,一百元买不到,或许给一个亿,就会弃之如敝履。

偶然发现了良知之学

40、良知的说法必是相比较于“不良”知而定义的。如果人们都没有自私自利,没有谗言、嫉妒、好胜和易怒,首先我不确定这还是不是人类,或许已经进化成更高级的人类了。其次,最主要的是因为失去了参照物,良知也不存在了。

去除掉每个人自私自利的贪欲,清除谗言、嫉妒、好胜和易怒的恶习

41、阳明对于中庸的解释是清晰的,而时下的很多人则对中庸进行了庸俗化曲解,中庸就是走在康庄大道上,走在正确的道路的中间,而不是走在正确的和错误的中间,不是骑墙,不是折中。

康庄大道

42、《孟子.公孙丑上》:“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 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其实说的很清楚。

必有事焉

43、人之初性本善。儿童的心灵最是光明透亮,天性即是善,按阳明先生的说法即是良知了,那么何须致、何须养?

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

44、 睡了每晚,恐良知被私欲裹挟,在无意识里虚妄活过半世。故每日清晨睁开眼睛,第一要务,不该是招回出去溜达的良知?

每日清晨

45、务令,外力也,非本心也,豈可致于良知?

务令

46、良知既为本体,何曰暇与无暇?暇与无暇,它都在那儿,不多不少。致良知,邪僻当无地、无时可存!

无暇

47、专心一念时,也会充耳不闻。应非讥也,实敬其专一耳。

伊川恐亦是讥他

48、病物亦难格,这是事实。常快活便是功夫,也确是功夫。如心外无物,心不痛则无不快活。但客观上讲,并不可能。经历过身体创伤和癌痛的人,并不能以内心常快活的功夫化解外物痛的存在。否则止痛药就没有存在意义了。痛是感知存在的方式,以心念灭痛,是要否定人自身存在的客观性吗?

常快活便是功夫。

 49、 此善是人性善的将将好?好好色是好善的未发,还是发而皆中,亦或者是过善?

人但得好善如好好色

50、 这句话是对的。忘记恶之为恶,而力行之恶。或以恶为善,而力行之,是不是知行合一?于彼而言,亦是致良知?

恶能实实的恶,是无念及恶矣

 51、所谓礼不下庶人,而庶人亦不必拘礼。良知自然是所有人都有的,庶民则不必去格物致知,致良知应是治人或者有志于治人的读书人的本分。在良俗治化方面,读书人肩负着不推卸的责任,否则读书有什么意义?

庶民

52、也许是致良知于无意识的习惯,而非刻意在容貌上用功。个体感悟不一,应不一而论其弊。

人若矜持太过,终是有弊

53、此佛氏之理吧?心中何不可有一物?有此物非邪念,与致良知无害矣。

心中有一物矣

 54、《中庸》说得很清楚: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喜怒哀乐适当于当时的情境,就可以了。如要皆无入于心,那就是佛氏的追求了。

过当

 55、佛氏小乘以参透无為境,大乘则返身救民于苦厄。空和无意义是人生的真实,苦是人生无法解脫尘世的真相。佛是在心中斩妖除魔,而儒是唤醒沉睡的圣贤。佛于个体可致,儒仅一人难达。人生的苦难不仅源于良知的反面,良知本身亦会带来,佛可医,儒不及。具体说,大一点,人类制度造成的穷贫苦难和人性剥夺,良知可弱化不可根除,而佛之大义则可引导人们斩除邪恶。故制度革命者常被称救世活菩萨。无以称圣人而可救世的,孔子做不到,其当世时没有,后世也没有。

佛氏不着相,其实着了相;吾儒着相,其实不着相

56、先生前面说过善恶原為一体,过与不及皆恶。先生的致良知、知行合一理论是有积极意义的。囿于其诚心功夫的行,多于逻辑推敲的书面整理,前后语言的连贯缜密,定义的推敲限定徃徃随心所欲。《传習录》确实以其随感而使读者多有感悟,但作为系统理论则显粗陋。其名言至今多为学界热用,但恐亦非先生原诣。知行合一,现在的理解是:知道了就要行动;格物致知现在的解释是:对于万象探索以发现真理规律;而致良知,大概就是要求为政者良心发现。

恶念

57、 此言谬矣。沉渣、飘云、散灰而已。无几,沉渣泛起、浮云重回、死灰复燃。微心动、轻风吹,可致矣。确如先生所言,此非一日功耳。

渣滓

58、是不是有一种善叫做愚善?是不是有个老师,叫做东郭先生?是不是有个故事,叫做农夫与蛇?

