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疑为金质战国“重一两十四铢”圆钱圜钱

 天府源泉 2022-04-03

      圜钱,最早是由玉璧和古时的纺轮演化而来的。圜钱是沿用璧、环的专称来称其形体的。

      《尔雅·释器》:“好倍肉谓之瑗,肉倍孔位之璧,肉好若一谓之环。“好”是指璧、环居中的穿孔,“肉”是指穿孔至币外边廓之间的实体。环钱的穿孔也称好,自穿孔至廓之间的实体也称“肉”,可见圜钱与玉璧之间的关系是有联系的。

      “圜钱”是中国战国时期铸行的一类圆形铜质货币,又称“圜化”,简称“环钱”,是我国先秦时期铜铸币四大系统之一,也主要是秦国的铸币形式。圜钱有两大类:一是圆形圆孔,比较原始;二是圆形方孔(由圆形圆孔逐渐演变而成)。初期圜钱的穿孔比较狭小,以后逐渐变大。圜钱的正面铸有铭文,反面则无任何文字。在若干圜钱品种中,有一种为纪重,其面分别铸铭文:“重一两十二铢”和“重一两十四铢”。两式皆属圜钱中的珍贵品种,历谱定值均高,可见遗存较为稀少。

       我国最早发现金、银铸币,是在上古周时期的贝币时期,现今中国钱币博物馆即有馆藏金银贝币。可以这么说,我国之金银铸币是在天然贝币被其它矿材所替代后,就已经出现了。因此,春秋战国时代,所出现的金、银钱币,便没有丝毫大惊小怪。无非是随时光流逝至今,上古金、银铸币已经极其稀少而已。

     本人藏有一品。面文“重一两十四铢”圆钱。实测 直径39-39.5mm,厚2.4mm,穿孔径8.5mm,重22.74g。面文铭镌重一两十四铢,光背。钱文深峻,字形硬朗,其包浆层次丰富,有黝黑褐色,红色、绿色、黄色、土灰;在币文和外缘凸出处包浆裸露部分可见到金色,在阳光下折射时金光闪闪。铸造精工,厚重沉手,老道耄耋,整体保存完好,品相极好。

      察其铸制特征,外缘非规矩圆形,其内圆和中心圆穿口均欠形,直径有大小差异,轮边未修,浇口凸起明显可见其铸柄。铸痕明显,正是春秋圜钱原铸之应有典型品貌。显而易见,本品是一枚难得之开门战国圜钱,具有极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

      搜狐泉友“青云辽阔”2019年4月2日发有一枚“重一两十四铢”银质钱。说是规格为直径:3.7cm重量:11.6g,现展于河南省新恒丰艺术馆。

与直径3.9cm厚2.4mm,重量高达22.74g的本人藏品比较,这一枚直径仅比其小2mm,在不知厚度的情况下,假设厚度与本人藏品相当,但重量却轻达11.14g ,接近一倍之巨。

     因无金相检测设备,我采用体积与金(AU) 比重计算式粗略计算后,减去中穿口的重量和钱币凹陷下去的部分(取完整圆饼体积的70%),该藏品币的重量理论值是22.148g。因此,大胆推测此藏品是金质钱币,如推测属实,则它比博物馆藏的那枚“重一两十四铢”银质钱应该是更为贵重!

           2022年4月2日撰稿于成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