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练拳35年总结:太极拳须气沉丹田

 winriman 2022-04-07

图片

每个人都知道练气功要“气到丹田”,太极拳是气功的外延,气功的动功,太极拳也必须要“气沉丹田”。丹田的正确位置在哪里?丹田的功能为何?气入丹田之后要怎么练?这些都是练太极拳必先明白的知识。

——

什么是丹田?

关于丹田的位置,先哲们的说法也不尽相同,有以脐中、关元、神阙、石门、气海为丹田的几种说法,这与道家养生术对下丹田位置的说法相同。以为,从修炼太极拳而言,只要把脐下三寸小腹部视为丹田即可,无需拘于分寸之间。因为从“下守重心”的观点看,丹田不是一个点,也不是一个面,而是小腹内的一个圆形腔体。这个圆形腔体的中心点应位于腹部能调整和稳定人体重心的那个部位。

什么是“气沉丹田”?

气沉丹田是在呼吸(从形式上说是以膈肌运动为主的匀长细缓的腹式呼吸)动作配合下,小腹充实,全身劲力集中的一种自我感觉。要做到气沉丹田,必须先要做到全身舒松,沉肩垂肘,含胸拔背,腰胯放松。初学时不易体会气沉丹田,经过一个时期腹式呼吸的锻炼,慢慢体会到呼吸时有内气的存在。鼻孔吸气时,自然中的大气自鼻腔向内经呼吸道而下,同时又会感到丹田有气上逼腹中。而呼气时,残气自鼻腔上出,但反觉腹中有气降逼丹田,使其充实。过去练拳的人称这种现象为气通。

“气沉丹田”的关键是“呼吸”

拳谚:“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在武术中指的就是呼吸的运用。因此,正确掌握太极拳的呼吸方法,使呼吸、意识、动作三者紧密结合是练好太极拳功夫和健身、强体、养生的重要一环。

田兆麟大师说

“普通教习授徒,分为内外两部,内部为呼吸,外部为拳势。但往往仅教外部,而不授内部。这是因为,如果授之不得其法,反滋弊端,所以不如听其自然,日久或许能知其诀窍。”

重要提示

如果呼吸配合不当,开始阶段呼吸过浅、过短,运动耗氧过多造成氧债,将使其后的动作失调,从而导致呼吸紊乱,这时疲劳细胞不断地通过神经末稍刺激肌肉及大脑皮层,使手脚失调,造成动作连贯性下降,运动节奏亦被打乱。

以下练拳的不良现象应引起太极拳爱好者的注意:


1

部分人初学时,身体往往会出现无意识的紧张,从而导致呼吸不顺畅,形成憋气练拳。拳论说:“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这样的憋气练拳当然“滞”哦!练拳宜“气以直养而无害”。前辈说:“先天之气宜稳,后天之气宜顺”。


2

有些太极拳爱好者不能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具体表现在练习过程中,有面红耳赤,胸口发闷的感觉,从生理学角度来讲,憋气会使胸内压增大,阻碍静脉血回流,使心输出量减少。而且由于憋气,可反射性的使肌肉持续紧张,尤其是在氧代谢不足的情况下,加剧组织的缺氧,肌肉中的乳酸浓度快速提高,导致肢体过早产生疲劳。


3

初学时,动作尚未纯熟,做不到上下相随,动作均匀,动作松柔,如在这个阶段就想以呼吸去配合动作,常常使呼吸受到拘束,那就破环了松静自然,这种状况长期下去,就会对身体健康有一定影响,所以在初学初练时,只宜找呼吸舒适,自然深长就行了,不必寻找以呼吸配合动作的感觉。

一般初学时,只求动作和缓,呼吸自然,周身舒适,否则屏压抑制,勉强使气降沉丹田,势必易入歧途,导致下部发生痔疾肠类病症。但练到一定程度后,气的呼吸如何运用,就不可不加注意。如果不知其理,就不能达到太极拳的圣境。

练拳呼吸方法

太极拳练习中一般运用以下的然呼吸法、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发声呼吸法等方法:

自然呼吸法

这是使人们在练习过程中不加任何勉强或干扰的呼吸形式,练习者是为了记住太极拳的动作规格、路线、方法和要领,已无法在人体生理方面再做其它要求。因此,这种呼吸方式适合于在运动过程处于动作技能的泛化与分化的阶段,在练习时精神贯注于动作中,即练习太极拳的初学阶段。

胸式呼吸法

胸式呼吸法这种呼吸的生理运动过程是:胸肋向外、向上扩张,同时两肩也向上抬升以帮助胸廓扩张,外界空气便压入肺体内而完成吸气,然后胸肋得还原位,双肩下沉使胸廓缩小,肺内储气便排出外而完成呼气。

腹式呼吸法

这种呼吸方法是随着吸气和呼气的运动,有意识地形成一种小腹部一张一缩的呼吸。用意念想象吸入的那口气缓缓向下送进小腹,渐渐向外鼓出和向内瘪入的部位也是小腹,非胸部鼓瘪,所以称为腹式呼吸法。在腹式呼吸时要逐步做到“深、长、细、匀、缓、静”六字诀。

