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 卷二十六

 心理咨询诊所 2022-04-03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

 第二十六卷目录

 稻部汇考二
  本草纲目〈稻 粳 籼〉
  闽书〈南产〉
  天工开物〈乃粒第一卷 总名 稻 稻宜 稻工 稻灾 水利 攻稻〉
  田家五行〈占稻色〉
  直省志书一〈宛平县 香河县 昌平州 房山县 遵化州 满城县 涞水县 邢台县 历城县 邹平县 新城县 泰安州 莱芜县 滨州 滋阳县 曹县 钜野县 沂州 青州府 日照县 莱阳县 昌邑县 文水县 临汾县 闻喜县 洧川县 鄢陵县 洛阳县 遂平县 罗山县 光州 高城县 渭南县 韩城县 西乡县 六合县 怀宁县 宿松县 歙县 宁国县 泾县 南陵县 贵池县 太平府 庐江县 舒城县 无为州 巢县 临淮县 定远县 五河县 泗州 盐城县 清河县 扬州府 仪真县 高邮州 宝应县 泰州 通州 吴县 长洲县 昆山县 常熟县 吴江县 太仓州 上海县 青浦县 无锡县 江阴县 靖江县 丹徒县 丹阳县 仁和县 嘉兴县 秀水县 嘉善县 石门县 平湖县 归安县 长兴县 孝丰县 山阴县 馀姚县 临海县 天台县 仙居县 宁海县 汤溪县 西安县 龙游县 永嘉县 瑞安县 乐清县 平阳县 松阳县 龙泉县 宣平县〉

草木典第二十六卷

稻部汇考二

《本草纲目》稻释名
李时珍曰:稻、粳、糯之通称。本草则专指糯为稻也。稻从𦥝音,函象人在臼上治稻之义,性黏软,故谓之糯。汪颖曰:糯米缓筋,令人多睡,其性懦也。
集解

陶弘景曰:道家方药有稻米、粳米,俱用者。此则两物也,稻米白如霜;江东无此,故通呼粳为稻耳。不知色类,复云何也。
苏恭曰:稻者,穬谷之通名。《尔雅》云:稌稻也,粳者。不黏之称,一曰秫。《汜胜》之云,三月种粳稻,四月种秫稻,即并稻也。陶谓为二,盖不可解也。
《马志》曰:此稻米,即糯米也。其粒大小似粳,米细糠白如雪。今通呼粳糯二谷为稻,所以惑之。按李含光《音义引字书》解粳字云,稻也。粳字,云稻属也,不黏粢字云稻饼也,粢盖糯也。
掌禹锡曰:《尔雅》云:稌稻。郭璞注云:别二名也。今沛国呼稌。《周颂》云:丰年多黍多稌。《礼记》云:牛宜稌。《豳风》云:十月穫稻,皆是一物也。《说文》云:粳,稻属也。沛国谓稻为糯。《字林》云:糯,粘稻也,粳,不粘稻也。然粳糯甚相类,以粘不粘为异尔。当依《说文》以稻为糯,颜师古《刊谬正俗》云:本草稻米,即今之糯米也,或通呼粳糯为稻。孔子云:食夫稻,周官有稻人。汉有稻田使者,并通指粳糯而言,所以后人混称,不知稻即糯也。寇宗奭曰:稻米今造酒,糯稻也。其性温,故可为酒。酒为阳,故多热。西域天竺土溽热,稻岁四熟,亦可验矣。李时珍曰:糯稻,南方水田多种之,其性粘可以酿酒;可以为粢,可以蒸糕,可以熬饧,可以炒食,其类亦多,其谷壳有红白二色,或有毛或无毛,其米亦有赤白二色,赤者,酒多糟少。一种粒白如霜,长三四分者。《齐民要术》糯有九,格雉木、大黄、马首、虎皮、火色等名是矣。古人酿酒多用秫,故诸说论糯稻往往费辩也。秫乃糯,粟见本条。
稻米气味

苦温无毒。
孙思邈曰:味甘。
寇宗奭曰:性温。
苏颂曰:糯米性寒,作酒则热。糟乃温平,亦如大豆与豉酱之性不同也。
孟诜曰:凉发风动气,使人多睡,不可多食。
陈藏器曰:久食令人身软,缓人筋也。小猫犬食之亦脚屈不能行。马食之足重,妊妇杂肉食之令子不利。萧炳曰:拥诸经络气,使四肢不收,发风昏昏。
陈士良曰:久食发心悸,及痈疽疮疖中痛,合酒食之醉难醒。
李时珍曰:糯性粘滞难化,小儿病人最宜忌之。
主治

《别录》曰:作饭温中,令人多热,大便坚。
陈士良曰:能行荣卫中血积,解芫青斑蝥毒。
孙思邈曰:益气止泄。
大明曰:补中益气上霍乱,后吐逆不止,以一合研水服之。
萧炳曰:以骆驼脂作煎饼,食主痔疾。
陈藏器曰:作糜一斗,食主消渴。
李时珍曰:暖脾胃止虚寒,泄痢缩小便,收自汗,发痘疮。
发明

孙思邈曰:糯米味甘,脾之谷也,脾病宜食之。
杨士瀛曰:痘疹用糯米取其解毒,能酿而发之也。李时珍曰:糯米性温,酿酒则热,煎饧尤甚。故脾肺虚寒者,宜之。若素有痰热风病,及脾病,不能转输食之。最能发病成积。孟诜苏颂或言其性凉,性寒者,谬说也。《别录》已谓其温中,坚大便,令人多热。是岂寒凉者乎。今人冷泄者,炒食即止。老人小便数者,作粢糕或丸子,夜食亦止,其温肺暖脾可验矣。痘證用之,亦取此义。
粳释名
李时珍曰:粳乃谷稻之总名也。有早中晚三收。诸《本草》独以晚稻为粳者,非矣。粘者为糯,不粘者为粳。糯者,懦也。粳者,硬也。但入解热药,以晚粳为良尔。
集解

陶弘景曰:粳米即今人常食之米。但有白赤、小大异族四五种,犹同一类也,可作廪米。
孟诜曰:淮泗之间最多,襄洛土粳米亦坚实而香。南方多收火稻,最补益人。诸处虽多粳米,但充饥耳。李时珍曰:粳有水旱二稻,南方土下涂泥,多宜水稻。北方地平惟泽,土宜旱稻。西南夷亦有烧山,地为畬田,种旱稻者谓之火米,古者惟下种成畦。故祭祀谓稻为嘉蔬,今人皆拔秧栽插矣。其种近百各各不同,俱随土地所宜也。其谷之光芒、长短、大细、百不同也。其米之赤白、紫乌、坚松、香否不同也。其性之温凉寒热,亦因土产形色而异也。真腊有水稻,高丈许,随水而长。南方有一岁再熟之稻。苏颂曰:香粳长白如玉,可充御贡,皆粳之稍异者也。
粳米气味

甘苦平无毒。
孙思邈曰:生者寒,燔者热。
李时珍曰:北粳凉,南粳温,赤粳热,白粳凉,晚白粳寒,新粳热,陈粳凉。凡人嗜生米,久成米瘕,治之以鸡屎白。
汪颖曰:新米乍食动风,气陈者下气病人尤宜。孟诜曰:常食乾粳饭,令人热中唇口乾,不可同马肉食。发痼疾,不可和苍耳食,令人卒心痛急。烧仓米灰和蜜浆服之,不尔即死。
主治

《别录》曰:益气止烦,止渴止泄。
《蜀本》云:温中和胃气,长肌肉。
陈日华曰:补中壮筋骨,益肠胃。
孟诜曰:煮汁主心痛,止渴,断热毒,下痢。
王好古曰:合芡实作粥食,益精彊志,聪耳明目。李时珍曰:养生集要云,通血脉和五脏,好颜色。孙思邈曰:常食乾粳饭,令人不噎。
发明

