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时间读《传习录》,读这篇书摘此心光明。

 我的书海601 2023-05-28 发布于广西

提醒:正文约3700字,预计阅读10分钟

大家好,今天要说的是著名的“心学”的开山鼻祖,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精通儒、道、佛,一生文治武功登峰造极,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被后人誉为“真三不朽”者。
相信大家对他都不陌生,没错就是王阳明先生。
刚看完《王阳明全集》第一卷,主要是《传习录》与《文录一》到《文录三》,看到穿越5个世纪的智慧箴言,极为震撼。
我知道很多人听说过《传习录》,但原文是古文,但真正读完的也不多。我看完后结合自己的体会,写下这篇书评,分享给各位读者,如果没时间读《传习录》,那么看看这篇文章,当心有所属,找到内心平静的力量。
《传习录》是由阳明弟子徐爱和钱德洪等编辑的,包括了心学主要观点,历来被视作阳明学派的“教典”。是王阳明门人弟子所记录的讲学言论,以及与友人、弟子谈论学术书信的汇编。它与《论语》相似,语录体有问有答,是心学之经典。
关于心学
“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如耳目之知视听,手足之知痛痒。此知便是心也。”
“心并非指那一块血肉,凡是有知觉的地方都是心。比如耳朵眼睛懂得看或者听,而手脚懂得痛和痒。这个感觉就是心了。”
大脑是思考器官,但我们的文化认为心藏神,是更高级的感觉器官,祝福人时都爱说心想事成。
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
心一而已,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
心即理,心只有一个,本心的恻隐同情就叫仁爱,本心合乎人情的天理就叫道义,心的条理完满就叫做天理。
如何解释心即理?
“见孺子之入井,必有恻隐之理,是恻隐之理果在于孺子之身欤?抑在于吾心之良知欤?以是例之,万事万物之理莫不皆然,是可以知析心与理为二之非矣。”
心就是理,理就存在心中。
夫心之体,性也;性之原,天也。能尽其心,是能尽其性矣。
心的本体,就是人性;人性的本原,就是天理。能彻底地发挥本心,就能充分第发挥本性。
心学的宗旨: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关于心外无花
《传习录》里有大量的类比,书中例子也多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先生游览南镇的时候,一个朋友指着岩石里的花树问先生:“天下没有心外之物,那么,就像这棵花树,它在深山中自己盛开自己凋零,跟我们的心又有什么关系呢?”先生说:“你没有看到这颗花树的时候,它是与你的心一同归于寂静的。而你来看这颗花的时候,这花的颜色一下子就清晰起来了。由此可知,这花树并非存在你的心外。”
关于良知
心中的良知,就是天理。
求得我们内心中的良知就是致知,万物得到天理则是格物。
虽妄念之发,而良知未尝不在。
即使妄念产生了,但良知依然存在。
人为什么难以致良知?
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皆是牵于毁誉得丧,不能实致其良知耳。
凡是事情,处理的有时好有时坏,以及有困扰和混乱的担心,都是由于在意毁誉得失,不能切实地追求自己的良知
这就告诉我们,追求内心的良知,不能患得患失。想锻炼身体,怕起不来,想健康饮食,担心抵抗不住美食的诱惑,都是得失之心在作怪。担心什么呢?立锻炼的志后,去跑步就对了,立健康饮食的志之后,管住嘴就是了。
如何才能致良知?
是故不欺则良知无所伪而诚,“诚则明”矣。
君子不自欺欺人,良知就能虔诚,做到不虚伪,这样良知就能光明普照。
心中的良知自然要到内心去探求,不知道在内心用功却要向外探求,阳明打了一个比喻,“犹目之不明者,不务服药调理以治其目,而徒伥伥然求明于其外,明岂可以自外而得哉?”
就像眼睛有病的人看不清楚,不服药调理来治疗,却盲目地到身外去寻找光明,光明怎么能在身外得到呢?
现实生活中,我们有多少人,就是在到身外寻找光明,弄得身心俱疲,光明也没有找到。
得到良知后是怎样的快乐?
“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人若复得他完完全全,无少亏欠,自不觉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间更有何乐可代!”
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缔造了天地,生出了鬼神,真是无与伦比!如果人能够完完全全地恢复它,没有一点亏欠,自然就会手舞足蹈,天地间找不到什么快乐能够代替它。”
关于学、问、思、辩、行
以求能其事而言谓之学,以求解其惑而言谓之问,以求通其说而言谓之思,以求精其察而言谓之辨,以求履其实而言谓之行。
从希望做成某件事来说,叫做学习;从希望解除困惑来说,叫做提问;从希望通晓事物的道理来说,叫做思考;从精细的考察来说,叫做论辩;从力图切切实实地做来说,叫做实践。
