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明甫:完成好过完美

 明甫其实 2022-04-05

完成好过完美

/范明甫

听书偶得

完成好过完美,这是战胜拖延的秘诀。

在听《战胜拖延》一书时,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完成好过完美。

好多人都有拖延的习惯,有的人还用拖延症来自嘲,以说明自己拖延的毛病。其实,拖延与拖延症有本质上的区别。当拖延影响到了你的生活,让你苦不堪言,那才是拖延症。其它的都不能算是拖延症,只是有些拖延的习惯而已。

我也有拖延的习惯,该做的事情一直拖着不做,等到期限快到了才去做,但是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了。

比如写随笔,以前的要求是每天一篇,现在由于某些原因不能保证,慢慢的就减缓了写的频率,以至于有一段时间根本就不想写,即使有东西写也不愿意动手,但是让自己坐下来,打开电脑,开始打下第一个字时,就一切搞定,其实也没有那么困难。

还有就是接到讲课任务,也是拖到快到时间了才去做,当静下心来做的时候,发现也没有想象的那样难。

那么,是什么导致我们有了拖延的习惯呢?这本书里提到了一个我认同的原因——完美主义。

拖延症的心理的最根本的动机是来自于完美主义。什么叫完美主义?不是说你做什么事都力求完美就是完美主义,这个完美主义是你太在乎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你特别怕自己全力以赴的做了一件事,结果还没做好。

所以很多人就喜欢跟别人讲说这件事,其实我也是最后没办法,就剩一两天临时突击的,所以只能这样。意思是说你不要对我提那么高的要求,这不是我的真实水平,因为我没有充分的时间来准备,所以做得不太好。

我们总是给自己设置障碍,这样才能够保证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完美形象。要想战胜这个拖延症的心理,只需要懂得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人在乎你,只有你自己在乎自己,只有你自己特别在乎自己的表现。在别人看来最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完成这件事?根本就没有闲工夫去评价你到底是一个多少分的人,你完成了我就提拔你,完成不了我就换掉你。

这是在别人看来最简单的处理问题的方法,而我们经常会觉得说他对自己的评价不够客观。明明那件事我只用了一天做完的,所以才会做得不好。问题是谁让你只用一天做呢,两周前都已经安排了,你完全可以全力以赴对吧?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去全力以赴的做事情,而不是给自己特别多的借口拖到最后才草率的完成它。

Facebook的一个座右铭:完成好过完美。事实上当你能够努力的去达成完成一件事的时候,你已经战胜了拖延,只要你能够把它做了,这个好过你孜孜不求的为了完美而去拖延,而当你追求完美的时候,最终的结果往往反倒更加的不完美,只是你给自己找到了足够的心理安慰,所以要学会克服对于失败的恐惧去立即行动。

克服拖延还有一招是把背包扔过墙。就是说,你要翻过这个墙,但是很明显翻不过去怎么办?只要你把包先扔过去了,那你肯定就会想办法翻过去的。这也算是逼自己一把,就会把拖延的毛病给克服了。

有这样一个例子,我看到林帝浣的公众号里说到他上大学时的一件事情:

记得上大学的时候,小林报名去做学生会宣传部干事,当时有场晚会,需要写个美术字的大横幅,每个字有半米高,必须是工整端正的黑体字。

全学生会的人,没人会干这事,小林也不会。

当时脑子一抽,就说:“我来干”。

那美术字写得,真是让我焦头烂额,反复试验失败了整整一个通宵,终于赶在天亮前,捣鼓出来十个还看得过去的大字。

经此一役,小林荣任学生会宣传部长。

到了大学二年级之后,学校里无论办什么晚会,写大横幅,都是小林专属。

当然,现在看来,这是一项没什么用的技能,如今也派不上什么用场了。

但对一无所知的领域,当鼓起勇气踏出第一步,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就算失败了,也不过是被人笑笑而已。

不必太在乎别人的看法,别人根本没空在乎你。

这就是把背包扔过墙的例子,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

自从听了这本书,我在改变自己的思想,同时也付诸了行动,因为拖延没什么好处,只会让自己更加焦虑,还不如早早把事情做完,倒是落得轻轻,同时还能找到成就感。

战胜拖延,立即行动,相信完成好过完美!必要时把背包扔过墙!

明甫其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