孟诜曰:粳米赤者,粒大而香,水渍之有味益人。大抵新熟者,动气经年者,亦发病。惟江南人多收火稻,贮仓,烧去毛,至春舂米食之,即不发病,宜人温中益气,补下元也。
寇宗奭曰:粳以白晚米为第一,早熟米不及也。平和五脏,补益血气,其功莫逮,然稍生则复不益脾,过熟乃隹。
汪颖曰:粳有早中晚三收,以晚白米为第一。各处所产种类甚多,气味不能无少异,而亦不大相远也。天生五谷,所以养人。得之则生,不得则死。惟此谷得天地中和之气,同造化生育之功,故非他物可比,入药之功,在所略尔。
王好古曰:本草言粳米益脾胃。而张仲景白虎汤用之入肺,以味甘为阳,明之经色白,为西方之象。而气寒入手,太阴也。少阴證桃花汤用之,以补正气,竹叶石膏汤用之,以益不足。
李时珍曰:粳稻六七月收者,为早粳,止可充食。八九月收者为迟粳,十月收者为晚粳。北方气寒,粳性多凉,八九月收者即可入药。南方气热,粳性多温,惟十月晚稻气凉,乃可入药。迟粳、晚粳得金气多,故色白者;入肺而解热也。早粳得土气多,故赤者益脾而白者益胃,若滇岭之粳,则性热,惟彼土宜之耳。
稻米附方

霍乱烦渴不止,糯米三合水五升、蜜一合,研汁分服,或煮汁服。〈杨氏产乳〉
消渴饮水方同上。
三消渴病,梅花汤用糯谷炒出,白花、桑根、白皮等分,每用一两水二碗,煎汁饮之。〈三因方〉
下痢禁口,糯谷一升炒出白花,去壳用姜汁拌湿,再炒为末,每服一匙汤,下三服即止。〈经验良方〉
久泄食减,糯米一升水浸一宿,沥乾慢炒熟,磨筛入怀庆山药一两,每日清晨用半盏,入砂糖二匙,胡椒末少许,以极滚汤调食,其味极佳,大有滋补,久服令人精暖,有子秘方也。〈松篁经验方〉
鼻衄不止,服药不应独圣散,用糯米微炒黄为末,每服二钱,新汲水调下,仍吹少许入鼻中。〈简要济众方〉劳心吐血,糯米半两,莲子心七枚为末,酒服。孙仲盈云:曾用多效,或以墨汁作丸服之。〈澹寮〉
自汗不止,糯米小麦麸同炒为末,每服三钱,米饮下,或煮猪肉点食。
小便白浊,白糯丸治人,夜小便脚停,白浊老人、虚人多此證,令人卒死。大能耗人精液,主头昏重。用糯米五升炒赤黑白芷一两为末,糯粉、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木馒头煎汤下,无此用局方补肾汤下,若后生禀赋怯弱,房室太过,小便太多,水管蹇涩,小便如膏脂,入石菖蒲、牡蛎粉甚效。〈经验良方〉
女人白淫糙,糯米花椒等分炒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食前醋汤下。〈杨起简便方〉
胎动不安,下黄水用糯米一合,黄芪、芎藭各五钱,水一升,煎八合分服。〈产宝〉
小儿头疮,糯米饭烧灰入轻粉,清油调敷。〈普济方〉缠蛇丹毒,糯米粉和盐嚼涂之。〈济急方〉
打扑伤损诸疮,寒食日浸糯米,逐日易水,至小满取出日乾为末,用水调涂之。〈便民图纂〉
金疮痈肿及竹木签刺等毒,用糯米三升于端午前四十九日,以冷水浸之一日,两换水,轻淘,转勿,令搅碎,至端午日取出,阴乾,绢袋盛,挂通风处,每用旋取炒黑为末,冷水调如膏药,随疮大小裹定疮口,外以布包定,勿动,直候疮瘥。若金疮犯生,水作脓肿,甚者急裹一二,食久即不作脓肿也。若痈疽初发,才觉焮肿,急贴之一夜便消。〈灵苑方〉
喉痹叱腮,用前膏贴项下,及肿处,一夜便消,乾即换之,当令湿为妙。
竹木签刺,用前膏贴之一夜,刺出在药内也。
颠犬咬伤,粳米一合,斑蝥七枚同炒,蝥黄去之,再入七枚,再炒。黄去之又入七枚,待米出烟去,蝥为末油调敷之,小便利下佳。〈医方大成〉
荒年代粮,稻米一斗,淘汰百蒸百曝,捣末,日食一飧,以水调之,服至三十日止,可一年不食。〈肘后〉
虚劳不足,糯米入猪肚内,蒸乾捣作丸子,日日服之。腰痛虚寒,糯米二升炒熟,袋盛,拴靠痛处,内以八角茴香,研酒服。〈谈野翁试验方〉
消渴饮水,取稻穰中心,烧灰每以汤浸一合,澄清饮之。〈危氏〉
喉痹肿痛,稻草烧取墨烟醋调,吹鼻中,或灌入喉中,滚出痰立愈。〈普济〉
热病馀毒攻手足,疼痛欲脱,用稻穰灰煮汁渍之。〈肘后〉下血成痔,稻槁烧灰淋汁,热渍三五度瘥。〈崔氏纂要〉汤火伤疮,用稻草灰、冷水淘七遍,带湿摊上乾,即易。若疮湿者,焙乾油傅二三次,可愈。〈卫生易简方〉恶虫入耳,香油合稻秆灰汁,滴入之。〈圣济总录〉噎食不下,赤稻细梢、烧灰、滚汤一碗,隔绢淋汁三次,取汁入丁香一枚,白豆蔻半枚,米一盏,煮粥食神效。〈摘元妙方〉
小便白浊,糯稻草煎浓汁露,一夜服之。〈同上〉
解砒石毒,稻草烧灰,淋汁调青黛三钱,服。〈医方摘要〉
粳米附方

霍乱吐泻,烦渴欲绝,用粳米二合研粉,入水二盏,研汁和淡竹沥一合,顿服。〈普济〉
赤痢热躁,粳米半升,水研取汁,入油瓷瓶中,蜡纸封口,沈井底一夜,平旦服之。吴内翰家乳母病,此服之有效。〈普济〉
自汗不止,粳米粉绢包,频频扑之。
五种尸病,粳米二升水六升,煮一沸服日三。〈肘后方〉卒心气痛,粳米二升水六升,煮六七沸服。〈肘后方〉米瘕嗜米,有人好吃米,久则成症。不得米,则吐出清水,得米即止,米不消化,久亦毙人。用白米五合,鸡屎一升同炒焦为末,水一升顿服少,时吐出症,如研米汁或白沫淡水,乃愈也。〈千金方〉
小儿初生三日,应开肠胃,助谷神者,碎米浓作汁饮。如乳酪频以豆许,与儿饮之,二七日可与哺,慎不得与杂药也。〈肘后方〉
初生无皮色,赤但有红筋,乃受胎未足也。用早白米粉扑之,肌肤自生。〈圣济方〉
小儿甜疮生于面耳,令母频嚼白米,卧时涂之,不过三五次即愈。
荒年辟谷,粳米一升,酒三升渍之暴乾,又渍酒尽取出,稍食之可辟三十日。足一斗三升,辟谷一年。〈肘后方〉胎动腹痛,急下黄汁,用粳米五升,黄芪六两,水七升,煎二升,分四服。〈圣惠〉
赤根下种,白粉熬黑和蜜敷之。〈千金方〉
吐血不止,陈红米、泔水温服一钟,日三次。〈普济方〉鼻出衄血,频饮淅二泔,仍以真麻油或萝卜汁滴入之。〈證治要诀〉
鼻上酒齇,以淅米泔食后冷饮,外以硫黄入大菜头,内煨碾涂之。〈證治要诀〉
服药过剂闷乱者,粳米沈饮之。〈外台〉
籼释名
李时珍曰:籼亦粳属之先熟而鲜明者。故谓之籼种,自占城国,故谓之占。俗作粘者,非矣。
集解

李时珍曰:籼似粳而粒小,始自闽人得种于占城国。宋真宗遣使就闽,取三万斛,分给诸道为种。故今各处皆有之,高仰处俱可种,其熟最早六七月,可收品类亦多,有赤白二色,与粳大同小异。
籼米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李时珍曰:温中益气,养胃,和脾,除湿止泄。
秆主治