 59、当你说自己常被自私蒙蔽,他说你没致良知。当你说良知的时候,他给你说智,说秩序,说人物有别,说亲疏有理。良知就是他任意涂抹的小姑娘。良知的标准就是他以自我为中心永远不逾矩的随心所欲。那么我们现在崇尚的先人后己、大公无私,在他那儿就是过犹不及的良知了吗?

60、周易云: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所谓诚,已经是功夫上的事了,如果可以达到至诚,其行为已经完全符合天理,所以肯定不会与天理相违背。所谓前知也就是规律、天理这样的东西,所以也就无所谓前知、后知了,都一样的哈。

61、中庸原文: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这话很清楚,肯定是可以前知的。确切的理解,我认为如果可以达到至诚,其实自己的行为已经和天道不谋而合了,即使没有确切的认识(知),也符合以后的道路,不越轨,不犯错误。

至诚前知

 62、空泛地、无条件地谈信、谈不疑,不是宗教,就是骗术。

63、徒力非力?让我想到白马非马之论。朱子之言实未有不当。阳明陷于道、释逻辑,强与行思兼并,非不可,然事事以此方法辩,非不谬也。

徒力

64、因人而异的良知,即所谓的巧处。

巧处

65、 养花人都懂得此理,即所谓养花先养根。枝叶上的症状大多是根上出问题。而根上没事,即使枝叶因病菌和害虫侵害,亦不致死。

根本上用得培养功夫

 66、只是写写心得,偶而翻翻书友点评,也有心得。这要把阳明思想变成情商速成班,先生会哭着爬出棺材申辩吧。

良知妙用处

67、前面先生说的是性善论,这里又变成无善无恶。不过也符合诡辩的逻辑。因为知行合一嘛,所以致良知,既是致知也是致行,既然发用上致良知,自然良知即善知了。

性之本体,原是无善无恶的

68、君不闻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思悟先贤是可以的,想体验是万万不能了。先生的意思是人人都可以做圣贤,如释迦牟尼説人人皆可成佛,道理是一样的。佛即是觉悟,圣贤也一样,只不过道不同罢了。

人一日间,古今世界都经过一番

69、如果这时先生早逝,我们当对先生做何评价?周公恐惧流言日,蟒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那个在龙场悟道的翩翩君子,于讲台上知行合一,言者谆谆,听者诺诺。实则为乡愿德贼。呜呼哀哉。

我在南都以前,尚有些子乡愿的意思在

70、 先生亦愚夫呼?如若圣人,缘何尔等不走?

先生曰:“你们拿一个圣人去与人讲学,人见圣人来,都怕走了,如何讲得行?须做得个愚夫愚妇,方可与人讲学。”

71、刚刚提到心之本体非善非恶,此处又说至善者为心之本体,先生乱可以谅解,毕竟致良知很辛苦。然学生以其混混,而自可昭昭,非一班同学矣。

然至善者,心之本体也

72、天下万物皆可格。格是什么?格者,探究事物的规律。竹子何须穷格!如阳明年幼时,不吃不喝,整天对着竹子看,如何能格竹?以错误的方法,得出失敗的结论,来否定朱子的格物致知,未免轻率。竹子的格,显而易见,如春来暑往,如生命更续,如根深叶茂,如生命有节。如何以修而挺拔?如何以雨后春笋?于人于心无知乎?

乃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

73、 如同白马非马,你的心也不是心,你的心未被映射,不代表别人那里也没有。这个心是所有人抽象的心,是普世的心,即天理。

74、见或者不见,它都在那里。不多不少,不早不晚。

不见

75、只有人类这么认为自己是宇宙之心。王阳明要把儒学往宗教那儿带,就距离科学越来越远了。

灵明

76、中过状元,也算不得拱把之木了。不仅是会养,还养得挺好。

中过状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