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自然活法》三十一讲(1):你是不是真的想回到好感觉?

 启明灯 2022-04-05


△左滑图片有惊喜

亲爱的灯芯,

吉祥如意。

当下,

您的感觉如何?



《传习录》第97条

【原文】

先生问在坐之友:“彼来工夫何似?”

一友举虚明意思。

先生曰:“此是说光景。”

一友叙今昔异同。

先生曰:“此是说效验。”

二友惘然,请是。

先生曰:“吾辈今日用功,只是要为善之心真切。此心真切,见善即迁,有过即改,方是真切工夫。如此则人欲日消,天理日明。若只管求光景,说效验,却是助长外驰病痛,不是工夫。”

01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前辈、诸位同修,大家好!

很开心,又到了我们的学习时间,我们今天从《传习录》的第九十七条开始学习。今天讲的这部分,好像大部分在《活出来的秘密》(点击学习)里头都讲过。

先生问在坐之友:“彼来工夫何似?

先生和几个朋友坐到一起。其实我们知道阳明先生那个时代,有很多和阳明一起学习的那些,都是同龄人,同僚,所以他这儿叫“在坐之友”。

“先生问在坐之友:'彼来工夫何似?’”这个话翻译到现在叫啥呢?大家最近功课做的怎么样?最近都有什么体会?就是这么个意思。用我们常说的话就是:好,我们又到了分享时间了,现在大家来分享分享,分享功课,别分享别的。就这么个意思。

这个时候,“一友举虚明意思。

虚明意思”是啥呢?就是我们今天讲,讲那种灵验事迹。比如说,以前我和一帮人学传统文化,就有一些道友特别喜欢聊这种灵验事迹。比如说他聊什么呢,他聊说:“哎呀,我做了个梦,哎呀,我梦见什么金光灿烂什么的。”喜欢聊这种的。这儿讲“一友举虚明意思”,就讲这种东西。

先生说啥?先生说:“说光景”你这个就是说的一种光景。可以把它理解成“现象”——这是一种现象。

另外呢,又一个朋友:“一友叙今昔异同”另外一个朋友讲现在跟过去有啥不一样。说:“我学了传统文化以后,孩子听话了;我学了传统文化以后,生意好做了……”就聊这些事情。

先生说:“说效验。”说你这也不是说的功课,你这说的是效果。

02

其实这两句话,我想对于一部分同修来讲,可能还是觉得困惑。说景象也好,说效果也好,那有什么不可以的?我就是学完了以后我有改变啊,我学完了以后就是原来不顺利,现在顺利了呀,为什么不能说呢?先生为什么用这种口吻,说你这不是说功课,为什么会这么讲?

当然,这两个朋友可能和我们的想法也很相近。“二友惘然,请是。”俩人蒙懵圈了。“请是”的意思是啥?就是请先生来讲一讲这是怎么回事,你为什么这么说?

先生曰吾辈今日用只是要为善之心真切其实这一句讲得就足够清楚了。这句讲的是什么呢?他说我们现在做功课——什么叫功课呢?就是你那个“为善之心”是不是真切呢?

什么叫为善之心?这个“为善之心”,我们不要把它理解成一个为善的信念系统,“我要为善,我要做善,我要去做好事。”不要把这句话理解成这样。“为善之心”就是我能不能回到好感觉,这叫“为善之心”。

你是不是真的想回到好感觉?

我跟你讲,大部分人没有这个功夫。可能有人说:“废话,谁不想回到好感觉!”但是我跟你讲,真的不是这样的。

很多人是感觉不好,感觉不好他会怎么想?他说:“算求了,我不理你了。”他会这么的;他说:“好好好,我惹不起你,还躲不起你嘛!”他是这样的。他没有那个功夫,就是:哎!我感觉不好,立马开始处理。他没有这个功夫。

所以这儿就讲,你这个为善的心真切不真切?你是不是真的想让你回到好感觉?

那么其实从这一句话,我们联系刚才讲的那两段。这个朋友说光景的,那个朋友说效验的。先生说什么?先生说:“你不要说现象,各种现象都不需要说,你只要观照感觉,这叫功课。”

这段话是这么个意思。

03

我们再接着看。

先生说:“真切见善有过即改,真切工夫说你如果这个心真切——什么叫真切?就是你真的想幸福。

我跟你讲,有的人不是真的想幸福。什么意思?什么叫不是真的想幸福?就是很多人,他只是想拥有一个身份:我是传统文化学习者。跟别人一聊,“哎呀,我都学传统文化好几年了。”他是要这个身份的,他并不是要幸福。

别人不懂,他过去讲:“我跟你讲,王阳明讲的这是什么意思。”他要的是这个状态,就是别人不懂的我懂,他并不是要幸福。

我跟你讲,在学传统文化,或者我们讲修道之人,有相当大的比例,他不是为了“道”来做这个事情的,他只是为了填补一下,我们叫自卑的小心灵,把它填充一下,装一装。那都不行的。先生这儿讲“此心真切”,你为善的这个心到底真切不真切,是不是真的想活出来?

你真的那颗心有了——“见善即迁,有过即改。”你那感觉一来,你肯定是往好感觉上走,你肯定就会经常会观照自己,“哎呦,我感觉不好。”就拐过去了,就走到那个好感觉上去了。说这才是真功夫。

如此则人,天理日明”这个功课你只有大量地做,真的想做,大量地做,这个时候你的人欲才会慢慢慢慢地被处理。

什么叫人欲慢慢慢慢被处理?就是你的恐惧感、愤怒感、纠结感、自卑感,各种各样令你不舒服的感觉,它会越来越少。为什么?因为它修复一分,它就少一分,修复一分就少一分,直到你完全的修复了,那么你这个感觉就完全没有了。

同样,你没有种子,外在不显示这个东西了。你底片没有了,电影你怎么放出来?就放不出来了。所以你只能,不得不体验幸福感,你变成这个样子了。这儿叫“人欲日消”,你(人欲)一天天在减少。

然后“天理日明”,这个时候你的天理——“天理”,我们把它理解成“自动”。就是自动的那个东西,它才会越来越自动,让你看到它的自动,让你和那个自动有越来越密切的链接。

若只管求光景,却是助长外驰病痛不是夫。”如果你观照各种效果,你会越来越关心那些东西的,越来越关心现象:我孩子听话了没有啊;我生意好做了没有啊;我老公跟我生气、跟我怄气,是不是越来越少了……你操的全是外头的心。你操的外头的心,这叫啥?这叫“助长外驰病痛。”你越关注外头,越活不出来;越关注事件,越活不出来。

所以人有这么一句话:你不用操心你的人生,只要操心你的良知。我们讲,你不用关注情节,你只要关注感觉,只是这样的。所以你往外操心,不是功夫。

这一段算是讲完了。

讲完了,我们总结一句话。这一句话是什么?这一句话是:所有的效果、所有的情节,都没有必要操心,唯一需要观照的就是观照感觉,只有观照感觉才是功课。

这一句话是不断强调,听懂的就听懂了,听不懂的还是觉得听懂了,但实际上没走心,这玩意儿也没治。

根据2020年4月30日在太原市百花谷的讲座整理

您的每一句话  我们都会认真听

欢迎留言分享 点击这里,说你想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