普济云:反胃,烧灰淋汁温服,令吐。盖胃中有虫,能杀之也。

《闽书》南产

五谷者,麻、黍、稷、麦、豆。《周礼》扬州、荆州其谷宜稻,闽属扬州当首稻矣。《左思三都赋》国税再熟之稻。宋马益诗:两熟潮田天下无,盖美闽稻也。《说文》谓稻为粳,粳稌属也。糯亦名秫。《字林》云:糯黏稻而粳稻不黏。今之食米,皆粳稻。酿酒则糯稻也。《闽中记》云:闽人以糯稻酿酒,其馀蹂粉,岁时以为团粽粿糕之属。福州曰粳,曰秫,春种夏熟。曰早稻,秋种冬熟。曰晚稻,岁一熟者。曰大冬,山田冬种者。曰早占,霜降后熟者。曰天降来,曰薰提,与早稻同熟者。曰黄芒,与晚稻同熟者。曰占城,曰稐又,曰土稐,岁再熟者。曰金洲,曰白香秫,又曰糯,与早稻同熟者。曰早秫,与晚稻同熟者。曰晚秫,与大冬同熟者。曰大冬秫。《湘山野录》云:宋真宗以福建田多高仰,闻占城稻耐旱,遣使求其种,得一千石,以遗其民,使莳之,此占城所由名也。今八郡皆有占城稻,泉州曰早稻,曰早仔,曰师姑早,曰晚稻,曰大冬,曰寄种,曰青晚,曰占城稻,曰畬稻,曰白香稻,曰近山香,曰降来,曰大尖,曰小尖,曰中灌,曰新畬,曰河南早,曰河南。秋种曰白柳,曰乌芒,曰林凤,曰藿香,曰一秋红,曰红芒,曰天上落,曰八月白,曰苏州红,曰乌稻,曰金城早,曰栗壳,曰尤溪早,曰早秫,曰晚秫,曰大冬秫,曰赤蒡秫,曰牛头秫,曰好壳,曰白秋秫,曰白占秫,曰花眉秫,曰虎皮秫,曰近山香秫,曰龙牙,曰斑占建宁,曰六十日早,曰大糯,曰小糯,曰龙凤早,曰半冬白,曰师姑早,曰九里香,曰大早,曰小早,曰天降早,曰烂泥早,曰七娘禾,曰小白禾,曰大白禾,曰小乌禾,曰大乌禾,曰野猪愁,曰无芒禾,曰真珠累,曰麻子禾,曰公婆禾,曰银珠秫,曰早禾,曰白禾子,曰乌禾子,曰厚芒禾,曰下马看,曰白芒,曰黄谷,曰粳谷,曰白籼早,曰乌龙牙,曰红糟秫,曰铺城锦,曰温州早,曰吴家传,曰大师姑,曰小师姑,曰青丝禾,曰荔枝禾,曰猴尾秫,曰乌节秫,曰重阳秫,曰白芒秫,曰乌牙秫。延平曰秧归,曰早子,曰金城早,曰江西早,曰天降,曰赤芒,曰白芒,曰赤壳,曰十溪,曰廖元山,曰早秫,曰晚秫,曰八月白,曰长芒,曰粟,山中野人间种之,汀州曰稻兴化,曰早谷,曰,曰占谷,曰粟,曰青粱,曰黄粱,曰粱,皆粟类。漳州曰早稻,曰晚稻,曰大冬稻,曰寄种,曰占稻,曰香稻,曰白柳,曰畬稻,曰糯稻,以上稻种不一,又八郡方言不同,有一种而异名者,具依本志,列之如右。字典不载〉

《天工开物》乃粒第一卷

宋子曰:上古神农氏若存若亡,然味其徽号两言,至今存矣。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不然神农去陶唐,粒食已千年矣。耒耜之利,以教天下,岂有隐焉。而纷纷嘉种,必待后稷详明,其故何也。纨裤之子,以赭衣视笠,蓑经生之家,以农夫为诟,詈晨炊晚,饟知其味而忘其源者,众矣。夫先农而系之以神,岂人力之所为哉。

总名

凡谷无定名,百谷指成数言。五谷则麻、菽、麦、稷、黍。独遗稻者,以著书圣,贤起自西北也。今天下育民人者,稻居什七而来牟,黍稷居什三麻菽二者,功用已全。入蔬饵膏馔之中,而犹系之谷者,从其朔也。

凡稻种,最多不粘者,禾曰粳,米曰粳。粘者,禾曰稌,米曰糯。〈南方无黏黍酒皆糯米所为〉质本粳而晚收带黏,〈俗名婺源光之类〉不可为酒,只可为粥者,又一种性也。凡稻,谷形有长芒短芒,〈江南名长芒者曰刘阳早短芒者曰吉安早〉长粒尖粒,圆顶扁面不一。其中米色有雪白牙黄,大赤半紫,杂黑不一。湿种之期最早者,春分以前,名为社种。〈遇天寒有冻死不生者〉最迟者,后于清明。凡播种,先以稻麦槁包浸数日,俟其生芽,撒于田中,生出寸许,其名曰秧。秧生三十日,即拔起分栽,若田亩逢旱乾、水溢,不可插秧,秧过期老而长节,即栽于亩中,生谷数粒,结果而已。凡秧田一亩所生秧,供移栽二十五亩,凡秧既分栽,后早者,七十日即收穫。〈粳有救公饥喉下急糯有金包银之类方语百千不可殚述〉最迟者历夏及冬二百日,方收穫。其冬季播种,仲夏即收者,则广南之稻,地无霜雪,故也。凡稻旬日,失水即愁旱乾,夏种冬收之谷,必山间源水不绝之亩,其谷种亦耐久。其土脉亦寒,不催苗也。湖滨之田,待夏潦已过,六月方栽者,其秧立夏播种,撒藏高亩之上,以待时也。南方平原田多,一岁两栽两穫者,其再栽秧,俗名晚糯,非粳类也。六月刈初禾耕治老膏田,插再生秧,其秧清明时已偕早秧,撒布早秧,一日无水即死,此秧历四五两月,任从烈日暵乾无忧,此一异也。凡再植稻,遇秋多晴,则汲灌与稻相终始。农家勤若为春酒之需也。凡稻旬日,失水则死期至,幻出旱稻一种粳而不黏者,即高山可插,又一异也。香稻一种,取其芳气,以供贵人,收实甚少,滋益全无不足尚也。

稻宜

凡稻土脉焦枯,则穗实。萧索勤农,粪田多方,以助之人畜秽遗,榨油枯饼。〈枯者以去膏而得名也胡麻莱菔子为上芸薹次之大眼桐又次之樟柏棉花又次之〉草皮木叶以佐生机,普天之所同也。〈南方磨菉豆粉者取溲浆灌田肥甚豆贱之时撒黄豆于田一粒烂土方三寸得谷之息倍焉〉土性带冷浆者,宜骨灰蘸秧根。〈凡禽兽骨〉石灰淹苗足,向旸暖土不宜也。土脉坚紧者,宜耕陇叠块,压薪而烧之,埴坟松土不宜也。

稻工 〈耕 耙 磨耙 耘耔〉

凡稻田刈穫不再种者,土宜本。秋耕垦使宿槁,化烂敌粪力一倍,或秋旱无水,及怠农春耕,则收穫损薄也。凡粪田,若撒枯浇泽恐霖雨,至过水来肥,质随漂而去。谨视天时,在老农心计也。凡一耕之后勤者,再耕三耕,然后施耙,则土质匀碎,而其中膏脉释化也。凡牛力穷者,两人以扛悬耜,项背相望,而起土。两人竟日仅敌一牛之力,若耕后牛穷,制成磨耙,两人肩手磨轧,则一日敌三牛之力也。凡牛中,国惟水黄两种。水牛力倍于黄,但畜水牛者,冬与土室禦,寒夏与池塘浴。水畜养心计,亦倍于黄牛也。凡牛,春前力耕汗出,切忌雨点,将雨则疾驱。入室候过谷雨,则任从风雨不惧也。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藉牛力。愚见贫农之家,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亦便假如有牛者,供办十亩,无牛用锄而勤者,半之既已无牛,则秋穫之后,田中无复刍牧之患。而菽麦麻蔬诸种,纷纷可种,以再穫偿半荒之亩,似亦相当也。凡稻,分秧之后数日,旧叶萎黄而更生,新叶青叶既长,则耔可施焉。〈俗名挞禾〉植杖于手,以足扶泥,壅根并屈,宿田水草使不生也。凡宿田草之类,遇耔而屈,折而稊稗,与荼蓼非足力所可除者,则耘以继之耘者,苦在腰手,辨在两眸,非类既去,而嘉谷茂焉。后此泄以防潦,溉以防旱,旬月而奄观铚刈矣。

