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二公民》--这样的“抄袭”真想多来几次。

 喵小道 2022-04-04

一个真相,十二人角力,十三亿注目。

在中国,关于法律题材的电影并不多,这部由北京人艺拍摄的“全戏骨”阵容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这个空白,尽管这个故事是“抄袭”来的。

1957年,美国经典法庭电影《十二怒汉》上映,这个精妙绝伦的故事随即在全世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事实上,法国、日本、俄罗斯等国也都陆陆续续的翻拍了这部故事。

《十二公民》在故事上并没有照搬美国,而是进行了一种极具本土特色的改造。

故事大体就是一个富豪的养子涉嫌谋杀贫寒的亲生父亲,在某政法大学里,学校让12位毕业生家长模拟西方陪审团,在一个封闭式的空间里对本案作出判决唯一要求是:12人必须达成一致意见。

陪审团制度:

由特定人数的公民参与决定嫌犯是否起诉、是否有罪的制度。美国法律规定,每个成年美国公民都有担任陪审员的义务。

而那个完全封闭式的空间跟话剧舞台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演员里诸如何冰,韩童生等也都是话剧界的“扛把子”,想要把这部戏撑起来还要出彩,不可否认,话剧演员来拍是有先天优势的。

影片在人物设定上总体要比《十二怒汉》鲜明一些,12人的身份各有交代,并且来自不同社会阶级:法学院助教、数学老师、房地产商、小卖部店主、保安、医生...

为了能让孩子顺利毕业,大家本以为就是走个过场,这么一个几乎证据确凿的案子所有人投出有罪票,就能轻松结束了。

可这事儿却偏偏出了差错。

在第一次投票中,12人里出来一个“愣头青”,8号陪审员(何冰饰)认为不能过早给这孩子定了死罪,迫于无奈,大家也就对这个案子开始了讨论。

随着剧情的不断展开,案件的诸多疑点慢慢显露出来,大家的态度也在悄悄发生转变...

老戏骨们的飙戏实在让人看的过瘾,在这里小编不做剧情透露了,咱们接下来聊聊这部电影准确说是这个故事所传递出的东西吧。

案件在一次次争论,压抑、表决、爆发中向我们传递出的是一种具有普世价值的“人本理念”

故事壳子不论改成什么样,其想要表达的人本内核从未发生改变。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应被珍惜,正是有了这个被全世界都接受的基本理念,这部电影才能够打动人心。

谁也不能随便宣布一个人有罪,除非证据确凿!

站在人性的角度看,国人(当然也包括外国人,只是中国尤为强烈)普遍存在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案件讨论开始,除8号陪审员外,其他人几乎都是想都没想便投了有罪票。

为什么会有这种举动?归结于四个字:人云亦云。

在影片中(包括现实社会),人们会不自觉的去信任证人的言辞,底层的小老百姓会臆断富二代就是有罪,本地的居民会从心理排斥外地人...

这种常见的惯性思维直接导致大家在判断时会先入为主,很多人在审判前其实已经对男孩判了死刑。

因此,在这部电影中,其实也就涉及到了一个现代的司法概念:疑罪从无。

疑罪从无:

指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电影取名叫“十二公民”,公民是享有国家法律所赋予权利和义务的人。在故事设定里,他们所扮演的“陪审团”被赋予了决定一个孩子生死的权利,那么就像8号评审员所说的:这事儿难道不该吹毛求疵?

对证据提出自己合理的怀疑,履行好自个儿的义务,这才是一个合格公民该干的是事儿。

在探讨人性与法制方面,毋庸置疑,这部片子是成功的。其实,在小编看来,国内无论是法制建设还是国人的法制观念都是尚未健全的,《十二公民》的出现也绝非巧合,它所传递出的法制精神也正是现在社会所急需的。

此外,《十二公民》在主叙事话语之外也加入了不少本土化的情节。比如地域歧视,养老、仇富等问题,对陪审员们内心世界及其背后深刻社会现实的反应,尤为震撼。

最后,小编还是忍不住要吐槽一下影片的结局。在讨论结束后,何冰饰演的8号陪审员居然是检察官。

感情忙活半天,成了英明睿智的党带领这些无知的小老百姓做出来正确的判断。虽然这种设定确实容易过审,但艺术一定要做这种妥协麽?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除此之外,影片结局揭示真相的字幕小编觉得也是纯属多余,几乎一模一样的故事,在《十二怒汉》中虽然大家最后一致投了无罪,但编剧并没有说男孩有罪还是无罪。因为这并不是重点,对于法制与生命的尊重才是故事核心。

在真相面前,我们要保持足够的敬畏与谦卑。无论是《十二怒汉》还是《十二公民》,故事要告诉我们的也许就是:对于每一个生命都应该珍视,唯有法制才可以给予公正,唯有敬畏才不会枉善漏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