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写作中练习觉知

 大侃说 2022-04-05

这几天对觉知的理解又深了一些。听了廖阅鹏老师的课,了解了双向觉知,不只要觉知你做的事,还有觉知你觉知的觉知。就是说:对你的所说,所做,要知道你在说,在做,而不是机械性的去说去做。

觉知你觉知的觉知,就是反思自己的思想,它的来,它的去。为什么来,为什么去。

铃木俊隆禅师在《禅者的初心》写到:我们不应该忘记做过些什么,但却不该在记忆中留下一个多余的痕迹。留下痕迹和回忆是两回事。我们有必要记得自己做过些什么,但却不该执着于这些做过的事。我所谓的“执着”正是我们在思考和活动时所留下的痕迹。

为了不留下痕迹,我们做任何事,必须全付身心的投入,全神贯注去做。把事情做的完整。这就是在觉知。

当觉知到钥匙和门之间的联结,就不会走到地下停车场的时候,突然想起,家里的门有没有锁好。

当觉知做菜时的翻炒烹炸,就不会走出去家门后,对有没有关闭天然气产生焦虑。

有人说,这是“健忘”,其实与健忘没有关系,有关系的是,你在做菜时想着过去和未来;你在锁门时,执着于过去和未来留下的痕迹。

觉知所做的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需要毅力。它的毅力在于修行不是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的事,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而是生活中的每一刻都要觉知。

大脑有偷懒的习惯,也是人类的本能,当把一个技能学会了之后,为了节省能量,意识就关闭了。比如走路,学习走路的时候,全神贯注。当会走了,可以一边走,一边聊天。但会忽视走过的风景,忘记聊的内容。所以走路时走路,吃饭时吃饭是要练习的。只要觉知到你的行为,才会觉知到你的思想。

写作是觉知思想最好的方式,用写作觉知自己的情绪,认识自己。痛苦,愤怒都是思想的产物。通过写作重新梳理,感受痛苦的源,愤怒的因。找到真实的想法,而不是被痛苦和愤怒所掩盖的想法。

也有写不下去的时候,写不下去就会生出很多的思绪,如果你顺着这些思绪,就会跑偏,没有了上下文的链接。当你意识到你的所做,就是在觉知。大脑通过开小差和当下背离。察觉后,让思绪回归。这时你会发现觉知的能力稍微有了一点点不同。

痛苦的时候,去觉知痛苦;

悲伤的时候,去觉知悲伤;

愤怒的时候,去觉知愤怒;

快乐的时候,去觉知快乐。

铃木俊隆禅师说:因为你看着它,所以它们才会消失。如果你不看它,它们又怎么可能会消失?如果某人看着你,你可以逃开,但如果没有人看着你,你就不可能逃开。

感受这份痛苦,悲伤,愤怒。停止给自己贴标签,你不是受害者,也不是倒霉者,不是可怜人,只是在经历。通过文字把经历体验,找到根源,然后彻底剪断。一切都是内心的变化,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离离散散,聚聚合合。当穿过层层迷雾,认出自己的真心。就有了力量。

学习情绪管理,自我成长,100天发现不一样的自己。

关注我你将得到以下收获:
1、一对一沟通。

2、如何选书

3、如何写作

4,如何爱上自己

5、赠送禅跑资料一份。

6、赠送自愈与自悟之道

我是大侃,已坚持1189篇,阅读过去的文章可关注公众号“大侃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