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明甫:化归思想在法则学习中的运用

 明甫其实 2022-04-05

数学思想是强大的学习工具。

本文1031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化归思想在法则学习中的运用

化归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思想,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思维策略,更是一种有效的数学思维方式。所谓的化归思想方法,就是在研究和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时采用某种手段将问题通过变换使之转化,进而达到解决的一种方法。

化归思想我在教学中经常运用,并且告知学生什么是化归思想,让学生知道新知的学习可以转化为旧知识的拓展,特别是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构建新的知识,当明白这个道理后,学习就会变得很容易。

今天的授课内容是单项式乘多项式,它的理论依据是分配律,用到的知识点是单项式的乘法以及幂的相关运算性质。这些内容都是前面已经学过的,只有这些学好了,这节课就是对前面学习的一个延伸,知道了这个情况后,学习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我先带领学生回顾了单项式的乘法法则,幂的运算性质,还有乘法分配律,并且写出了小学里的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达式:m(a+b+c)=ma+mb+mc.这个公式在小学里经常见,经常用,所以学生并不陌生。在这种情况下,我把公式中的单个字母变成了复杂一点的单项式:-2ab(3ab2-2a2b-3c),这时,就变成了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单项式乘以多项式。

应该如何做呢?根据乘法分配律可得:-2ab(3ab2-2a2b-3c)=-2ab·3ab2-(-2ab)·2a2b-(-2ab)·3c,这时就转化成了单项式的乘法,也就是昨天所学的内容。出示法则: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就是根据分配律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由此看来,今天所学的新内容是由以前的旧知识组合而成的,所以只要能灵活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今天所学的内容就很容易学会。这其实也是一种学习方法,把新知化成旧知,以后在学习新知识时,要有这方面的意识,跟旧知识建立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就能提高学习效率,降低学习的难度。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主要突破的是符号问题,只要掌握了符号问题,本节课基本上没有什么难点。我采用的是对比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用课本上的例子进行分析,课本上是采用了法则,先不考虑符号,我让学生仔细看每一步,然后又用了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同号得正异号得负来直接确定符号,这样就简单多了。

接下来,就是进行练习巩固,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我从基训上找了部分题进行练习,让学生板演,发现还是出现在符号问题上,进行了重点讲解。

这节课的新授部分时间不长,大约10分钟左右。其余时间重点在于练习。对于这样的课程,可以引导学生从旧知识出发,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可以顺利突破难点。

化归在数学解题中几乎无处不在,化归的基本功能是:生疏化成熟悉,复杂化成简单,抽象化成直观,含糊化成明朗。说到底,化归的实质就是以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以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看待问题,善于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变换转化,使问题得以解决。

明甫其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