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题本不值得讨论,但是很多为人熟知的事物或语言,本来错误,却往往让人习焉不察,逐渐谬种流传。我遇到过为数不少的天津人,都以为老城厢和老城里是一回事。窃以为不然。 近代以来,很多城市的快速发展与外来文化相关,典型如天津和上海,是开埠和租界的出现使得城厢成为老城厢。而且,天津的城市是较为独特的,老城与原先的九国租界组成城市的整体,当然也还有河北新区——虽然属于华界,但与租界的发展也有相应关系。如今,一般人认为,老城厢就是那座四面围墙的算盘状的老城,老城厢即老城里,这其实是不对的。 这里就要先解读这个“厢”字。厢是个形声字,声从相、形从厂,厂是个半敞的房子,有棚舍的意思,也就是偏房。中国的传统建筑一般坐北朝南,正房为北房,东西为厢房。《西厢记》里的“西厢”,也就是西面的厢房。后来,厢由偏房延伸为边的意思,如“满朝文武,分列两厢”,也就是分列两边的意思。古代小说里常有这样的情节,如见人拱手作揖,说:“晚辈这厢有礼了!”这厢有礼就是这边有礼,含有谦虚之态。 很明了的,厢就是边的意思。那么,何谓老城厢呢?“老”字毋庸细说,它只是一个前缀,表达时间,而城厢则是指城边。这个城边,我们可以简单地这样理解:即为城墙附近的地区,既包括城墙里面靠近城墙的区域,也包括城墙外边临近城墙的地区。比如,天津的南市,以前就是城门外边的一个繁华区域,它和城里是绵延相连的。南市就是天津的一个典型,城门内外毗连,城外繁华不减。三岔河口是天津城市的发源地,海河和南运河外沿城墙而流动,所谓的“北门富,东门贵”,所指的不仅是城里,也包括城墙以外。因为河与水的原因,天津城市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北门外的估衣街等地和东门外的宫南宫北大街,甚至比城里还要热闹。 理解了天津这个城市的特征,也就是理解了城厢的概念,它是指城墙城门内外周遭相近的地方,它是一个地理区域,但是不大。按照我们现在的名词,“城乡结合部”,这大抵就是城厢;但当然也不能完全这样比照,因为老城厢的许多地方是极其繁华的。与之相对,老城里则指城中心,相当于现代城市的经济文化中心,其繁荣昌盛,自不待言。 所以说,我认为老城厢并不是老城里,严格来说,这是两个相对的概念。然而很可惜,现在很多地方都搞错了,而且将错就错。我甚至看到还有“老城厢里”的说法,这不但是混淆了概念,也犯了语法的错误。那么,怎样看待这样的错误呢?应该认为“将错就错”也是语言引申之一种,由本义而产生新义?现在的城厢概念,已经发展得几近于城里——但是我们要记得这个词语的来源。 一孔之见,请教于方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