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浩富同人 要建设一个有战斗力的组织,高层、中层、基层当然都需要胜任的员工。但是,每一层组织所需要的胜任力是不一样的。这作为一个原则,很容易理解。但是,在具体环境下如何应用这一原则,很多人却不甚明了。 这个问题,当然有不同的阐述角度。比如,如果从综合素质的角度去考察,我们认为“贤者居其上,能者居其中,庸者居其下”,仍然是迄今为止最好的组织战略。 但今天我们通过这篇小文,想要从纯粹技能的角度去讨论这个问题,并且我们集中于讨论基层组织的再生问题——也就是新锐员工招聘问题。每个企业,如果希望长期可持续发展,招聘什么样的新锐员工,为组织补充新鲜血液,都是必然要面对的问题。 
 基层组织的功能是什么?基层组织是所有具体任务的执行者。对于新锐员工,因为还是生手,期待他们一进公司就能够独立完成任务,是不可能的。你能期待的是,他们在领头人的带领下能够完成任务。要实现这个战略目标,你招聘的新锐员工必须具备三项基本素质:一. 他具有执行任务的基本专业知识。如果没有基本的专业能力,他需要做的是从新回去上学,而不是工作。企业是不可能承担学校的功能的——人力成本和组织效率的要求不允许承担这样的功能;二. 他必须有学习的能力。专业知识会不断更新迭代。相应岗位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所以,尽快地通过查找资料和请教他人来补足专业知识的缺口。另外,职场协作能力,大部分情况下需要在实践中学习;三. 他必须愿意学习,以尽快从一个生手变为熟手——不仅是成为“业务”上的熟手,也成为老练的“组织人”。


观察以下行为特别有用: 是否能够准确地领会上级的指示 如果不能,基本上可以判定,或者是基本专业知识不足以胜任,或者是学习能力缺陷很大。 在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是否会及时向他人请教? 如果不是,那么说明学习的意愿存在问题,而且协作的能力是有疑问的。 不知道怎么做时,是否会及时向上级请教? 如果不是,他可能是不愿意向上级暴露自己的短处——这对于迅速的学习是一个明显的障碍。另外,这也表现出其协作能力是有疑问的。 是不是在必要的时候及时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 总体来说,不能及时汇报进展,既不利于上级掌握整体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这是一个协作的问题。 但是如果事事汇报,会过分加大领导的管理任务——这也是一个协作问题。
 了解什么东西是上级需要及时知道,什么不是,以及用什么方式能保障上级的知情效率,是职场协作的一个基本素质。这一点没有标准的答案,而取决于其对信息重要性的把握以及上级对信息重要性的看法。在这一点上的进步速度,能够充分地反应协作能力以及在领导力上的潜质。前述素质,有些素质可以在招聘面试的时候就鉴别出来,或鉴别到一定程度。比如前述第一种行为,在面试的时候就可以通过适当的提问鉴别。但有的只能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观察鉴别。考虑到人力资源成本问题,应当尽快在试用期得出结论——这是经理的基本功。如果一个经理同意转正的员工,有超过四成的员工最后表现不合格,那么说明这位经理本身需要领导力方面的巨大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