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明甫:另类作业不“另类”

 明甫其实 2022-04-05

另类作业不另类

/范明甫

教学反思

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一课是轴对称一章中的最后一课,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个实践与运用。目的是让学生把所学回归到日常生活,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生活的理念。

个别老师选择了不讲,觉得没什么意思,更何况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了轴对称,这一类简单的题目都会写,没什么难度,就一带而过。我把这节课的要点抽出来,进行有针对的处理。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图案设计的过程,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性质,积累数学经验,发展空间观念。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经历,这是重点。

我在课前跟于老师探讨了解决中考问题中的有关轴对称的问题,大致有两种方法可以使用,再结合这一节课,我采用了讲解与动手操作的方法来让学生再次理解轴对称的性质。

我找了三个题目,都是中考题目中常见的题目,如何在应试中解决此类问题,这三个题目做了很好的示范。

课前,我提问轴对称的性质,结果大部分学生只会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在我的提示下,才知道原来轴对称的性质是:在轴对称图形或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中,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就线段相等,对就角相等,对应线段所在直线的交点在对称轴上。如果不知道轴对称的性质,那是没办法设计图案的。

在学生熟悉轴对称性质的基础上,进行了轴对称的设计,特别对课本做一做的第2题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与引导。因为这一类的题目也是中考中常见的类型。

把正方形进行对折,最后形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上画一条曲线,沿曲线把直角剪掉,问剩下的部分展开后是个什么样图形?

我引导学生,要想得到最后形成的图形,就得把图形沿着原来折的过程逆向展开,需要想象与思考,就要根据轴对称作出它的另一半,然后再展开,这种做法是在无法动手操作的情况之下可以采用的,这样做志来比较快,但想象能力要强。我亲自给学生做了示范。

接下来,我用了纸片与剪刀,特别告诉学生,在动手白纸的过程中,要保持纸的相对位置不动,也就是说,在折的过程中,不能随意转动纸片,以防止操作有误,得到错误的结果。

最后结果跟动手作图是一致的,学生理解了处理此类问题的解决办,要么作轴对称,要么动手去操作。

因为动手操作最直观,直接按时图示做出相应的图形即可,这样就做简单有效,但是却受到工具的限制,不过可以粗糙一点,一样不影响正确判断,比如没有剪刀用手撕也是可以滴。

为了让学生感受轴对称的魅力,我布置了两个动手折叠和剪纸的作业,这要是在平时是不可能的,只有美术课才会有这样的作业,其实美术中的剪纸或者作图,都是以数学为基础的,这才是数学的妙用。

结果可想而知,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在语文阅读的自习课时间,有学生在底下折纸,在课间有同学聚在一起研究,非要做出好看的纸花不可。

等到下午交数学作业时,同学们兴奋的告诉我:老师,你看看你办公室,太壮观了!

我到办公室一看,桌面上铺满了一层折纸作业,五颜六色,真好看!

后来我就在想,如果平时学生学习数学都能达到这种程度,一定能学好数学,关键是兴趣和挑战。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会遇到失败,遇到困难,但是他们都解决了,可能是请教同学,也可能是自己钻石,然后看到自己亲手做出的成果,成就感爆棚。兴趣才会一点点产生。

所以遇到动手实践的课程,一定不要放过,哪怕是选择其中一些好操作的内容进行教学,也好过忽略而过。因为它正是体现数学学以致用的理念,也是学生更好的理解运用所学知识的一个绝佳时机。

明甫其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