稻灾

凡早稻,种秋初收藏,当午晒时,烈日火气在内,入仓廪中关闭太急,则其谷黏带暑气。〈勤农之家偏受此患〉明年田有粪肥,土脉发烧,东南风助煖,则尽发炎火,大坏苗穗,此一灾也。若种谷晚凉入廪,或冬至数九天收贮,雪水冰水一瓮。〈交春即不验〉清明湿种时,每石以数碗激洒,立解暑气。则任从东南风,煖而此苗清秀异常矣。〈祟在种内反怨鬼神〉凡稻撒种时,或水浮数寸,其谷未即沈下。骤发狂风,堆积一隅,此二灾也。谨视风定,而后撒,则沈匀成秧矣。凡谷种生秧之后,防雀鸟聚食,此三灾也。立标飘扬鹰俑,则雀可驱矣。凡秧沈脚未定,阴雨连绵,则损折过半,此四灾也。邀天晴霁三日,则粒粒皆生矣。凡苗既函之后,亩土肥泽,连发南风,薰热函内生虫,〈形似蚕茧〉此五灾也。邀天遇西风,雨一阵则虫化而谷生矣。凡苗吐穑之后,暮夜鬼火游烧,此六灾也。此火乃朽木腹中放出。凡木母火子,子藏母腹,母身未坏,子性千秋不灭。每逢多雨之年,孤野坟墓多被狐狸穿塌其中,棺板为水浸,朽烂之极,所谓母质坏也。火子无附,脱母飞扬,然阴火不见阳光,直待日没黄昏。此火冲隙而出,其力不能上腾,飘游不定,数尺而止。凡禾穑叶遇之立刻焦,炎逐火之人见他处树根放火,以为鬼也。奋挺击之,反有鬼变。枯柴之说,不知向来鬼火,见灯光而已化矣。〈凡火未经人间灯传者总属阴火故见灯即灭〉凡苗自函活,以至颖栗早者,食水三斗晚者,食水五斗,失水即枯。〈将刈之时少水一升谷数虽存米粒缩小入碾臼中亦多断碎〉此七灾也,汲灌之智人巧已无馀矣。凡稻成熟之时,遇狂风吹粒殒落,或阴雨竟旬谷粒沾湿自烂,此八灾也。然风灾不越三十里,阴雨灾不越三百里,偏方厄难,亦不广被风落,不可为若贫困之家,苦于无霁将湿,谷升于锅内,燃薪其下,炸去糠膜,收炒糗,以充饥,亦补助造化之一端矣。

水利 〈筒车 牛车 踏车 拔车 桔槔〉

凡稻,防旱藉水独甚五谷。厥土沙泥硗腻,随方不一。有三日即乾者,有半月后乾者,天泽不降,则人力挽水以济。凡河滨有制筒车者,堰陂障流绕于车下,激轮使转,挽水入筒,一一倾于枧内,流入亩中,昼夜不息,百亩无忧。〈不用水时拴木碍止使轮不转动〉其湖池不流水,或以牛力转盘,或聚数人踏转,车身长者二丈,短者半之。其内用龙骨拴串板,关水逆流而上,大抵一人竟日之力,灌田五亩,而牛则倍之。其浅池小浍不载长车者,则数尺之车,一人两手疾转,竟日之功可灌二亩。而已扬郡,以风帆数扇,俟风转车,风息则止。此车为救潦,欲去泽水,以便栽种。盖去水,非取水也。不适济旱,用桔槔辘轳,功劳又甚细已。

攻稻 〈击禾 风车 石碾 碓 轧禾 水碓 臼  筛〉

凡稻,刈穫之后,离槁取粒束槁于手,而击取者,半聚槁于场。而曳牛滚石,以取者半。凡束手而击者,受击之物,或用木桶,或用石板。收穫之时,雨多霁少,田稻交湿不可登场者,以木桶就田击,取晴霁稻。乾则用石板,甚便也。凡服牛曳石滚压场中,视人手击取者,力省三倍。但作种之谷,恐磨去壳尖减削生机,故南方多种之家,场禾多藉牛力,而来年作种者,则宁向石板击取也。凡稻最佳者,九穰一秕,倘风雨不时,耘耔失节,则六穰四秕者,容有之。凡去秕,南方尽用风车扇去,北方稻少用飏法,即以飏麦黍者,飏稻盖不若风车之便也。凡稻去壳,用砻去膜,用舂用碾,然水碓主舂,则兼并砻功燥乾之谷,入碾亦省砻也。凡砻有二种,一用木为之,截木尺许,〈质多用松〉斲合成大磨形两扇,皆凿纵斜齿下合,植笋穿贯上,合空中,受谷木砻,攻米二千馀石,其身乃尽。凡木砻谷不甚燥者,入砻亦不碎,故入贡军国漕储千万,皆出此中也。一土砻析竹匡围成圈,实洁净黄土于内,上下两面各嵌竹齿,上合篘空受谷,其量倍于木砻。谷梢滋湿者,入其中即碎,断土砻攻米二百石,其身乃朽。凡木砻,必用健夫土砻,即孱妇弱子可胜其任,庶民饔飧皆出此中也。凡既砻,则风扇以去糠秕,倾入筛中,团转谷未剖破者,浮出筛面,重复入砻。凡筛大者,围五尺小者,半之大者,其中心偃隆而起。健夫利用小者,弦高二寸,其中平窐、妇子所需也。凡稻米,既筛之后,入臼而舂臼,亦两种。八口以上之家,堀地藏石臼,其上臼量大者,容五斗,小者半之。横木穿插碓头,〈碓嘴冶铁为之用醋滓合上〉足踏其末,而舂之,不及则粗,太过则粉精,粮从此出焉。晨炊无多者,断木为手杵,其臼或木或石,以受舂也。既舂以后皮膜,成粉名曰细糠,以供犬豕之豢。荒歉之岁,人亦可食也。细糠随风扇,播扬。分去则膜尘净,尽而粹精见矣。凡水碓山国之人,居河滨者之所为也。攻稻之法,省人力十倍。人乐为之引水成功,即筒车灌田,同一制度也。设臼多寡不一,值流水少而地窄者,或两三臼流水,洪而地室宽者,即并列十臼无忧也。江南信郡水碓之法巧绝。盖水碓所愁者,埋臼之地卑,则洪潦为患高,则承流不及信。郡造法即以一舟为地,撅桩维之筑土舟中陷臼于其上,中流微堰石梁,而碓已造成,不烦木壅坡之力也。又有一举而三用者,激水转轮头一节,转磨成面,二节运碓成米,三节引水灌于稻田。此心计,无遗者之所为也。凡河滨水碓之国,有老死不见砻者,去糠去膜皆以臼相终,始惟风筛之法,则无不同也。凡硙砌石为之承藉转轮,皆用石牛犊马驹,惟人所使。盖一牛之力,日可得五人。但入其中者,必极燥之谷稍润,则碎断也。

《田家五行》占稻色

雨水节烧乾镬,以糯稻爆之,谓之孛娄花占稻色。自早禾至晚稻,皆爆一握,各以器列比,并分数断高下,以番白多为胜。

《直省志书一》宛平县

物产稻,有糯粳二种。

香河县

物产粳稻,糯稻,水稻,旱稻。

昌平州

物产稻,处处有之。惟玉泉山枹榆泉更佳,膳米于是需焉。

房山县

土产稻,红白二种。石窝稻色白,粒大米粒美,盛煮经三昼夜不餲。

遵化州

物产稻,粳稻有东方稻,双芒稻,虎皮稻之类,皆食米。糯稻有旱糯,白糯,黄糯,皆可酿酒。种者粳稻,九糯稻一旱田九水田一。

满城县

土产稻,有黄须者,有乌须者,有粳稻,有旱稻,米微红,又有糯稻。

涞水县

土产稻,种于水田者,惟石亭新庄村有之,所出不多。

邢台县

物产稻,有三种:红口,芒稻,糯稻。

历城县

方产稻,粳糯也。粳宜饭,糯宜酒。历虽山城,而城北一带尽属水田,粳稻之美甲于山左。

邹平县

物产稻,漯水之滨,近始播种。

新城县

物产稻,东北濒湖产水稻间有之。

泰安州

物产稻,红白二种。

莱芜县

物产稻,有粳糯二种,莱芜水田皆旱稻,故米不佳。

滨州

物产稻,沿河地可艺。

滋阳县

物产稻,有糯有粳。

曹县

物产稻,有数种。水陆不同,又粘者谓之糯,米色黑,宜酿。

钜野县

物产稻,子黑白二色。

沂州

物产稻,有糯有粳。

青州府

物产海上斥卤。原隰之地皆宜稻,播种苗出,耘过四五遍即坐而待穫。但雨旸以时,每亩可收五六石,次四五石种,多唯名各将黄小红芒者,尤佳。米雪色气香味甘滑可比盩厔线棱,无锡之粳,秋收见户舂米,贸迁得高价,可比鱼盐。若江南水田,虽纯艺稻,然功多作苦。农夫经岁,胼胝泥淖之中,收入反薄。亩多二三石,次一二石。不如此中海稻,功半而利倍也。盖琅琊之稻,自古称名属县,高密西南有稻国,齐孝王子定为稻,侯其异。如此见《诸城志》,独其邑可种稻,且佳耳。安丘日照,虽有旱稻,而粗硬不佳,益都种之不多,穫二年后,俱变为莠矣,水中亦然。

