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医学与炼丹术:神秘的缭绕烟雾,葛洪孙思邈的医学与炼丹人生|炼丹|葛洪|孙思邈

 咖啡加浓茶 2022-04-03

  中国古代盛行炼丹术,其目的是要找到长生不死的神药,得道成仙。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是非常荒诞的,充满了迷信色彩,稍有点科学知识的人都会认为,这纯属痴心妄想。

  世界万物,有生必有死,人虽是万物之灵,但也不能逃脱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然而在古代炼丹术却经久不衰,持续了两干多年。

  古代把专门从事炼丹活动的人叫做方士,或叫丹灶家、炼丹家。他们幻想,甚至相信,人服了某种神药,可以神仙度世,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还可以坐视方里,役使鬼神,无翼而飞,乘云驾龙。这种生之最高境界令多少人心驰神往。

  古代医学与炼丹术:神秘的缭绕烟雾,葛洪孙思邈的医学与炼丹人生

  原始社会时,人类没有征服自然的能力,认为有神在主宰世界,而且认为人有灵魂,人死后灵魂便脱离肉体到另一个世界中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长寿和永生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进入封建社会后,帝王、贵族梦想着长生不死,万世维持其统治地位,便希冀得道成仙,于是出现了各种神仙的传说,开始寻仙求药的活动。

  战国时期,燕国、齐国和楚国,都有神仙和不死神药的传说。燕国、齐国盛传渤海中有方丈、瀛州、蓬莱三座神山,山上的神仙有长生不死之药。燕昭王、齐威王、齐宣王都曾派人入海寻仙求药。那些神仙仙药的神话,那是一些巫师编造出来的。

  古代医学与炼丹术:神秘的缭绕烟雾,葛洪孙思邈的医学与炼丹人生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永久统治下去,迫不及待地寻追神仙不死之药。他派燕人卢生去求羡门和尚誓两位仙人,派遣徐福带八百童男童女乘楼船入海求仙。结果是除福一去不复返。从此,寻仙求药之风盛行。

  西汉时的帝王热衷于迷信方术,达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汉武帝更是乐于此道。有个方士叫李少君,曾向汉武帝提出一种长生术,说用丹砂可制作黄金,再用这种“黄金”制造饮食器,用它吃饭喝水,就可得道成仙,可与蓬莱仙人相会。汉武帝对此坚信不疑,他对李少君等方士待如上宾、礼遇倍至,盼望他们能早日炼就“黄金”,早日实现蓬莱之会。

  淮南王刘安更是乐此不疲,他“招致宾客方士数千人,作为《内书》二十一篇,《外书》甚众,又有《中篇》八卷,言神仙黄白之术,亦二十余万言”。(引自《汉书淮南王传》卷四十四)据说刘安曾把那些“丹方”认真记录,秘藏枕中,后来撰成《枕中鸿宝苑秘书》。后来的宣帝、成帝、哀帝、王莽也沉溺于求药成仙之中。

  古代医学与炼丹术:神秘的缭绕烟雾,葛洪孙思邈的医学与炼丹人生

  东汉时道教出现,道士们对炼丹的兴趣有增无减,他们合炼神丹大药多选名山幽谷、旷野无人之处,更具有神秘色彩。当时的华山、泰山、嵩山、终南山、峨眉山、云台山、天台山等28座名山,都有道士炼丹的烟雾。这些名山后来成了道教的圣地。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炼丹术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已进入了成熟阶段。出现了《太清丹经》、《岷山丹法》、《五灵丹经》等二百多种丹法、道书。这时的葛洪(281—361)称得上炼丹家中的佼佼者。他著有《抱朴子》一书,对炼丹术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及炼丹成果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他曾这样写道:

  “夫五谷犹能活人,人得之则生,绝之则死,又况于上品神药,其益人不万倍于五谷耶?夫金丹之为物,烧之愈久、变化愈妙;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服此二物,炼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

  葛洪的理论今天看来是多么幼稚可笑,似乎所食之物愈坚硬,愈不易腐朽,则愈能长寿。

  以此推理,石头要比五谷难朽,则食石头就会比食五谷长寿;黄金比石头更具有抗腐蚀性,则食黄金可长生不死。幸亏当时还没找到一种比黄金更具有抗腐蚀性的东西,否则食了那玩艺还不成了神仙中的神仙?

