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茯苓的食用方法

 文炳春秋 2022-04-05
养生之家导读: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干燥菌核.多于7月至9月采挖,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干燥菌核.多于7月至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千,分别称为"茯苓皮"及"茯苓块".主产安徽、湖北、河南、云南.本品首载于《神农本草经》

11.png-sy

【性状及选购】茯苓个:呈类球形、椭圆形、扁圆形或不规则团块,大小不一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皱缩纹理.体重,质坚实,断面颗粒性,有的具裂隙,外层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有的中间抱有松根.无臭,味淡,嚼之粘牙.

为未切开的整体茯苓.以体重坚实、外皮黑褐色而略带光泽、皱纹深而无裂隙、断面色白细腻、粘牙力强者为佳.

茯苓皮:为削下的茯苓外皮,形状大小不一.外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内面白色或淡棕色.质较松软,略具弹性.

茯苓块: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呈块片状,大小不一.白色、淡红色或淡棕色.

【贮存常识】置干燥处,防潮.

【性味功效】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化学成分】茯苓含有多糖、茯苓酸、树胶麦角固醇、胆碱、卵磷脂、组氨酸及钾盐等成分.茯苓的主要成分为茯苓多糖.

【药理作用】茯苓多糖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并能增强心肌收缩力,能抑制胃溃疡的发生,保护肝脏,防止肝细胞坏死,以及利水、降低血糖、镇静及抑菌等.

【临床应用】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1)用于水肿,小便不利、腹胀,本品甘淡渗利,能消除水湿停滞.

(2)用于脾虚湿困引起的食少脘闷、腹泻便溏.

(3)用于心脾两虚、心神不宁、失眠等症.

现代有用于治疗水肿、肝病、小儿肾病综合征等.

【用法用量】9~15克.

【应用注意】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茯苓超大剂量(人常用量的500倍)给药可致动物体重减轻,肝功轻度损害.素体虚弱、津亏血少之人;秋燥季节,口干咽燥,并无脾虚湿困,长期服用茯苓则属不当,可加重燥象.

【单验方】

(1)心虚梦泄,小便白浊茯苓10克,研细末,用米汤调服、每日服2次.

(2)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茯苓粉10克,用水溶化后,将煮沸的牛奶冲入,每日早晨空腹服用.

(3)水肿茯苓15克,白术10克,郁李仁5克,加生姜3片,水煎服.

(4)黄褐斑、蝴蝶斑、雀斑白茯苓研细末和蜂蜜调成膏,坚持涂抹.

【食用方法及药膳】

(1)茯苓酒

[原料组成]茯苓60克,白酒0.5升.

[制法]将茯苓捣成小块,纱布袋盛之,泡入白酒中封固,浸泡1周后启封备用.

[服法]每日1次,每次10~30毫升,临睡前饮用.

[功用]补虚益寿,强筋壮骨,减肥.适用于肌肉沉重、麻木,身体肥胖,痰湿重而脾气不足者,亦可用于冠心病,心区隐痛,神惊健忘者.

注意]凡精液易滑出者,以及阴虚津液枯乏之人均不宜饮用此酒.

(2)茯苓粥

[原料组成]茯苓粉15克,粳米100克.

[制法]将茯苓洗净、干燥,磨成细粉备用.粳米淘洗干净,放在锅内,加入茯苓粉和清水750毫升,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煎20分钟,以米熟烂为度.可酌加味精、细盐和胡椒粉.

[服法]供早晚餐温热食用.

[功用]能健脾益胃,利水消肿.适用于脾气虚弱所致的慢性泄泻、水肿、小便不利和肥胖症等.

(3)茯苓大枣粥

[原料组成]茯苓粉30克,粳米60克,大枣10克.

[制法]将大枣去核,浸泡后连水同粳米煮粥,粥成时加入茯苓粉拌匀,稍煮即可.

[服法]服时加白糖适量,每日2~3次

[功用]利水渗湿,健脾补中.适用于小儿脾虚久泻.

[注意]腹胀及小便多者,不宜用.

(4)茯苓车前子粥

[原料组成]茯苓粉、车前子各30克,粳米60克,白糖适量.

[制法]先将车前子(纱布包)加水300克,煎半小时取出药液中加粳米和茯苓粉共煮粥,粥成时加白糖适量.

[服法]每日空腹服2次.

[功用]利水渗湿,清热健脾.适用于湿热带下.

[注意]孕妇不宜用.

(5)茯苓饼

[原料组成]茯苓细粉、米粉、白糖(按2:2:1的比例)[制法]上3味加水适量,调成糊,以微火在平锅里摊烙成薄饼即可.

[服法]可经常吃或佐食.

[功用]健脾补中,宁心安神.适用于气虚体弱所致的心悸、气短、神衰、失眠以及浮肿、大便溏软等.

(6)茯苓膏

[原料组成]茯苓500克,炼蜜1000克

[制法]将茯苓洗净,去除黑皮,晒干,研磨成细末,加入炼蜜,拌和均匀,用文火熬成膏状,晾凉后装入瓷罐.

