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漕运——帝国的输血通道

 思明居士 2022-04-03

在历朝历代,尤其是明清时期,漕运都是国之大事,赋予了特殊的重要使命。

因为漕运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其畅通或淤塞、对京畿地区的国计民生有着严重的影响。

漕运,是指修浚专门的河道,建立专门的船队,征调专业的夫役,设立专职的管理机构,制定单行的规章法令,以将定额的粮食运输到首都,以供应宫廷食用、百官俸禄、军饷支付、百姓需求。

文章图片1

王朝与漕运

在我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很难摆脱漕运的影响,通过内陆河流和海路将粮食从东南财赋富庶之地运往北方首都,维持国家政治机器能够正常运转。

为何偏偏要依赖这么长距离的远途运输呢?这与我国历史上政治中枢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有关。

我国古代王朝的经济中心往往与政治中枢和军事重镇分离,缺少重叠区域的覆盖。

自秦汉建立中央大一统的专制帝国后,中央朝廷均在北方的黄河流域,如秦汉、隋唐之长安(西安)、东汉之洛阳、北宋之汴京(开封)、元明清之北京。

之所以将都城设在北方,乃是因古时对国家稳固最大的威胁往往来自北方游牧民族,在此建都更能有效统率制敌、稳定军心民心,而军事重镇及大量兵力也多部署在北方长城一线。历史上能够国土广袤、稳固繁华、国祚长久的王朝基本上也都是北方建都的王朝,而在南方建立的政权多是偏安政权、割据政权、短命政权,其军令政令很难有效传达至华北、西北一线,抵御北方入侵也往往事倍功半,因此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多是由北而南或从西往东,由南而北则极少有北伐成功、统一全国的。

北方是开发最早的地区,也是兵家争夺最为激烈的地区,也是受塞北游牧民族入侵最为严重的地区,伴随着每一次大规模战乱和杀戮,是我国的经济中心逐渐南移,东南江淮流域在农业、手工业等方面发展水平渐渐追上北方,乃至远远超过北方,自然成为全国财赋的重点地区。隋唐之后,东南成为中央政权实现稳定统治的经济基础。

文章图片2

隋代开凿的京杭大运河对之后各代漕运攻陷颇大,福泽深远。通过开凿广通渠、通济渠、山阳渎、永济渠,京杭大运河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连接成一个庞大的畅通的运河水系网,保障了漕运的通畅供应。

北宋都城汴京位于北方,也需要从东南大量运输漕粮。到了元代,大都即现在的北京,设置京畿都漕运司、江淮都漕运司,每年从江淮地区运输的粮食达到三百余万石,但元代以海运为主,运河为辅。

明清的漕运

洪武帝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早先定都在南京。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政治中枢和经济中心重叠在一起的时期,可以就地征调赋税、粮食。但即使这样,明代早期依然离不开漕运。

蒙古人虽然回到塞北老家,但对新生的明王朝依然存在威胁。为了抗击蒙元残余势力,洪武帝依然要在北方重镇驻防大量军队,需要漕运来供给粮食。到洪武三十年(1397年),因沿边军屯取得成果,军粮可以自给,漕运才稍缓。

朱棣篡位成功后,待在南京始终感到芒刺在背,将都城迁到自己的大本营北京,恢复了政治中枢和经济中心分隔的状态。

朱棣时期水陆并用,并沿用元人之制,兼用海运;待修浚会通河、凿通南北运河后,便废止了海运、陆运,全部采用内河运河进行漕运。

《明史·卷八十三河渠一》记载:明成祖肇建北京,转漕东南,水陆兼輓,仍元人之旧,参用海运。逮会通河开,海陆并罢。

从杭州到北京的漕河打通后,漕运北上的粮食也日渐增加。明清两代,南北漕河的运输量远远超过前代。明代漕河是包括用于南北运输的各段运河、内河之总称,长达一千七百余公里,途径浙江、南直隶、山东、北直隶等省,到成化年间(1464-1487年)每年漕粮有四百万石。

《明史·卷八十三河渠一》记载:淮、扬至京口以南之河,通谓之转运河,而由瓜、仪达淮安者,又谓之南河,由黄河达丰、沛曰中河,由山东达天津曰北河,由天津达张家湾曰通济河,而总名曰漕河。

文章图片3

清承明制,清代基本沿用了明代的漕运制度,南北漕运继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与晚明漕运一样,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弊病丛生。

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期,英军重点攻破占领镇江后,清廷才不得不接受失败的结果,迅速求和,签订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因为镇江乃南北运河与长江交汇处,咽喉之地一失,英军便可截断漕运,断了清廷的“输血通道”。

1855年黄河改道后,漕河山东段淤塞废弃,漕运主要改为海路。要知道古黄河与现在的流向完全不一样,经历了多次改道,为华夏民族带来了文明,也带来很多灾难。

1872年,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启用轮船运输漕粮;1901年,运河漕运正式停止。

文章图片4

多舛的漕运

漕运由南至北,必经黄河,是否通畅与黄河的“心情”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漕河仰赖黄河水的灌注,同时其也是黄河水泛滥宣泄的河道,二者互为表里。黄河向漕河提供充沛的水量,但黄河自身的泛滥也带来严重的水患。两千余年的中华帝国历史,也是与黄河这条脾气不好的母亲河抗争的历史,期间泛滥1500余次,导致河道改道有26次。

黄河的改道、洪峰、淤塞、泛滥、溃堤等等现象,无不严重影响着河流两岸的百姓民生,也时刻影响着漕河能否正常通航。以明代为例:

  • 洪武二十四年(1392年),黄河决口于河南原武,河水冲毁会通河三分之一河段;
  • 永乐十四年(1416年),黄河决口于河南开封,主流转道,导致漕河缺水淤塞;
  • 弘治二年(1489年),黄河两岸皆溃,下游河流皆淤塞;
  • 弘治六年(1493年),黄河再次决口,洪水北冲,会通河再被阻断;
  • 嘉靖五年(1526年)之后,黄河于曹县、徐州一带连续溃决四次。
文章图片5

黄河一有泛滥,即影响临近漕河通航,瘫痪运力。明代中叶以后,水患日趋严重,险情频发、漕运多难,引起朝野上下的关注,甚至认为水患比防御北方边患更难应付,视之为心腹大患。

水患带来的损失,一是造成漕运船只大量倾覆,粮食大量损失,漕运士卒、夫役大量溺亡;二是洪峰过后,漕河淤塞,船只短期内无法恢复通航,持续影响漕粮运输。明代隆庆年间(1566-1572年),漕粮损失进入高峰期,每年在二十万至四十万石之间。这直接对北京政治中枢的粮食供应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引起朝野惊骇。

万历初年,鼎鼎大名的张居正上台执政,在他主持之下,通过整饬漕政吏治、任用能臣潘季驯等各项措施,治河曾取得过阶段性成功。清朝从定鼎北京开始,即把漕运作为国之大事,相传康熙帝甚至在宫中庭柱上面写下三藩、河务、漕运六字,认为这三个问题是清朝面临的最大问题。

尾声

漕运是古代王朝的“输血通道”,漕运不通,政权难以稳固持久,历朝历代不得不加以重视,尤以明清为重。

通过历朝历代对运河的开发、疏浚与治理,打通了这一跨越南北的通途,才使得南北能够统一在一个稳固的中央政权之下,加深了南北的融合和全国的稳定。

漕河乃国家之命脉,明清时期更成为国家存续的生命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