日照县

物产稻,有糯有粳,照产皆在陆地,稍旱则失收,农家不敢多种。

莱阳县

物产稻,种分水旱红白早晚,其黏者为糯。不黏者为粳为粳。

昌邑县

物产稻,水旱二种,永安稻佳。

文水县

物产稻,软硬二种。

临汾县

物产稻,粳糯二种。

闻喜县

土产稻,红色惟董泽数村出。

洧川县

物产稻,有旱稻水稻二种,其色红。

鄢陵县

土产稻,不秧种红涩欠佳。

洛阳县

土产稻,香粳稻、柳条青、糯稻。

遂平县

土产稻属,黏米、晚望水白、马尾池、红毛、晚糯、稻、白稻红粟稻。

罗山县

物产稻,有早糯,占晚,白芒,黑之属。

光州

土产稻,白黄,黑糯,晚麻,籼黄,瓜籼,驼,回直,头籼,望水白。
商城县
土产籼稻,晚稻,黑稻,糯稻,红稻。

渭南县

物产稻,有二种。硬者,炊饭名粳。黏者,酿酒名糯。产花园及大岭川者佳,湭河川次之。

韩城县

土产澽壖宜稻志,以小江南称之,然贸之域外者,无几。

西乡县

土产稻类,红谷大小二种。冷水谷,百日谷,麻黏谷,银珠谷,香谷,黄秧早,金线早,黄瓜早,红米早,望水白,安南黏,青干黏,土黄黏,铁脚汉,叶里藏,盖草黄,已上俱饭稻。百茎稻,黄壳糯,柳条糯,虎皮糯,寸谷,矮脚黄,三百颗,钓鱼竿,香儿糯,麻壳糯,已上俱酒稻。

六合县

物产稻之属粳,穿珠稻,红莲稻,谷色青,有红粒,炊熟味甘香。陆龟蒙诗:近炊香稻识红莲,六十日稻闪西风。下马看穗长救公,饥软秆青箭子稻。丫田青、百日赤、三朝齐、靠篱望、洗耙早、五十日熟、紫芒稻、蝉鸣稻、花里黄、鹌鹑籼、观音籼、银条籼、落芒籼、深水、红瓜熟、稻晚、白稻、早、白、稻香粳、稻大粒长胖,农人畏种之。云种多则伤田。间谷糯,赶陈糯,虎皮糯,火珠糯,软秆糯,燕口糯,槐花糯,白壳糯,堆粒糯,光头糯,矮脚糯,金钗糯,待西风,乌丝糯,猪鬃糯,佛手糯,铁梗糯,鱼鳞糯,随籼糯,香糯,绳儿糯,粒长不圆,味最美。

怀宁县

物产籼稻。种迟早不一,其名甚多。田有宜早稻者,秋前收。仍种晚禾有宜,迟稻七月登场者,有八月九月登场者,大约百日内熟。糯稻有大糯,有籼糯,其名不一大。糯较佳,晚稻名晚白者,佳赤,与乌者次之。

宿松县

物产稻。有粳秫二种,为早谷为龙须早,为团白,为小白,为无名种,为休宁矮,为金包银,为赛子白,为三度禾,为鸭掌,为拗马,为牵冈,为水波,为寒先,皆粳属。为鱼子,为虎皮,为蜜蜂,为白籼,皆秫属。

歙县

物产籼。有桃花红,有高邮红,自高邮移种者,米色如胭脂。有白禾稻之稍迟者,长稃白米,质柔味甘,香莹可爱,然实轻易取盈于量,而歉于衡田主贵之佃户,不贵也。粳土人呼为大米,然地不甚宜种名不一。糯其种有青秆,羊脂,白矮,酿之多酒。有早归生,六月成,有交秋糯,七月成。

宁国县

土产稻,各种皆有。其米不黏者名粳。稻,有扫帚白,有百日黄,有六月乌,有三朝齐,银条白,叶里藏,矮箕早,长箕早,茄柯早,下马早,湖州籼,白沙籼,虾须籼,莲子籼,竹丫籼,毛黄籼,寒籼,鼠牙籼,金秆籼,铁秆籼,冷水籼,金裹银,三朝黄,瘦八尺,雁脚红,金丝黄,湖州白,生须黄,老来白,光头黄,乌间白,穿珠白,思忆稻,矮赤稻,撩霜晚,霜下晚,钓竿晚,苏州晚,观音晚,隔山拖,沿丘熟,福建籼,三担禾,爱八担,红粳稻。其米黏者,名糯稻。有乌嘴糯,抄秋糯,早红糯,迟籼糯,白壳糯,红壳糯,鸭脚糯,乌节糯,朱砂糯,杨枝糯,柳条糯,杨花糯,青秸糯,柿红糯,麻子糯,雪花糯,鱼子糯,马须糯,望水白,齐头黄,盖下箕,见缸消,八斗糙。

泾县

物产稻。有早稻,晚稻,籼稻,秫稻,山稻。

南陵县

物产粳稻,晚稻,白芒稻,黑稻,糯稻。

贵池县

土宜粳。其名有六十日白,六十日红,八十日白,扫帚白,百日黄,六月乌,江西早,矮箕早,长箕早,蛴包早,茄柯早,下马早,下马看,救公饥,湖广籼,广东籼,白沙籼,虾须籼,莲子籼,竹丫籼,毛黄籼,寒籼,鼠牙籼,金秆籼,冷水籼,金裹银,三月黄,雁脚红,撩霜晚,霜下晚,钓竿晚,将军晚,苏州晚,观音晚。糯其名有乌嘴糯,抄秋糯,早红糯,白壳糯,红壳糯,柳条糯,杨花糯,青秸糯,随籼糯,柿红糯,麻子糯,鱼子糯,雪花糯,马鬃糯,望水白,齐头黄,盖下箕,见缸消,七斗糙,青秆糯,江西泸溪有糯称池州占,盖诸种之一也。

太平府

物产多籼。稻多晚稻,多糯稻,有黑稻。籼有十三种,籼禾稻子粒尖而长,米性硬。占城稻耐旱,即今旱稻。有六十日籼,俗称拖犁归,芜繁多种之有赤红籼,有百日籼,俱白稃无芒,七八月熟,白米味澹。红米味甘,黄籼,稻细籼,稻芦粳籼,麻籼,稻大粒籼,八月熟无芒,红米虾须籼,九月熟。黄稃,红芒若虾须,红米,粳禾,粳与粳同,不糯之称。子粒颇圆,米性软穿。珠籼一名观音白,无芒白,米八月熟。白红籼一种旧志所载,今无晚稻六种。早晚稻一名望水白,又名大子白,白稃,无芒白米,八月熟。晚稻白稃,白芒,白米,雁来粮,吊梗青,一名寒青,稻白稃,长芒白米,俱九月熟。九里香,湖州白,二种旧志载。今无糯稻十三种,早糯,稻一名雀不觉,又名籼糯,白稃有芒,七月熟,随籼糯白稃无芒燕口红,白稃红眼无芒,俱八月熟,虎皮糯,厚稃红黑斑无芒,朱砂糯,一名胭脂糯,红稃红芒羊须糯,白稃长芒黄糯,稻即秫稻。黄稃无芒细颈糯,米白而长,青壳糯。青稃无芒,俱九月熟。抄社糯,珠子糯,橘皮糯,红陆糯,四种旧志载今无黑稻,厚稃长芒深黑,米赤性硬,立秋前插,莳十月熟,宜水亦宜旱。

庐江县

土产红籼稻,白籼稻,早糯稻,晚糯稻,黑晚稻,白晚稻,香稻。

舒城县

物产白早稻,黄瓜籼,直头籼,江南籼,福德禾,梳子籼,白晚稻,黑晚稻,银条籼,香稻,寒籼秕,六升,雀不知,红嘴糯,女儿红,芝麻糯,堆谷糯,羊须糯,铜嘴糯,马鬃糯,观音糯,青科糯,齐籼早,黄州糯。

