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晋祠:道不尽的水与神

 西一里2l6sluho 2022-04-02

Image

太原流行一句话:“不到晋祠,枉到太原。”对于访古爱好者而言,晋祠也是首次造访太原时必去之地。这里确实是一个无比神奇的所在:

古建爱好者可以领略北宋建筑圣母殿、金代建筑献殿、海内孤例鱼沼飞梁的风采;艺术爱好者可以欣赏 43 尊精彩绝伦的宋代彩塑;社会史学者、民俗学者,可在水神、关帝庙等数十个神明庙会中,透视古代的民间社会;书法爱好者呢,那里有现存的第一块行书碑——唐太宗李世民御书的《晋祠铭》……

总之,在不同兴趣的人们眼中,晋祠总能展示出令人满足的一面。

Image

01

难老泉的水鬼

晋祠的水十分有名,大诗人李白曾写诗称赞道:“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

晋祠的水,源于西面悬瓮山(即龙山)的断岩层,流经晋祠时,涌出地面,形成三股泉水,即难老泉、善利泉和鱼沼,尤其以难老泉水流充沛,经年不绝,是晋水以及周边地区人们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难老泉号称晋祠三绝之一,得名于《诗经》——“在泮饮酒,永锡难老”。导游常常会劝游客,掬一捧泉水吧,鸿运当头。或许导游们本就无知,或许是不宜宣之于口,如果告诉你,难老泉里可是有水鬼的,你还敢碰吗?

这得拜一代伟人赵光义所赐。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终于完成了结束五代十国乱世的最后一块拼盘:攻灭北汉。

Image

别看北汉国力衰弱,地瘠民贫,却在辽国的支援下,扛过了周世宗、宋太祖的数次征伐。在占领了北汉国都晋阳城(今太原南古城营村)后,赵光义将积攒的怒火一股脑倾泻在晋阳城上。

他先是将城内百姓驱逐出城,又一把大火将这座始建于春秋时期的千年古都焚为灰烬;第二年再引汾河、晋水之水,冲灌晋阳废墟,终令其荡然无存。

新的太原府治,被迁移到北面20公里的唐明村,即今天的太原市区。赵光义有很多正当的理由为这些恶行背书。

山西古称“河东”(黄河之东),号为“表里山河”,自古以来就是容易形成割据的险要之地。唐代、五代后唐、后晋、后汉等王朝,皆起家于此。北宋一朝讲究祖宗家法,一言以蔽之,就是始于宋太祖、宋太宗的“防弊之政”。

赵光义想彻底杜绝河东割据势力的诞生,就要毁去这片地区的统治中心,保证这里没有一座难以攻克的大城。其次,古人按照天上星辰位置,划分地面为不同区域,叫做分野。

太原属参星分野,属水;而北宋都城开封属商星分野,属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参商对立,不能两盛。

Image

兴亡俱是百姓苦。元代诗人元好问在《过晋阳故城旧事》中悲愤道:“不论民居与官府,仙佛所庐余百所。鬼役天才千万古,争教一炬成焦土。至今父老哭向天,始恨河南往来苦。

因战争而死的人们,灵魂可得安息?社会史学者张亚辉研究认为,在当地人的观念里,水在灌溉中具备无穷的养育能力;在民间仪式中,则是一种通往阴间的媒介,具备“锁鬼”的作用。水灌晋阳时屈死的阴魂,被水覆盖,只能终日在水里漂荡。

因此,当地人曾从不吃难老泉水中的鱼。怎样震慑水中的冤魂呢?人们的做法是,在晋祠内树立一尊生育之神,也就是圣母,并将其摆在主要地位。

Image

02

被制造的母亲

清康熙时,祖籍山西太原的考据学家、大学者阎若璩()在晋祠内发现了一块北宋残碑,上面写着:“致祭于显灵昭济圣母汾东王之祠……惟圣母之发祥兮,肇晋室而开基;王有文之在手兮,其神灵之可知。”