  葛洪试图把金石矿物的抗腐蚀性机械地移植给人身,以求长生的天真想法,忽视了血肉之躯对那坚硬的“食物”是否消化得了。但在当时,葛洪的高论确实迷惑了很多,连皇帝老子都坚信不疑了。

  古代医学与炼丹术:神秘的缭绕烟雾,葛洪孙思邈的医学与炼丹人生

  炼丹术在唐代时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这时炼丹用药的品种大为扩展,实验技术更为纯熟和复杂,炼丹用具也更为完备,理论也更近于系统完整。唐代许多帝王都迷信丹药,其中太宗、宪宗、穆宗、武宗、宣宗皆因服丹药而奔赴黄泉。

  文臣武将想成仙的也不少,工部尚书归登,服水银得病,咳血而死。可惜这些人命小福簿,长生不能,反误了卿卿性命。更可笑的是那些识文断字的文人们,也想成仙,白居易有一首《思旧》诗,这样写道:

  退之服硫磺,一病讫不痊。

  微之炼秋石,末老身溘然。

  杜子得丹诀,终日断腥膻。

  崔君夸药力,经冬不衣棉。

  或疾或暴夭,悉不过中年。

  这里的退之、微之、杜子、崔君,分别是韩愈、元稹、杜牧和崔玄亮,可怜这些文人们,非但没能长寿,一一作古,而且“悉不过中年”。

  唐代出现了孙思邈等著名的炼丹家,其重要的炼丹著作是《太清丹经要诀》,书中列出18钟秘方,炼制14种不同的不老药。

  806年,由梅彪编撰的一部关于丹药的词典《石药尔雅》问世,书中表列了163种化学物质及其隐名,69种丹药以及一些炼丹术著作书目。其中列举的62种药物的335种异名,为人们了解炼丹方士关于药物的晦涩用名提供了方便。李约瑟称此书为“唐代炼丹术的可靠指南。”

  古代医学与炼丹术:神秘的缭绕烟雾,葛洪孙思邈的医学与炼丹人生

  炼丹术从宋代起逐渐走下坡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唐代炼丹术那样轰轰烈烈,但人们企求的长生不老药始终没有炼出来,而人们付出的都是生命的代价。很多人因金丹毒而招致严重的病痛乃至死亡,这就向人们敲起了警钟。赵宋王朝的皇帝中不乏昏庸之辈,但这时有不少明智之人对历代惨痛的服丹之祸,已有了清醒的认识。

  医官寇宗奭在《本草衍义》中对服食金屑、水银、丹砂提出了严肃的警告,大声疾呼“有毒”。这时炼丹术中的“内丹派”逐渐占了上风,他们不再迷信用炉火炼药石的“外丹”,转而以静功和气功修炼精、气、神,以求健体强身,养神怡气。他们提倡的是心肾交会,精气搬运,存神闭息,吐故纳新。

  宋代乃至元代,有些人对炼丹术并未放弃最后一线希望。他们从炼药石转而寻找植物和蔬菜作为炼丹材料,以求另辟蹊径找到一种长生不老之药,这种努力一直持续到明代,最后只好让位于“本草学”了。

  古代医学与炼丹术:神秘的缭绕烟雾,葛洪孙思邈的医学与炼丹人生

  明代一些昏庸的皇帝,追求长生益寿,炼丹术死灰复燃。烧丹炼汞的人又活跃起来。明中叶的嘉靖皇帝就十分迷恋丹术。

  但总的说来,明代炼内丹比炼外丹更为流行,一些内丹著作叙述炼气养神的方法,往往采用外丹术语和词汇,故作高深,玄妙晦涩。

  明代炼外丹的人已经不是虔诚的炼丹家,而是一些搞邪门歪道的江湖骗子。凌濛初《拍案惊奇》中有一篇“丹客半黍九还,富翁千金一笑”的话本,就是揭穿这些江湖骗子的伎俩,同时也讽刺那些贪夫痴客的愚昧。

  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认为长久吃水银可以成仙是“妄说”,血肉之躯,那里受得了金石重堕之物久在胸胃,只能是求生而丧生。清代时以求生求仙的炼丹术,便为广大市民所唾弃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