无为州

物产竹牙籼,麻菇籼,落芒籼,早白稻,早红稻,青柯糯,虎皮糯,鹊不知,乌尖糯,红嘴糯,白晚稻,红晚稻,黑晚稻。

巢县

土产红稻。有百日籼,直头籼,麻姑籼,竹芽籼,四红籼,胡籼,稻王瓜籼,拖犁黄白。稻有观音籼,银条籼,六十日籼,青秸籼,冷水籼,大粒籼,乱芒籼,麻谷籼,千家爱。糯稻有羊须糯,虎皮糯,朱砂糯,柳条糯,齐籼糯,牛筋糯,青科糯,红芒糯,马鬃糯,累糯,深水糯,燕尾糯,晚稻有黑晚稻,红晚稻。

临淮县

物产粳稻。有麻子先稻,早先白稻,黄瓜先稻,鹌鹑先稻,乌山先稻,胀破壳稻,矮白稻,红芒稻,黑稻。糯稻有羊须糯,马鬃糯,虎皮糯,乌须糯,槐花糯,辫子糯,大糯,小糯,六月黄糯。

定远县

物产麻子籼,黄瓜籼,乌山籼,早先白,鹌鹑籼,胀破壳,矮白稻,红芒稻,黑稻,女儿红,羊须糯,马鬃糯,乌须糯,大糯,小糯,辫子糯,虎皮糯,槐花糯,六月糯。

五河县

物产稻。有籼稻,芒稻,香稻,早白稻,深水红稻,黄鹭公稻,老来变稻,下马看稻,黑糯,胭脂糯,马鬃糯,飞上仓糯。

泗州

物产香稻,亦芒稻也。类晚粳而色微黄。红稃白实,作餰粥少,加于釜香蒸盈甑。

盐城县

物产稻,有粳糯二种。有早晚二熟,有红、黄、紫、赤、黑、斑、青、白,数色。

清河县

物产有稻曰粳,曰糯,曰籼。籼粳之早熟者,曰旱稻。旱田种者,曰小芒稻。后种先熟者,曰香稻。味之芬芳者,亦粳属也。治北七十里,旧有香稻庄。

扬州府

物产有黄稑,乌节,大小香,斑籼,及小赤籼,小白籼,龙爪籼,六月籼,齐梅籼,芦杆籼,叶里籼,麻觔籼,大鹅籼,白壳,白芒,早白,晚白,晚黄,赤须,黑支,焦黄,乌口,大红芒,小红芒,下马看,六月白,鹭鹚白,丫田青,救公饥,绠子,笼下欢,潮水白,拖犁归,深水红,梅里,黄吊,杀鸡,张公,赤磊,块赤,山骨,崙鹤脚,乌马尾,赤泰,州红,又名海陵红,紫红,芒雀不知,观音白,皆粳类。赶陈,羊脂,燕口,羊须,秋红,橘皮,乌饪,麻觔,虎皮,猪鬃,粉皮,秋风,雀不觉,皆秫属。

仪真县

物产多糯。曰燕口,曰红芒,曰麻筋,曰穗前黄。多晚曰江南白,曰驼儿白,曰深水红,曰长芒,白多籼,曰瓜熟,曰龙爪,曰鲫鱼,曰斑籼,曰叶里藏。有黑稻曰鹤脚乌,曰猪林。

高邮州

物产早稻。五十日,六十日籼,稻斑籼,六月籼,齐梅籼,芦秆籼,龙爪籼,鲫鱼籼,叶里籼,苞里齐,拖犁归,小赤籼,小白籼,麻觔籼,大鹅籼,大香籼,小香籼,白稻,早白稻,晚白稻,软颈白,羊须白,驼儿白,青秸白,青芒儿白,顶霜白,晚稻,黄花稻,小黄稻,深水红,鹤脚乌,下马看,吊杀鸡,母猪鳞,糯稻,秋风糯,麻觔糯,乌丝糯,赶上陈,雀不觉,羊须糯。

宝应县

土产白籼,一水籼,玉斑籼,齐头白,六月白,香稻红籼,早红莲,观音,柳苗,强水不易没,农多种之。古上楼有芒宜水田。五十日七月上旬即熟,视他种所穫较少。芦管籼宜水田,小黄稻宜旱田。晚稻俗呼上白米,是也。刈穫最迟,畏水不敢多种。大晚稻红米宜水田,糯稻胭脂糯,壳红米白。乌金糯米黑色,酿酒亦黑色,味佳能补肾。虎皮糯壳色斑驳。鱼鳞糯,拖犁归七月熟。赶上陈七月熟,雀不知七月熟。

泰州

物产海陵红,俗名泰州红。马尾赤,鹤脚乌,雀不知,随犁归,救公饥,六十日白,观音籼,驼儿白,小香早,香黑早,白早,早籼,斑籼,焦芒,青芒,赤芒,黄芒,紫红芒,乌壳,深水红,丫田青,下马看,鲫鱼籼,香粢,鳝鱼黄,皆粳稻。赶陈糯,羊脂糯,燕口糯,羊须糯,虎皮糯,秋红糯,红糯,皆秫稻。

通州

物产稻,种甚多。有早黄,晚黄,早白,晚白,早红,晚青,青芒,白芒,青须,黑皮,黄稑,白壳,乌节,焦黄,鹭鹚白,串珠白,潮水白,深水红,丫田青,其粒长性硬。曰红白籼,曰稚子斑。早熟者曰救公饥,曰拖犁归。茂密而庭硕者,曰下马看,见收曰秕六升,曰笼下欢,曰薄十分。瘦长雪色曰箭子稻,中秋熟曰闪西风,初秋可莳曰六十日,不畏旱者曰撇杀天,和他米炊之甚香曰香滋糯,曰川米,早白最先熟而晚白则皮薄易酿。芒赤米白,曰虎皮。性软色芳曰粉皮,一曰羊脂。秆硬曰猪鬃,皮厚曰姜黄,早种宜酿曰赶陈,虽熟不枯曰青枝。秆柔可为索曰麻筋,亦有香如香滋者,曰香粳。

吴县

物产粳之属。箭子稻,红莲稻,䆉稏稻,雪里拣,师姑粳,早白稻,金城稻,乌口稻,早稻,中秋稻,紫芒稻,枇杷红,下马看,大头花,瓜熟稻,晚白稻,黄梗籼,一粒珠,麻皮粳,作饭粒长薄十分,作粥易腻,梗杀蟛蜞,香子米,八月白,牛毛白,丈水红,老来红,五石稻,救公饥,包十石,累泥乌,土塘青,天落黄。糯之属,金钗糯,闪西风,羊脂糯,青秆糯,秋风糯,赶陈糯,矮糯,鹅脂糯,川粳糯,虎皮糯,羊须糯,胭脂糯,野人糯,榧子糯,恍雄鸡,乌须糯,观音糯,梗籼糯,佛手糯,小娘糯,蟹壳糯,喜珠糯,鸭嘴糯,香梗糯,珠子糯。

长洲县

物产六十日稻,四月种六月熟。米小色白,迟至八九十日熟,一名早红莲,又名救公饥紫芒稻、紫谷、白粒金钗糯、粒长鹅脂糯。

昆山县

土产稻之属。三十有六,晚白稻、红绿稻、早粳稻、金城稻、六十日稻、中秋稻、雪里拣、紫芒稻、救公饥、下马看、红莲稻、麦争场、香粳稻、薄十分、黄梗籼、麻子乌、乌口稻、百日赤稻、乌儿稻、赶陈糯、胭脂糯、铁梗糯、虎皮糯、羊须糯、再熟稻、榧子糯、水晶糯、小娘糯、香子糯、闪西风、稻灶王糯、矮儿糯、瞒官糯、羊脂糯、金钗糯、芦黄糯。

常熟县

物产红莲稻,芒长粒大。箭子稻,粒长色白,味香,晚熟。早白稻,晚白稻,又名芦花白。䆉稏稻,色斑粒长性硬。或名胜红莲。紫芒稻,紫谷,白米。雪里拣秆软有芒粒大色白。师姑粳即矮稻;无芒粒白。救公饥六十日可望熟,又名旱红莲,香子稻一名香𥣬,色斑粒长,以一勺入他米炊之,饭皆香。闪西风一名早中秋,八月半熟。麦争场最早熟。百日赤,芒赤,米白早熟。占城稻即早稻。金城稻粒尖性硬,又名赤谷。乌口稻皮芒黑,秋初亦可种。下马看即江阴黄粳,俗呼三朝齐。枇杷红皮薄色,如枇杷。时里白,早熟一名节澳稻,乌儿稻,芒黑米白即晚乌,软黄粳,米白粒大性软味香。美金钗糯粒长,性软宜酒。枣子糯壳黑宜酒。青秆糯皮黄粒白已熟,而秆犹青。羊须糯色白性软,宜酒。赶陈糯米白熟早宜酒。鹅脂糯,川粳糯粒大无芒,一名圆头糯。虎皮糯色斑晚熟,胭脂糯壳红粒白。矮儿糯晚熟。瞒官糯即冷粒糯,乡民每代晚稻输租,铁梗糯秆劲无芒,畏风易落,细叶糯米白性软宜酒。

