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课期间,我们如何减少损失促进成长

 静听涛声依旧 2022-04-03

如果把新冠病毒当做我们的敌人,估计没有人会反对这种说法。新冠病毒这个敌人危险、狡猾、顽固、可恶,对我们的危害自不待言,不需要我多说。

我想说的是什么呢?

这还要从头说起。

昨天看了纪录片《大师》中《潘光旦》的那部分,我关注到里面一个细节。

这个细节是潘光旦先生的一段话,一下子让我把这段话和当前的疫情导致的上网课联系了起来。

潘光旦何许人也?

我们还真的需要了解这位大师。当然,了解这位大师的生平和成就这不是本文的重点,所以,我只简单介绍一下。


潘光旦,1899年8月生于江苏省宝山县罗店镇。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民族学家。曾先后兼任清华大学及西南联大教务长、社会系主任以及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等职。

潘光旦曾在西南联大当教务长,这是我要强调的重点,因为我说的这个事情,就是当年潘光旦在昆明西南联大当教务长时的事。当时,昆明经常被日本鬼子空袭,西南联大师生三天两头地要跑警报——就是飞机空袭警报来了,就要跑到安全的地方躲避飞机轰炸。

为什么我开篇说疫情是我们的敌人呢?是因为当年潘光旦和西南联大师生要面对的是日本鬼子这个敌人,而我们面对的是病毒这个敌人,虽然这两个敌人不能同日而语,但都是敌人。

我要说的就是面对敌人的问题,当年西南联大师生遇到日本空袭就躲起来,耽误了很多上课时间;我们现在遇到病毒来袭,也要转入家中上网课,也很耽误学习,影响学习效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二者还是有可比性的。

那么,潘光旦先生是怎么看待日本飞机空袭对西南联大学生学习的影响的呢?

他站的高度和视角都很独特:

他谈到那个时候的大学教育的问题时,认为大学生生活中最感缺乏的是个人的修养。

由于青年课程太多,闲暇太少,没有时间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万物之盛,品味、欣赏、体会自然万物,没有充分的自修时间来咀嚼融化知识。

由于缺乏自我独立思考的空间,事事附从程式化化、集体化的要求,不能充分制裁一己的情绪,磨砺一己的意志,达到自我修养的目的。而当前的跑警报竟不期然而然地具有加强青年自我修养的功效

现在来看潘光旦先生的这些话,依然感觉先生的思维见解之深刻。如果把先生的思维角度用在现在依然不过时,只不过是要把跑警报换成躲病毒而已。

同学们上网课,固然是新冠病毒肆虐下的无奈之举,就像当年躲日本空袭一样,但是,从潘光旦先生的思维角度来看,上网课也有其积极意义。

我们现在的学生同样很少有时间来进行个人修养,平时被动接受着学校和老师的监督管理,要被学校纪律约束,需要老师督促,很难培养个人自觉自律的意识和能力。

现在,学生回家后,缺少了老师面对面的管理约束,什么时候起床,会不会熬夜,学习状态怎样等等,都依赖于学生的个人修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在也是一个培养个人修养的大好机会。

网课期间,学生的自主时间明显增多,如果学生自律自觉,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完全可以学得更多,也可以有更多机会弥补自己的薄弱学科。

在家里可以有条件随时上网查阅学习资料,这样有利于把学习的知识往更广更深处拓展,对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都大有裨益。

所以,凡事都有两面性,在看到不利的一面时,也要看到有利的一面,关键是我们如何面对。如果同学们带着积极的态度来应对不利局面,就能够化不利为有利。

当年的西南联大出了很多人才,没有因为有日本鬼子的空袭,让那个时候的学生学无所成。同样,如果我们在上网课期间加强个人修养,同学们同样可以获得人生更多的成长。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希望疫情赶紧过去,还我们正常的教育教学生活,就如同当年西南联大的师生们期盼着抗战胜利一样。

当我写完上面的内容,其实也在担心着同学们在家上网课的学习效果,但愿大家能够有更多的自觉自律,度过这段令人无奈的时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