[服法]每次20毫升,每日2次,用温开水送服.

[功用]能健脾渗湿,减肥防癌.适用于老年性浮肿、肥胖症和癌症的预防.

(7)茯苓贝梨

[原料组成]茯苓15克,川贝母10克,梨1000克,蜂蜜50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茯苓洗净,切成小方块;川贝母去杂洗净;梨洗净,去蒂柄,切成丁.将茯苓、川贝母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用中火煮熟,再加梨、蜂蜜、冰糖继续煮至梨,出锅即成.

[服法]可吃梨、茯苓,喝汤.

[功用]清热润肺,生津止咳平喘.

(8)茯苓香菇饭

[原料组成]粳米1000克,白茯苓15克,香菇25克,油豆腐150克,料酒、精盐、酱油.

[制法]茯苓研成末.将香菇用温水泡发,洗净切丝.将油豆腐切小丁.将米洗净放锅中,加入适量水、料酒、精盐、酱油,再放入香菇丝、油豆腐丁、茯苓粉.用武火煮沸至水将收干,改为文火焖煮至饭熟即成.装碗前将饭轻拌匀.

[服法]佐餐食用

[功用]补脑健身,健脾和胃、补中益气.对高血压高血脂、传染性肝炎、多种痛症都有一定疗效,并能延年益寿、健美.

(9)茯苓红花鸡蛋面

[原料组成]茯苓30克,红花6克,挂面50克鸡蛋1只熟火腿肉30克,番茄30克,姜5克,葱5克,盐5克,素油30克.

[制法]把茯苓烘干,打成细粉;红花洗净;葱切段,姜切片,熟火腿切薄片,再切成小颗粒;鸡蛋打入碗内调匀;番茄洗净、切碎.把炒锅放在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至六成热时,加入姜、葱爆香,下入鸡蛋、番茄、火腿丁、红花,加入上汤或清水300毫升,煮熟,茯苓粉用少许水调匀,代生粉下入锅内勾芡后起锅待用锅内注入清水600毫升,置武火上烧沸,下人挂面、煮熟,盛入大碗中,加入鸡蛋、番茄拌匀即成.

[服法]每日1次,每次吃面条50克.

[功用]活血祛瘀,利水渗湿,宁心安神.适用于慢性肝炎,见有血瘀,湿热,水肿,心悸,小便不利等.

(10)茯苓泽泻鸡

[原料组成]母鸡1只,泽泻、茯苓各60克,黄酒2匙.

[制法]母鸡剖腹洗净,将洗净的泽泻、茯苓及黄酒放入鸡腹内,旺火隔水蒸3~4小时.

[服法]弃药吃鸡,分次吃完.

[功用]宁心安神,利水渗湿.适用于脾虚气弱型心神不安,惊悸失眠,妊娠水肿者.

(11)茯苓烧胖头鱼

[原料组成]胖头鱼1条(约1000克),茯苓粉20克,粟粉5克,食盐、葱茸、姜末、黄酒各适量,笋片少许.

[制法]将胖头鱼鱼身剁成肉蓉,鱼头开边备用.将鱼肉蓉放入碗中,加人茯苓、粟粉及葱姜等调味料制成鱼丸.将鱼头略煎后,放在砂锅中,加冷水浸过鱼头,再把鱼丸放入砂锅中,加热,至鱼丸定型后,再调加盐和笋片;待鱼头煨熟透即可.

[服法]佐餐食用.

[功用]健脑增智.适用于体虚气短、倦怠、乏力、失眠、多梦者.

【小贴士】

自古以来,茯苓便是仙家所食的滋补食品,又是医家常用的药物.唐代民间的膳食中就已出现了以茯苓为原料的茯苓酥、茯苓饼.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很喜欢食用茯苓饼,他年过六旬仍有惊人的记忆力和强健身体,在他的《东坡杂记服茯苓赋》中记述"以九蒸胡麻,用去皮茯苓,少人白蜜为饼,食之日久,气力不衰,百病自去,此乃长生要诀."茯苓是用途极广的中药材,又是一种食品.在我国,茯苓是茯苓糕、饼的主要原料,同时亦是与粥煮时的佳品.

自古以来,茯苓做为长寿保健食品的历史超过230年.在《集仙方》中,有"饵茯苓…随性饱食,辟谷不饥"之说.《经验后方》中记载,食用茯苓"至百日肌体润泽,延年耐老,面若童颜".宋代文学家苏氏兄弟更有服食茯苓的习惯,苏辙著有《服茯苓赋》,《东坡杂记》亦记有服茯苓法,说食用茯苓有"颜如处子"的美容效果.《神农本草经》将茯苓列为上品,"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有营养学家针对慈禧太后的长寿补益药方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她常用的补益中药共64种,而使用率最高的1味中药就是茯苓,其次是白术,再次为当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