吴江县

物产白稻,其粒大而圆,味甘美,他邑所无。出震泽者,尤佳,其价高于常米十二三,此则大江以南所绝无者。

太仓州

物产粳稻。春分节后种,大暑节后刈为早稻。芒种节后及夏至节种,白露节后刈为中稻。夏至节后十日种,寒露节后刈,为晚稻。过夏至后十日,不成种矣。早曰早,白早,乌早,红莲,八月白。晚曰晚白,晚乌,晚红莲。有红芒者,曰嘉兴黄。绿芒者,曰梗杀、蟛蜞。光头者,曰天落黄。红色而香者,曰香黄莲。黄色者,曰鸭嘴黄。其芦花白,银杏白,木渎香,靠山青诸种,名不一,大约七月望间,新米入市。谚云:河直西吃新粞,言天河西指则食新,十月中俱纳稼,然州地宜稻者,四之一。冈身间种稻以助地,力𣂏水至艰穫不赓费,故岁资外籴,以给二运糯稻。早曰赶陈糯,芦黄糯,杨须糯。晚曰靠山糯,老来糯,虎皮糯。其红芒者猪鬃糯。无芒而光者曰观音糯,曰梗鲜糯。不耐风雨者曰小娘糯,又香子稻粳糯。二色粒小而长,以少许入他米数升,炊之极香美。又有圆白而稃黄,大暑可刈,酿则少酒,作饭复伤湿,曰芦花糯。惟耐旱多收可代租输租,又曰瞒官糯,佃多喜种。凡糯谷须曝日中色变有光,名上变,方适用曝,不变俗呼痴糯,更不如芦花糯。

上海县

物产粳稻,宜水有香粳,米粒小性柔类糯。有红白芒二种,又有一种曰香子,色斑粒更小,以三五十粒入他米炊之,芬香可爱,谓之香𥣬,七月熟。早白稻,皮白米赤,一名小白,五月种八月熟。早中秋一名闪西风,八月熟。中秋稻四月种八月熟。晚白稻四月种八月熟。箭子稻粒长而细,色白味甘香,稻中上品,九月熟。红莲稻皮白粒大,五月种九月熟。䆉稏稻皮茎白米色斑,粒长性硬,或以为胜红莲,五月种九月熟。早乌稻皮赤米白,五月种九月熟。紫芒稻谷紫米白,五月种九月熟。深水红六月种九月熟。乌口稻色黑晚熟,耐水与寒,今呼冷水稻,下品也。白花珠性软而香,五月种九月熟。籼稻粒稍细,耐水旱。有六十日稻,米小色白,一名带犁回,三月种五月熟。百日赤,芒赤米白,一名挈犁望,三月种六月熟。小籼一名早籼,三月种七月熟。大籼即晚籼,四月种八月熟。金城稻高田所种,米红而尖,性硬,今呼赤米,谷之下品。糯称有秋风糯,稃黄米白粒圆,色最难变,每岁代晚稻输租,故一名瞒官糯,又名冷粒糯,不宜酿酒,种宜良田,大暑节刈。金钗糯粒长最宜酿酒,得汁倍多,三月种七月熟。赶陈糯米粒最长,四月种七月熟。小娘糯不耐风水,故名四月种,八月熟。矮儿糯粒白而大苗最短,四月种九月熟。芦黄糯即晚糯,粒大色白,芒长,熟最晚,色易变,酿酒最佳,今名泥里变。羊须糯谷多芒长,四月种九月熟。羊脂糯色白性软,五月种十月熟。鹅脂糯亦以色,故名四月种九月熟。虎皮糯色黄,五月种十月熟。

青浦县

土产六十日稻,百日赤,小籼,大籼,早白稻,中秋稻,晚白稻,香粳,早乌稻,红莲稻,紫芒稻,深水红,金城稻,秋风糯,金钗糯,赶陈糯,矮儿糯,芦花糯,羊须糯,羊脂糯。

无锡县

土产无锡米,天下糯米本县最美。本县又唯南乡扬名等处为道,地色纯白,以酿则酒多于他种。

江阴县

物产黄梗稻,无芒粒大性坚,品最上。红莲稻芒红粒大,米最佳。白稻皮芒白米赤,其稻有早白晚白,早者六十日可熟,乌须稻熟最早,性柔秆弱。紫芒稻紫壳白米。香子稻米色斑粒小而长,入他米炊之则饭皆芬芳,今人谓之香珠。金城稻四月种七月熟,米红而尖性硬,谷之下品。辫𥣬稻缀粒甚密,颗稍圆细。靠塘青稻米多秆长,亩可三石。瓜熟稻极早而粒长,又曰六十日,救公饥。铁梗糯稻梗硬色黑,水晶糯稻粒莹白如水晶。虎皮糯稻五月种十月熟,色斑斑然。赶陈糯稻四月种七月熟,米粒最长。短萁糯稻秸短九月熟,极早不损,又一种名长水红,粒最长,积三粒可盈寸,极涝不伤。

靖江县

食货稻之属,有糯先熟易落,曰早白。糯皮薄易酿,曰晚白糯。芒赤米白,曰虎皮糯。晚熟性软色芳,曰羊脂糯。秆硬曰铁梗糯。皮厚曰姜黄糯。早种宜酿,曰赶陈糯。虽熟不枯,曰青枝糯。秆柔可为索,曰麻筋糯。香胜于香粳,曰香糯。旱种曰撇杀天,又有秋分糯,匀暖糯,焦子糯,野鸡糯,等名。有粳米白早熟,曰早黄川,即早白稻。粒大性软,曰晚黄川,又有曰晚青川。米长性硬曰红白籼。粒大而佳曰早红莲。早熟曰救公饥,亦曰金升稻,曰拖犁归。圆硕见收曰秕六升。瘦长雪色曰箭子稻。中秋熟曰闪西风。初秋可莳曰六十日,曰乌口稻。皮芒稍黑和他米炊之甚香,曰香滋米,又有观音籼,茨菇籼,深水红,蚕子白,三穗千,下马羡,乌芒,香珠等名,皆九十月穫。

丹徒县

物产稻,有粳,有糯。粳之种,又有大小,土人谓大稻粳,小稻籼。大稻之种,十六曰香子,曰鲫鱼,曰灰鹤,曰时里,曰八月白,曰芦花白,曰浪里白,曰白莲子,曰红莲子,曰早红芒,曰晚红芒,曰青川黄,曰秆川黄,曰马尾乌,曰老丫乌,曰下马看。今又有块红芒靠山黄,白芒,红芒,撇杀天数种。小稻之种有六,曰白尖,曰红尖,曰晚籼,曰六十日,曰八十日,曰一百日,百日种自占城来,今又有观音籼,银条籼,二种。糯之种亦有九,曰芒,曰香,曰晚,曰抄社,曰羊脂,曰牛虱,曰虎斑,曰柏枝,曰长秆。今又有黄皮,矮萁,早白,中广,马鬃,雀嘴,称钩,红芒,麻筋,早秋风,堆子,红壳鳖,六升十二种。

丹阳县

物产稻,出西乡者佳。而东南乡近古荆城地数十里,多种糯,则地土所宜有不同也。

仁和县

物产粳,有黄秆籼,七月熟。交白稻,逢白露则熟。早迟芒,晚迟芒,金裹银,红莲子,木樨黄,雁来青,种最迟。泰州红,初秆黄,黑须,大黄稻,小黄稻,晚稻,种类不一。鹅爪黄,赤芒,儿赤稻,红稑,乌早,迟芒,花莲子,银杏白。糯,有早糯,羊须,铁梗,光头,胭脂,乌须,马鬃,金钗,芦花。

嘉兴县

物产粳。有香粳,早花,中秋,晚花,黄籼,白芒,黄芒,赤芒,香稻,乌稻,八月白,铁秆,青芦,花白。秫有白壳,乌蓑,鸡脚,虾须,蟹爪,香糯,赶陈糯,芦花糯,羊脂糯,蒲子糯。

