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式形意劈拳和崩拳的反思(手除了拳捏紧外不要用力细细体会用腰胯把臂肘推出去的感觉)

 山峰云绕 2022-04-03

   孙式形意拳劈拳和崩拳的反思(手除了拳捏紧外不要用力细细体会用腰胯把臂肘推出去)




https://m.toutiao.com/is/NVVwrJx/?=孙式形意拳 


2009年我练习孙式形意拳快满4年,心血来潮,自已拍了一段劈拳和崩拳视频,并上传到某内家拳网站(可惜由于经费不足,网站已关闭),得到了朋友们的有益指导与建议,若干年后回头看看,这些建议是如此珍贵!朋友的谆谆良言如昨日相互间促膝谈心,这些朋友虽未谋面,但直言不讳如友、如兄、如师。现将朋友的良言与建议罗列如下,以飨同好:

劈拳

Chon Chang:不錯,只不過左劈拳定式后的右支撐腿的腳尖擺的有點過開了,一己之見...

反思:一不注意,形意拳后脚与前进方向的角度都会超过45度,另外后脚与前脚跟之间的距离控制不好,会变得时大时小,这些都是错误的,不利于形成稳定的整体劲架构。

江中苇:老兄的下盘劲力同前手连通的不够,个人认为,五行拳的劲力应先以身法发劲为主!呵呵,一家之言。

反思:劲断了,手是手的劲,腰胯是腰胯的劲,这是练形意拳劲力出不来的一个重要原因。纠正时,手除了拳捏紧外,不要用力,细细体会用腰胯把臂肘推出去。

伟龙:兄的膝外掰。后脚过前脚应相磨,落地后前后脚跟应在一线上。动作机械化,主要是三节不贯通。后脚过前脚抬起过高,起钻胳膊拧的不到位。一家之言,勿怪。

反思:膝外掰过了,膝尖没有对着脚尖。后脚与前脚在从正面视角去看,距离大了,导致没有磨胫而出,直线失衡。梢节、中节、根节劲力不顺,就如同列车的多节车厢一样,不合,劲力碰撞,内耗!练形意脚是平蹭于地面的,离地不能太高,否则易浮漂而不稳。关于起钻是裹不到位,朋友可能误用了拧不到位。

aj98:打慢些,慢慢体验。。。。劈拳不是这样打的。

反思:前期打形意拳,确实有些囫囵吞枣、拖泥带水的状态,每招每式不明确,缺少节奏感。

心怀天下:菜兄可以试试把步子迈小一点,试一试。呵呵。

反思:前期步伐小一点,易纠正错误。

崩拳

cyq02031:两手不离心,两肘不离肋,出洞入洞紧随身。摩筋摩胫响连声,进退出入剪子股,这是车氏的要求。手的相挫相摩劲还可以,肘要再松垂些为要,两脚两膝似相摩,防止敌手进中央,慢漫注意细细改,不愁劲力出不來。多求明师及行家,功到自然认归家。

反思:这位是王太晨老师,也是当时网站上人气最高的一位老师,我打心底佩服王老师,王老师为人低调谦虚,功夫很好,不但精于车式形意,也擅长戴式心意,他是已故戴式心意拳传人王映海老先生的高足,王映海老先生的拳术被日本人推崇为“最后的秘密武术”、“绝对不败的凶猛的实用性拳术”。王老师把车式与孙式之间的区别点出,同时又交代了共同要点:肘垂、胫摩要细练。

Chon Chang:楼主三体式的右支撑腿脚尖,膝盖有点太开了,最好是 45°;重心我感觉好像在中间,没后坐...一己之见。

反思:孙式站桩,膝尖与脚尖是对齐的,以前练法是膝向内撇扣,但容易伤膝盖,所以改为对齐。看孙式的重心,从正侧面很难看出,而是要看上身后移的程度。孙式站桩讲究临界面,那个临界面是身体要稳不稳的那个面,是动态的,功夫越高,临界面越后。

:形意功夫在一个定式与下一个定式中间,这也是内家拳的通理。形意最讲究束展,可惜我未看到。

反思:转折见功夫,转折中是势的转换和劲路的转换,一定要重视。因身体还未达到松沉的状态,故而缺乏束展,一语点中要害。

tail:楼上先生所说的是暗劲一层的东西,一层有一层的练法,各门有各门的要求,不可一蹴而就。个人觉得右膝稍稍再合点,胯再往里抽点会更好。

反思:胯仍未松,所以抽不到位。

子龙:崩拳不评论,转身的狸猫倒上树太随意了。

反思:狸猫倒上树要慢着练、细着练,不能囫囵吞枣。腿有提、踹、踩,掌为爪扣、拉、落。

伟龙:看不出后脚有蹬劲,兄台是前脚迈进拖动后脚,应该后脚发蹬劲,前脚平趟,而不是迈,体会后脚到头这一线,如箭之弦,后脚一蹬,手如药箭,射出后后脚自然随之,如松了的箭弦。脚插中门抢地位,前脚平趟直进比迈进要快,而且可以连续发寸步。一己之见,共勉。

反思:以迈取趟,是腿劲不够的表现。另外节奏不分明,不能做到一动俱动,一静俱静。

江苏电台有位名人:老吴,喜欢讲一句话:“人上一百,五颜六色”。网络上各色人等均有,大千世界包容万千。咱们普通人对那些谩骂的、贬损的、嘲讽的、说教的......应当抱以一笑了之的态度,而对那些真正有心、有情、有义给出忠实箴言的朋友们、老师们,在此得说一声谢谢!世界因你们而充满希望和温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