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技压群雄,一枝独秀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22-04-05

引言

仕女华,亦称为“仕女图”,是一种以古代社会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中国画。

仕女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早期以描绘古代贤妇和神话仙女为主,后来随着时代发展,仕女图描绘的领域也更加宽广,历经唐宋时期的大发展,仕女画已经成为了人物画中的翘楚。

清朝时期,仕女画更是迎来了鼎盛时期,其中又以清代宫廷仕女画最为亮眼,清代的宫廷仕女画在继承前人仕女画的特点上,推陈出新,展现出了不一样的绘画风格,并且对今天的仕女画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技压群雄,一枝独秀——清代仕女画的前世今生

龙凤仕女图

一、清朝以前,历朝历代宫廷仕女画发展各有千秋,难分伯仲

仕女画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湖南长沙楚墓中发掘出土了一件中国迄今最早的仕女绢帛画作品——《人物龙凤图》,也被称为龙凤仕女图,这幅帛画设色浓丽,刻画精致,体现了早期仕女画的较高艺术水平。此后历朝皆有发展,不过仕女画真正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仕女画开始广泛出,顾恺之更是仕女画的代表画家。此时的仕女画以描绘古代贤妇或神话仙女为主,女性形象多取材于诗词歌赋,带有画家的个人理想色彩。这一时期的仕女画主要特点是“以形写神”,注重描绘女性外在形体,借以展现内在气质。如顾恺之所画的《洛神赋》,形象生动的展示出了洛神的绝佳气质。

唐代,社会繁荣,国泰民安。仕女画发展迎来了第一个春天,张萱、周昉两人更是有名的仕女画家。唐代仕女画不同于魏晋时期以神仙为题材,转而注重于描绘唐代妇女悠闲安逸的生活。

技压群雄,一枝独秀——清代仕女画的前世今生

唐·周昉《簪花仕女图》局部

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代表了唐代宫苑仕女画的杰出成就。画中女子形态丰满,气度雍容,反映了唐朝“以胖为美”的审美观念,也体现了大唐盛世下女性的华贵之美,但并没有脱离仕女画“形神兼备”的特征。

宋代社会稳定,文化昌盛。此时的仕女画在创作表现领域上有所扩展,贫寒女子成为了画家们的关注点。王居正《纺车图》中的仕女,一改往日的婀娜姿态,衣衫褴褛,面色憔悴,画家们以写实的手法描绘出底层女性的质朴气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物写实画的发展。

元代作为外族统治时期,民族矛盾导致社会冲突不断。画家们纷纷归隐,醉心于山水,这就导致了元代宫廷仕女画的衰退。

技压群雄,一枝独秀——清代仕女画的前世今生

明·文徵明《湘君湘夫人图》局部

明代工商业兴起,戏曲小说创作盛行。时代特色为仕女画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人物形象上更趋向于唯美主义。仕女面色娇美,体态婀娜,但举止之间流露出恬静淡雅的风韵。如吴伟的《武陵春图》,文徵明的《湘君湘夫人图》等都是明代仕女画的杰出代表。

二、清朝前期仕女画主要以病态美为追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乾隆时期仕女画蓬勃发展,臻至顶峰,仕女画技压群雄,一枝独秀

清朝时期,仕女画发展达到顶峰,此时的仕女画地位还在山水花鸟画之上。清代仕女画继承了历朝历代的优点,并且为仕女形象增添了柔美化的一面。无论是仙女、贵妇,还是贫寒女子,都展示出一种“林黛玉”式的病态美,即使是梁红玉、花木兰等巾帼英雄,也在画中展示出杨柳细腰、黯然神伤的小家碧玉神韵。

清代仕女画家审美追求是“倚风娇无力”一般的清愁之美。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就是清代宫廷画家冷枚、焦秉贞,他们笔下的宫廷仕女,皆似林黛玉,画中的仕女流露出一种娇小柔弱气息。这种病态美的审美追求,一直到晚清时期才有所改观。

清代宫廷中云集了一大批优秀的画家,虽然当时人物画远不及山水花鸟画那样出名,但是仕女画的创作却空前繁荣。这些仕女画家的绘画题材也都以皇家贵族女性为主,身份卑微的侍女丫鬟是不会入选的,可是满清皇室贵族子女都是游牧民族出身,体格健壮,若是按照实际情况来描绘,只怕是破坏了仕女画的美感。因此宫廷画家只取满清女子之神,辅以江南地区较小柔美的女性身姿,兼顾西洋绘画手法,将人物刻画的更加精致细腻、逼真传神。

