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绪管理的方法 # 人和事分开 把人和事分开,去掉给别人贴上主观色彩的负面标签,会调整认知,扩大接纳度,降低情绪。 当内心认识到我是有价值的时候,我把人生脚本由“我不好”调整“我很好”时候,再次审视我自己,才能够相对客观地评价自己。 当我能客观评价自己的时候,便能够建立自信,更容易看清自己和别人。有缺点不等于不好,有问题不等于不行,人和事是应该分开的,不能犯以偏概全的绝对化认知错误。 在家庭生活中,我往往不能把人和事分开,人等于事,结果造成忽略别人的优点,盯住家人的缺点,对家人挑剔、指责,不能很好地接纳他们,造成家庭关系紧张,幸福值下降。 当我把人和事分开,人不等于事,不再盯住家人缺点的时候,接纳度变大,就会关系缓和,心底舒畅,幸福值就会提升。 降低期望 降低期望值,会调整认知,提升情绪的爆发点。 破坏关系的十大杀手:谁对谁错、我是为你好、期望要求、比较、猜疑、欺骗、改造对方、不放手、指责抱怨、翻旧账等等,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降低期望值会降低情绪,我每次给儿子布置作业,都会多布置一些,当儿子没有全部完成作业时,我也不会太生气,从而让儿子少吃一些情绪爆发的苦。 比如我婆婆是不做家务的,在她的意识里面,拖地、打扫卫生不是她干的活。原来我对她这一块是有要求与期待的。 对情绪喊“停” 先去觉察自己的情绪,在情绪的定点上喊“停”,会减少情绪爆发的次数。 觉察情绪有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不知不觉,无意识、无能力,被情绪控制;这种类型的人不会有觉察,也无意识,只能做情绪的奴隶。 第二个层次后知后觉,有意识,无能力,知道自己的情绪来了,还是无法控制。我大部分处于这个阶段。 第三个层次当知当觉,有意识,有一定的能力,当下可以觉察,可以选择如何去处理情绪,做到这一点很难得。 第四个层次先知先觉,有意识有能力,可以提前觉察自己的情绪要来了,能做自己的主人。要保持情绪稳定,首先先突破不知不觉,做到后知后觉,提升到当知当觉,目标是先知先觉。 转移注意力 当有情绪的时候,可以转移注意力,让自己有一段冷静的空档期,在此期间让情绪流走。 在《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这本书中说道,男人是用脑来思考的,女人是用嘴思考的。所以,聊天是女人最爱的方式。 我每月的电话费是比较贵的,原因大部分都是用来聊天消化自己的情绪了。也可以有其他的方式。比如读书、看电视剧、运动等等,都可以消化情绪,转化能量。 聚焦解决问题 聚焦解决问题的目的会降低情绪爆发的强度。 解决家庭问题的最终目的,是改善关系,接纳彼此,促使双方成长与改变。 比如在培养儿子学习习惯的过程中,我会考虑,如果一直对他发脾气,在学习中找不到成就感,会有利于学习习惯的培养吗? 我学或者不学,都是要受批评的,那我干嘛还要学。这样,反而会削弱儿子的学习兴趣。 其实,儿子一直是在进步的。但有时思维模式会固化行为模式,调整行为模式需要修正思维模式。 修正不合理认知 运用合理情绪疗法,修正不合理认知,是调整情绪的经典方法。 不要用自己的尺子量别人。在现实的生活中,人往往很难放下自己,用自己的视角、观念、标尺去要求别人,结果束缚了彼此,弄得双方特别痛苦。 在现实生活中,尤其家庭生活中,我往往套用很多的应该、必须这样的语言模式与思维模式来框住家人,让家人和自己都很不舒服。 提升接纳的能力 接受差异,提升接纳的能力,是保持情绪稳定的根本方法。 世界千姿百态,生活丰富多彩,人生而不同。正是由于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人生风采,才构成纷繁多彩的人类世界。 哲学家布尼茨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世界上存在的一切本来就是独特的个体,为什么要违背规律去一味地要求相同呢? 当我想发火的时候,会对自己说,人是不一样的,干嘛要要求别人呢。或者对自己说他就那样,不要计较那么多,也能平息怒火。 庄子说过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凡夫不可语道。人的认知不同,当别人无知觉无意识时,去强加一些观点是费力不讨好的。对于差异,用“允许”这种态度尊重他就可以了。 培养积极正向思维 多角度看事物,多关注事物的积极方面,会有助于培养积极思维,是保持情绪的稳定一剂良药。 黄维仁在亲密之旅的课程中讲过,天下间最难发展的一个能力,需要用最久的时间去培育的是发展出一个看事情的观点与角度。 多角度看事物在团体活动中效果最好,听听别人的思路与观点,有利于突破自己思维的局限与认知局限,当思维不再僵化与固守时,才能发展出灵活性与弹性。 当生命具备灵活性与弹性地时候,人的适应性才会更强。在关注事物积极方面的时候,会收获积极的情绪与感受,久而久之就会培养积极思维,当积极的思维模式建立的时候就基本上能保持情绪的稳定了。 保持成长型心态 保持成长型心态,坚持不断地学习,不断吸纳新的知识,是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情绪管理能力的良好渠道。 成长型心态核心理念是能力是可以发展的,把每次犯错当做一次成长的机会。生活是最好的教科书,生命的养分往往是痛苦的经历。 在我的人生路上,挫折还是不少的,不管是工作或者生活都不是很顺畅。每一次不顺的经历,我都会痛苦很久,然而,一直保持觉察和反思,我发现调整的速度会越来越快了,而且每次痛苦的经历都会给我带来新的认识和思考。 不管是参加团体活动或者读书,每次学习都会给我带来不同的收获与体验,不断打破自己的认知局限,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提升自己的层次,探索自我,去接近自己的理想目标。 在这个过程,看不惯的东西越来越少,就算有时会有不满情绪,也能及时调整。但是对于家人,我还要修炼。 幸福快乐是一种选择,情绪平衡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获得,而是需要平时的点点滴滴,需要漫长的岁月加持,需要无数次内心的起伏与挣扎,需要无数次痛苦地纠结修炼而来的。 每一次情绪来袭,实际上是告诉我们一些平时被忽视的东西,现在他要提醒你关注他了。 我们需要长期通过自身的认知来预防和应付,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管理的是情绪,修行的是人生,在修行的过程中,不断探索自我,觉察自己,建立健全的人格,提升接纳能力,才能真正地做情绪的主人,自己人生的主人。 ![]() ![]() 冀未来老师 高级社会工作师 心理咨询师 国家心理咨询师技能鉴定河南专家组成员 老师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十几年,个体、团体咨询累计上万小时。对婚姻情感、亲子教育、职场各种工作境遇、人际关系、压力化解等心理问题有着深刻的把握,被称为“最接地气的心理专家”。 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帮他建立安全感(4) 鼓励孩子对外部世界的兴趣和探索 END 文章作者:冀羽社工心理与生活高级研修班学员 |
|
来自: 碧海蓝天kx32di > 《Ⅰ认知思维训练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