他喜不自胜,认为自己终于破解了一个困扰儒家士大夫数百年的难题——圣母是谁?阎若璩根据残余碑文得出结论,所谓圣母,就是唐叔虞的母亲邑姜。

邑姜是齐太公望(即姜子牙)的女儿,《史记》中记载道:“初,武王与叔虞母会时,梦天谓武王曰:'余命女生子,名虞,余与之唐。’”

碑文中的“显灵昭济圣母”,是宋徽宗时期朝廷敕降圣母的封号,现在圣母殿前廊中檐上方就悬挂着一方刻着这几个字的巨匾。而汾东王呢,则是唐叔虞的封号。

Image

就像一些游客会困惑于晋祠的主神是女性神明,在古代,很多儒家士大夫们也都发出过类似的感慨。

诗人元好问就先是批判道:“然晋祠本以祠唐侯,乃今以昭济主之,名实之紊久矣!”接着又无奈地说,“不必置论”,虽然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事实也是这么个事实,改变不了。

元好问看到的唐叔虞祠,大概正如同时代一通碑文所写,“王之祠日就颓圮而弗修,祀事废坠而弗奉”,年久失修,颓废坍圮,不得祭祀。

这一情形在明代愈演愈烈,嘉靖年间《重修唐叔虞祠记》写道:“自至元迄今二百余年,栋梁摧折,不蔽风雨,神失所栖,祀事弗虔。其旁所谓圣母祠者,香火日极崇奉,而唐叔虞之祠,顾寂寞水滨,不知为正神。

被士大夫目为淫祠的圣母,香火鼎盛,视作正统的唐叔虞却寒酸摧折,这种对比越是鲜明,就越是刺激士大夫的眼球,但他们偏偏还无能为力,只能徒呼奈何。

晚明文人苏惟霖质问道:“何以不祀唐叔而祀母?母且为谁?则以祠?……山下出泉,灌溉环邑,土人以为惠出于母,尸祝之耳,何知唐叔?”好似十万个为什么。

为什么士大夫们无力按照自己的设想去改变这种“怪状”呢?原因再简单不过了——在官方的祀典体系中,圣母才是正牌的晋水之神。

Image

在北宋时圣母取代唐叔虞坐上了正殿宝座后,熙宁十年(1077年),朝廷敕封晋水源神为“昭济圣母”,政和元年(1111年)又加封“显灵昭济圣母”,第二年改赐庙号为“惠远”,也就是说当时晋祠的官方称谓是惠远庙。

到了明代洪武二年(1369 年),因祷雨灵验,进而加号“广惠显灵昭济圣母”。后来,朱元璋革除历朝历代的天下神祇封号,“止称以山水本名”,圣母庙遂改为晋源神祠。

明一代,洪武、景泰、成化等多次皇家祭祀活动中,所祭之神只有圣母一个,唐叔虞绝少出现在受祭之列。总之,无论圣母名号怎么变,也体现不出和邑姜的一丝关系,而士大夫终究不能与皇权相抗衡。

终于,阎若璩想出了一个办法:证明圣母就是邑姜,那么,“子为母屈”,唐叔虞身处偏位,就得到了很好的解释。结果如何呢?阎若璩把这一番考证报告给了地方官,希望能够上达天听,改变礼制,但最终无人理睬。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看,圣母取代唐叔虞是一个必然。宋代以后,太原地区农业开发加大,对水的利用与重视都得到极大抬升,人们需要一位水神来保佑自己。

虽然唐叔虞也可承担这个任务,如李渊起兵就是借口到晋祠祈雨,但官方祭祀中唐叔虞更多的是作为地方神。社会史学者赵世瑜认为,作为水神的圣母应该是以前就存在的、为百姓崇奉的俗神,在宋代以后获得了朝廷的封赐,由俗入礼,进入国家祀典。

本文节选自《中华遗产》2019年02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