技压群雄,一枝独秀——清代仕女画的前世今生

《雍正十二妃行乐图》

这就导致了清宫仕女画绘画范围极为狭小,极少涉及平民女子,并且仕女的服饰多为更能凸显美感的汉族服饰。如故宫中的《雍正十二妃行乐图》,描绘了雍正妃子的生活场景,十二妃子俱是汉服着身,好像明朝女子一般。

清宫仕女画在表现手法上都以工笔重彩为主,这种技法秉承了明代仕女画的衣钵,尽显工整华美,富丽堂皇的清朝皇室气派。

乾隆时期,随着经济达到顶峰,清代仕女画也臻至最高峰,乾隆以后,清朝逐渐走向衰弱,清宫仕女画也随着没落,仕女画逐渐由宫廷走向民间,由京城走向南方,同时仕女画的技法也不复往日繁华。

清朝画家热衷的“病态美”,是由于清代隶属于外族统治,汉族女性的地位相对下降,再加上“重男轻女”的封建观念极其浓厚,女性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只能沦为被人欣赏的艺术素材。即便是仕女画在清朝地位颇高,但是也改变不了女性地位的日益下降。同时清朝皇室女子的体态大多健硕,彰显不出来柔美的一面,画家为了趋炎附势,只得将满清贵族女子画的行销骨瘦。

技压群雄,一枝独秀——清代仕女画的前世今生

柔美的清代仕女

不过,清宫仕女画虽没有唐宋时期的丰姿绰约,却更加追求女性的淡雅优美,不仅保留了“以形写神”的国画特点,又吸收了西方绘画写实的艺术手法,使得仕女画在表现风韵之余更显真实,这也为后来人物画的革新开辟了新的道路。

三、清朝开创了仕女画的最高荣耀,在绘画技法、选材、仕女造型、构图上都有着极大的成就,使得仕女画能够流芳百世,对今天的仕女画创作有着深远影响

清宫仕女画对当代仕女画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绘画技法、选材、仕女造型、构图上面。

  • 绘画技法

当代仕女画在绘画技法上吸取了清代的优秀成果,主要表现在绘画手法方面传承清宫仕女图的没骨技法、工笔技法、写意技法;在施彩方面传承清代粉彩的洗、点、平涂法和渲染法;在绘画效果方面追求清代对层次感和立体感强调的审美观念。当代的绘画大师对仕女服饰和面部采用渲染技法,强调立体感,在画法上采用工笔和写意相结合,追求远近的层次感。

  • 选材

从当代仕女图创作具体题材类别看,传承清宫仕女图常见主题题材,包括仕女游春图、仕女抚琴弹唱图、仕女赏花图、仕女蕉叶图和仕女吹箫图,这些题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清宫仕女图题材内容的启发。

技压群雄,一枝独秀——清代仕女画的前世今生

仕女赏花图

  • 仕女造型

当代仕女画在仕女造型上延续了清代所追求的体态修长之美。鹅蛋脸庞、樱桃小、蚂蚱眼型的现代仕女图技法,也都源自于清代仕女画。同时当代仕女画创作在神态方面也具有清代审美特征,表现在塑造伤感、妩媚和沉思的仕女神态;在体态方面传承清宫仕女画常见的造型,包括漫步身姿者闲坐身姿;在服饰方面传承清宫仕女图常见的衣着造型,表现为交襟衣口、长裙坠地衣带飞扬。在仕女发型方面表现为红花发饰、高髻堕马髻等。

  • 构图

仕女画构图方面,传承清宫仕女画常见的衬景构图方式,如常把草木、假山、花枝、栏杆、蕉叶和蝴蝶作为配景。当代仕女闲坐图,采用清代常见的栏杆为配景构图方式;赏花图则传承清代常见的以假山和花丛为配景的构图布局;游园赏花图采用以蝴蝶、花枝和假山为配景的构图布局。

技压群雄,一枝独秀——清代仕女画的前世今生

结语

清代仕女画不仅反映出清代画家对于女性形象的描绘水平、审美观念和艺术风格,也彰显出清代贵族的文化内涵,间接反映出清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以及对审美领域的重大影响,仕女画也凝聚了古代画师艺人们的智慧与审美倾向,见证了中西方绘画艺术的交流。

与此同时,清宫仕女画的艺术创作也为当代仕女画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机会,当代不少艺术家在结合清宫仕女画技法中的优秀成果进行创新,为仕女画的艺术创作注入了新的血液,使其艺术价值在传承与创新中得以实现。清宫仕女画对当代仕女画的艺术发展具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纵观历史,仕女画历经两千多年的岁月变迁,却一直屹立在中国绘画史上,并且成为了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至今仍然熠熠生辉,闪耀在中国画坛上。

参考文献:

《晋书》

《清史稿》

《新唐书》

《资治通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