秀水县

物产粳,有箭子稻,香粳稻,大籼,小籼,早白稻,晚白稻,赤芒,白芒,早稻,乌稻,大乌芒,小乌芒,乌须,乌兔,灰稻,大黄稻,小黄稻,青光头,青芒稻,马鬃,乌鹅脚,黄靠山,青麻子,乌赤籼,晚陈小,白稻,雪里拣,丫田青,雀不知,红稑,黄粳籼,闪西风,百日赤,三朝齐,八月白,中秋稻,六十日稻,再熟稻,靠篱望,救公饥。凡四十种。糯有金钗糯,珠子糯,朱砂糯,胭脂糯,佛手糯,灶王糯,西洋糯,麻筋糯,羊脂糯,乌须糯,芝麻糯,榧子糯,赶陈糯,羊须糯,铁梗糯,闪西风香糯,晚糯,凡十八种。

嘉善县

物产香粳。乌稻,香稻,早白稻,早中秋,黄芒,野稻,黄籼,黄𥣬,中秋稻,六月红,银杏白,箭子稻,铁秆青,靠塘青,晚白稻,山白稻,周家稻,雀勿知,赶陈糯,小娘糯,矮儿糯,羊须糯,羊脂糯,蒲子糯,观音糯,榧子糯,茄子糯,蟹爪糯,芦花糯,菊花糯。

石门县

物产早稻。广稻,晚稻,黄稻,旱稻,将军稻,秋分稻,三穗千,乌龙稻,香粳稻,鸡骨黄,木樨黄,蚕磨子,绵环稻,早糯,旱糯,中秋糯,猪血糯,晚秋糯,矮脚糯,香粳糯,鸭嘴糯,羊须糯,泥里变。

平湖县

物产粳之品。香粳稻,又名红莲稻。紫芒稻,紫壳白粒。雪里拣色白粒大,秆软有芒。芦花白即晚白稻,早白稻,拣选稻,鹊不知,秋初早熟。糯之品金钗糯,粒长。鹅脂糯,一名羊脂。虎皮糯,色斑,十月熟。马鬃糯,榧子糯,白壳糯,西洋糯,灶王糯,羊须糯,芦花糯。

归安县

土产早赤芒,雁来乌,薄壳稻,观音稻,大叶黄,䆉稏稻,金城稻,鹅脚黄,金裹银,黄赤稻,赤稻,八月白,早黄稻,晚黄稻,三穗千,野鸡斑,山白稻,冷水红,香粳稻,以上俱粳稻。乌香糯,朱砂糯,马鬃糯,猪血糯,羊须糯,黄皮糯,矮儿糯,铁秆糯,赶陈糯,光头糯,以上俱糯稻。

长兴县

物产粳之属。十二黄籼,白粳亦粳,乌稻,乌须稻,宜兴白,观音稻,七月白,宣州白,三朝齐,黄粳籼,鹅脚黄。糯之属七羊须糯,乌香糯,珠子糯,赶陈糯,白糯,盈塘青,矮脚糯。

孝丰县

土产稻。有黄籼稻,百日稻,落马籼,观音籼,红黄籼,赶陈籼,光头糯,铁粳糯,羊须糯,乌香糯,泥里变糯,朱砂糯。

山阴县

物产早稻。六月早熟,紫口甲嘴微紫,粒细。朝穧俗谓之老丫,乌粗秆,细秆,细珠早,白黏,晚白黏,料水白,岁遇甚潦辄能长出水上。鸟衔来实类馀杭,白而色稍青。鹅脚黄,穗低而叶仰。健脚青熟时茎挺而色犹青。早黄黏,馀杭白粒圆白,俗传种自馀杭来,故名。稚蒙粒粗而黏,最短,以上俱粳类。雪里青江西稻矮宜兴榧糯,青秆糯,水鲜糯,八月早熟。羊须糯,胭脂糯,红糯,其芒赤,其实较他种稍重。矮方巾早熟,而壳薄,黄壳糯早熟,以上俱秫类。

馀姚县

物产粳。早熟者曰早白,早红,晚红,泰州红,野红,细秆红,上虞白,黄岩稻。晚熟者曰早白黏,晚白黏,黄黏缩,颈白,罗村白,湖州白,九里香,光头九里香,八月白,晚青。糯曰赶陈糯,早黄糯,水仙糯,矮黄糯,光头糯,旱田糯,天落糯,珠子糯,金裹银,泥里变,畔社,早珠。

临海县

物产稻,夏熟者名早禾,冬熟者名晚禾。早禾早者,一名六十日,一名随犁归,一名梅里白。次早者,一名白婢暴,一名赤婢暴。又有白散,一名八月白,白粳,迟青,缩头红,马嘴红,旱棱,宜高田。倒水赖宜低田。晚禾有早糯,晚糯,矮糯,冷水糯,乌节糯,白糯,黄皮糯,胭脂糯。

天台县

物产籼稻。红稻,糯稻,晚稻,拖犁归,淮白,矮白,落马相,诸暨早,毛白皆籼。稻。淮红,长秆红,硬壳红,早红,细红,皆粳类。白糯,红糯,黄皮糯,乌节糯,麻糯,荔枝糯,乌盐糯,毛糯,野猪粳皆糯类。

仙居县

物产六十日黄,岩早,蓝溪白,缩头红,金裹银,温州青,霜下晚,黄扁糯,冷水清,长秆红,早糯,晚糯,香糯。

宁海县

物产稻,有早红,晚红,早水红,缩头红,缩颈早,老辣,赤马,郎迟,洛阳,青湖,广白,沙鲜白,金裹银,樱珠糯,黄扁糯,黄岩糯,诸种。

汤溪县

物产早白禾,早赤禾,晚白禾,晚赤禾,金裹银,白芒儿。

西安县

物产稻粳,有白禾,红禾,龙泉禾,江西早,六十日禾,俱六月熟。金裹银,太平早,七八月熟。晚稻十月收,以上诸稻浙西俱谓之尖米,本色仅有此种。无所谓团米者。糯有白壳糯,红壳糯,重阳谷,湖州糯,处州糯,麻子糯,草鞋糯,胭脂糯,铁浆糯,白芒糯,乌嘴糯,俱同晚稻,十月收又有晚禾,神仙稻,旱地可种。又有二种曰安南早,曰浦棱,最耐旱。

龙游县

物产白禾,六十日禾,龙泉禾,红禾,江山早,太平早,金裹银,白壳糯,红壳糯,铁浆糯,白芒糯,草鞋糯,胭脂糯,乌嘴糯,晚禾,神仙稻。

永嘉县

地产稻,有地暴,金城,百箭,白散,早糯,八月白,龙籼,香晚,占城,磊黄,晚糯,隔江牵。

瑞安县

物产白散,多芒色白,小暑即熟。地暴有红白二色,粒尖细,七月收。水棱一曰小青,粒大纯赤。占城最耐旱,有红白二色。磊睨无芒,百箭芒劲寄种。软秆白,西芒白,龙籼粒大米白。软秆色白,粒大味甘,八月穫,穫后其根复萌,无异初稻,谓之早稻,十月刈。红罗帐颖赤色,金裹银壳赤米白。早糯一曰大糯,七月穫。晚糯粒大而坚,十月穫,其名不一,有黄糯,白糯,乌糯,矮糯,青糯,初冬穫。金水糯即水糯,宜山田种之。

乐清县

物产稻,地暴有红有白,白散红芒,占城早糯,晚糯,矮糯,黄糯,胭脂糯。

平阳县

物产稻,有梅里白,地暴,占城早,赤白,西龙籼,野猪哽,红芒,磊睨,软秆,黄芒,太仓,矮早,早糯,乌餰糯,黄糯,晚糯,渠糯,冷水糯,矮回,水棱。

松阳县

物产香稻,白稻,龙泉稻,晚稻,占城稻,早稻,师姑稻,冷凌稻,早糯,晚糯,望秋糯,乌嘴糯,淮南糯。

龙泉县

物产稻,有占城,赤早,旱湖,金华,地暴,鹧鸪斑,师姑,海棠,碧严中,师姑,白须糯,乌须糯,师姑糯,社交糯,青粳,驮子黄,匾子,赤芒,白芒,龙凤,竹香,赤谷,小子黄,糟糯,下马看,椒子糯,青粳糯,荔枝糯,赤须糯。

宣平县

土产兰溪白,金裹银,六十日黄,蔡家籼,青田晚,师姑晚,雉鸡,𥣬雪稻,下马汉,早糯,九月糯,晚糯,乌节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