注意:腹式呼吸的部位是在下丹田。

图片

腹式呼吸分为腹式顺呼吸和腹式逆呼吸

顺式呼吸,就是在吸气时把腹部鼓起,呼气时把腹部缩回。

逆腹式呼吸是指吸气时腹部自然内收,呼气时小腹自然外鼓。

练太极拳的人,在运动中多采用逆腹式呼吸法,吸气时腹肌收缩,腹壁回缩或稍内凹,横隔肌随之收缩下降,使腹腔容积变小;呼气时腹肌放松,腹壁隆起,横隔肌上升还原,使腹腔容积变大。逆腹式呼吸实质上是太极拳内气的“呼吸”(升降、鼓荡)。在行拳中,随着拳势的开合,配以开吸合呼。呼气时意想有“气”沿任脉沉人丹田;吸气时,丹田气经会阴上升命门,或者吸气时暂不加意念。气沉丹田不是死沉,而是一个活的行气过程,即随着呼气意想内气向丹田松沉的过程。有下沉必有上升,久之得气,自然明白。太极拳的“气沉丹田”不同于练硬功时的“气贯丹田”和“入力丹田”。“贯”和“入”是努力向下硬压内气使其进入丹田,“沉”则是顺其自然而因势利导。好象东西在静水中随着地心吸力徐徐下降,松静自然,无一毫勉强之意。

腹式呼吸还有对身体健康有这样的好处:

1、增大了肺活量,使更多的氧气参与新陈代谢,提高人的生命活力;

2、根据用进废退的原理,提高呼吸系统功能;

3、腹式呼吸膈膜上下运动,使五脏六腑得到按摩,增强人的体质。

从技击角度来看“腹式呼吸”和“气沉丹田”:“能呼吸,然后能灵活”的行气运身功夫,就必须掌握腹式呼吸法。“气沉丹田”一是可使人体重心降低,稳定拳势下盘;二是运丹田之气与动作劲道整合,提高“化劲”和“发劲”的功效。

图片

为了避免练拳的不必要“风险”,“腹式呼吸”和“气沉丹田”宜言传身教。功课有静态和动态的练法,比如静态的练法有打坐、抱圆桩等功法,动态的练法有“回肠荡气”、“水火相济”、“慢吸快呼”等功法。说起“腹式呼吸”,其实人人都会,天天都用的,关键是怎样融入拳势。

发声呼吸法

这是采用吐气发声的呼吸形式。

当动作、呼吸、力量三者结合为一体的时候,可以结合发声的方法“以气催力”,发声不但能够以声助气,而且能够从心理上震慑对手。在运动过程中,根据动作要求和技击时的情景,利用呼吸机能的短触吸气和呼气,使呼吸在化劲、发劲时产生“哼”、“哈”、“咳”的声音。

呼吸中的发声能使人体有肌肉得到快速收缩与舒张,具有较高弹性作用,还能使肢体得到放松。通过练习可以使人体内的意气得到调动。练习太极拳运动时能起到以气催力,以声助威的功效。太极拳各派发声不大相同,比如:杨氏太极拳的“哼”音上打或者多用于引化(内气为吸),“哈”音下打或者多用于拿发(内气为呼),“咳”音远打。又比如:陈氏太极拳则根据不同拳势,有“呵”、“哂”、“嘘”、“吹”等几种不同声音。习拳者的生理条件各人不一样,发出的声音也不相同,刻意模仿,只能做到形似。练习太极拳,只要做到动作与呼吸相配合,内外一家,完整一气,发劲顺畅,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刻意喊声。吐气发声是在丹田内气鼓荡时自然发出,由鼻发出的是“哼”,由嘴发出的是“哈”,由喉发出的是“咳”。发声时也就是在发劲,一切顺其自然,否則会散架懈体,甚至内伤到自己就不能做到善待了。


图片

作者简介:

陈雄,在广西钦州人民广播电台退休。1986年至今,先后得到太极拳名家林墨根、松绪金等三位老师的悉心传授,系统学练杨氏太极拳的基本功、115式拳大架、108式小快架、124式太极长拳架、刀剑套路、单练和对练功法、推手、接手、散手等,成为杨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1996年1月被四川省推太极拳推手研究会聘为副会长。1999年10月在河北省永年县第六届国际太极拳联谊会比赛会上荣获三等奖。2003年5月经过考核取得中国武术六段证书、证章。2011年,陈雄老师作为优秀太极拳人物之一收录在人民体育出版社发行的《中国太极拳大百科》书中 。2012年,钦州天行健太极拳俱乐部聘陈雄老师为教学导师。2000年以来有65篇介绍太极拳技艺的文章在《太极》杂志、《武林》杂志、《中华武术》杂志、《少林与太极》、《武当》、《武魂》、《搏击》杂志上发表。

图片

气沉丹田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