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

 所来所去 2022-04-03

心力衰竭的成因和治疗方式都比较复杂,药物通常治疗效果有限,其中30%的心衰患者存在左、右心室收缩不协调的情形,心脏泵血效率严重不足。为了更好缓解症状,通常要植入一款电子设备——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CRT植入患者体内分别在右心房、右心室及左心室内植入起搏电极导线,通过起搏的方式使得心脏按心房,左、右心室顺序收缩,解决双心室收缩不同步的问题,故而又称为双心室起搏器。相比于常规起搏器,CRT能更好地维持心脏泵血质量,可以改善慢性心衰病人的预后,包括缓解心衰症状,增加活动耐量,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和猝死发生率,逆转左室重构,延缓心衰进展等。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是当心脏扩大出现心衰的时候,由于心脏扩大以后心脏的收缩不同步,造成由于不同步达不到正常的心脏收缩的能力,使得心功能的降低。如果把这种不同步化进行同步的治疗,让每个心肌都能达到同步舒张和收缩,这样就会改善心功能。心脏再同步治疗主要是给病人植入心脏的再同步的起搏器,让心脏在不同的部位尽量同步收缩力。

CRT治疗心衰的临床证据越来越丰富,同时CRT技术本身也在持续发展。目前CRT左心室起搏导线可以配备四根电极,可在左心室不同位置选择最佳起搏点。除了双心室同步起搏功能之外,当病人具有心源性猝死高风险时,CRT还能配置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功能。根据是否具备除颤功能,CRT可分类为CRT-P(心脏再同步起搏器)和CRT-D(心脏再同步除颤器),俗称三腔起搏器或三腔除颤器。

推荐级别适应证证据等级:

1,A 包括:

窦性心律、LBBB,QRS时限150ms,尽管接受指南推荐的优化药物治疗,但LVEF<35%的症状性心衰患者,推荐植入有/无ICD功能的CRT;

符合常规起搏适应证,预计心室起搏比例>40%,LVEF<40%的收缩功能下降的心衰患者,不论房颤与否,推荐植入CRT。

Ⅱa,B 包括:

窦性心律、LBBB、QRS时限130-149ms,尽管接受指南推荐的优化药物治疗,但LVEF35%的症状性心衰患者,推荐植入有/无ICD功能的CRT;

窦性心律、非LBBB、QRS时限150ms,尽管接受指南推荐的优化药物治疗,但LVEF<35%的症状性心衰患者,应该植入有/无ICD功能的CRT;

房颤、QRS时限三130ms,尽管接受指南推荐的优化药物治疗,但LVEF ≤35%的症状性心衰患者,若能保证双心室起搏或今后选择恢复窦性心律的治疗策略,应该植入有/无ICD功能的CRT;

既往已经植入传统起搏器或者ICD的心室起搏比例>40%患者,若心功能恶化LVEF<35%,可以考虑升级到CRT。

Ⅱb,B包括:

窦性心律、非LBBB、130msQRS时限<150ms,尽管接受指南推荐的优化药物治疗,但LVEF<35%的症状性心衰患者,可以考虑植入有/无ICD功能的CRT。

IⅢ,A

QRS时限<130ms且无右心室起搏适应证的患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