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老师像好医生:都会开处方

 靠谱的阿木 2022-04-07

一个有良知的人,会敬畏天理,努力为了理想而活:认知和坚守自由平等、分辨善恶正邪、自觉追求真理、维护正义公正、渴望学习知识……我始终认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善良不是一种性格,而是一种选择

为了夹缝中的一束薄薄微光,我一直在不惜一切代价关怀自己的内心,包括身体、心智、情绪和内心生活的核心——力争让自己做一个生命旺盛、精神高贵、智慧卓越、情感丰满、自由发展的人

因为我希望我的学生都能主动地、有目标和有动力地成长;能够自觉地探索自己和周围环境,独立思考自己的发展方向,制定明确的人生发展目标;主动与家长、同学、老师等良性互动,积极寻找社会校园班级中的发展机会和空间,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家庭,校园和社会生活。

所以

在渗透、交错、训练、迁移的教学策略下,我们总是在一起通过“读一遍,找一遍,画一遍,写一遍,查一遍,答一遍”的步骤,训练解决问题的四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常常借用知识点的共同因素和概括性,适当地为其他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做铺垫拴扣子,扩大认知网络。比如学习有理数的时候,我们就联想到“无理数”,顺便了解一下数学的发展危机历史。

我们经常站在知识整体结构的高度,将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训练等按照相互相成的关系在学习内容中交错安排,加深对基本概念以及知识之间的结构联系的理解。比如方程与不等式,我们会按照“关系”相等与不等进行对比研究,以期真真切切感受到数学的存在。

我们频频通过有意识的创设问题情景,来引起问题与我们既有经验的冲突,激发我们更多的思考、争论、探索和发现,从而获得思维能力。

有人说,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就是我们所说的思维方式,也是我们对待事物的态度;我对此深信不疑。和学生在一起,我经常感到很恐慌,因为我不知道我能给他的生命成长到底带来些什么?知识、能力、收获……不!这些东西,他自己只需努力,都能获得。我仔细想了又想:可能我对自身状态的了解,不断学习的劲头儿以及调整自我心态他的这种做法,或许将会给他带来一种新的处事方式和思考方向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