圣人之知如青天之日,贤人如浮云天日,愚人如阴霾天日。虽有昏明不同,其能辨黑白则一,虽昏黑夜里,亦影影见得黑白,就是日之余光未尽处。困学功夫,亦是从这点明处精察去耳。
圣人的良知,就像青天里的白日;而贤人的良知就像有浮云的天空里的太阳;愚人的良知则像阴霾天气里的太阳。虽然他们的明亮度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是一样能够分辨黑白的,即使在昏暗的夜里,也能够影影绰绰地辨别出黑白来,因为太阳的余光仍旧没有完全消失。在困境中学习的功夫,也只是从这一点光明的地方去精细鉴察罢了。
心中有阳光,乌云自然会散去,光明就在身边。
关于知行合一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
认知达到真切笃实的地步就是实践,实践达到明觉精察的地步就是认知。知与行的功夫本来就不可分离。
知不行之不可以为学,则知不行之不可以为穷理矣;知不行之不可以为穷理,则知知行之合一并进,而不可以分为两节事矣。
没有行动的知,不是真知;没有知指导下的行动,会偏离目标。
如何做到思想上的中正平和?
中,不偏不倚,就是凡事不要走极端,既不能摆烂,亦不要追求完美,因为完美是追求进步的敌人。
正,要正直,做人行得正坐得端。
平和,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锻炼情绪的控制力,“未发之中”,未发之中是儒学思想,源自《中庸》中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就是在情绪没有发作前,就能意识到情绪要发作,从而控制住情绪。
和,平和,温和,柔和,和平,和好,和光同尘,君子和而不同,
先生曰:“诸公在此,务要立个必为圣人之心。时时刻刻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拳血’,方能听吾说话句句得力。若茫茫荡荡度日,譬如一块死肉,打也不知得痛痒,恐终不济事,回家只寻得旧时伎俩而已。岂不惜哉?”
先生说:“大家在这里求学,务必要先确立一个做圣人的志向。时时刻刻都要有'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拳血’的精神,这样在听我讲学的时候,才能觉得句句铿锵有力。如果只是浑浑噩噩地度日,像一块死肉一样,打也不知道痛痒,最终恐怕无济于事。回家之后还只是以往的老伎俩,那岂不是太可惜了?”
这又道出了多少人在浑浑噩噩地虚度岁月,听听很感动,想想很激动,回到家,一动也不动。
关于一以贯之
“一”如树之根本,“贯”如树之枝叶,未种根,何枝叶之可得?体用一源,体未立,用安从生。
关于在事上练
人须在事上练,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
不去“必有事”上用功,而乃悬空守着一个“勿忘勿助”。此正如烧锅煮饭,锅内不曾渍水下米,而乃专去添柴放火,不知毕竟煮出个甚么物来?吾恐火候未及调停,而锅已先破裂矣。
如今却不在“必有事”上用功,而是空谈一个“勿忘勿助”。就像是架锅煮饭,还不曾往锅里添水下米呢,就先去添柴烧火,真不知道能够煮出个什么东西来?恐怕火候还没来得及调好,锅就已经先被烧裂了。
一友自叹:“私意萌时,分明自心知得,只是不能使他即去。”先生曰:“你萌时,这一知便是你的命根,当下即去消磨,便是立命功夫。”
有位朋友感叹道:“私念在心中萌发的时候,自己心里清清楚楚,只是不能马上剔除掉。”先生说:“私欲萌发的时候,你能感觉到,这便是你的命根子。当时如果能立刻清除,这就是立命的功夫。”
人有七情六欲,去除私念就是立命,就是去除命根子。
难吧,所以才心底无私天地宽。
人为什么是天地的灵魂?
充盈天地间的,唯有这个灵魂。人为了自己的形体,把自己跟其他一切都隔离开了。我的灵魂就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如果天没有我的灵魂,谁去仰望它的高大?如果地没有我的灵魂,谁去俯视它的深厚?鬼神如果没有我的灵魂,谁去分辨它的吉凶福祸?天地鬼神万物,如果离开了我的灵魂,也就没有天地鬼神万物的存在了。我的灵魂,离开了天地鬼神万物,也同样会不存在了。这些都是一气贯通的,怎么能把它们间隔开来呢?”
这是天人合一的表达,再一次论述了思想的力量,思维可以达到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
智慧摘录:
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
欲寡则心自清。欲望少了,心自然清明。
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
得兔后不知守兔而仍去守株,兔将复失之矣。
良知之在人心,良知即是道。
知汤乃饮,知衣乃服。
一起一伏,一进一退,自是功夫节次。
以此良知,忍耐做去,不管人非笑,不管人诽谤,不管人荣辱,任他功夫有进有退,我只是这致良知的主宰不息,久久自然有得力处,一切外事亦自不能动。
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最后,阳明先生之心,与日月同辉,常读先生箴言,致内心良知,知行合一,此心光明。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