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首清新唯美的五言律诗,竟然出自清代女诗人之手,的确很意外

 tng1959 2022-04-07

在我国古代,女子能读书识字,于她们而言可谓是一件“幸事”,而能够读书识字的女子也一般都出身于经济条件较为优越的家庭;所以在古代著名的诗人之中,女性诗人的占比是很小的;薛涛、李清照、朱淑真、唐婉……这些名字已成为历史文匣中的稀有珍珠。

那么除了这些女诗人以外,还有一些不曾出现在我们视野之中的有才女子,她们虽不被熟知,但所写的诗却足以让人为之拍案,甚至给人一种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比如清代的毛仲瑛就是其中一位。

诗巷本期就带来了一首出自清代诗人毛仲瑛的五言律诗,此诗写得清新俊逸,如果不特意标明作者,许多人都认为是出自唐人之手。

新晴

清·毛仲瑛

雨歇千林后,晴开二月天。

断霞明极浦,新绿上平田。

野水失溪岸,远山横暮烟。

忽闻高阁外,几树已鸣蝉。

毛仲瑛的这首诗能被收集并流传下来,还要赖于她有才的女儿。俗话说有其母必有其女,毛仲瑛的女儿金兑自小受母亲的调教和家庭氛围的影响,在写诗作画颇为用心,从而成为一名小有名气的才女。

后来,金兑受到袁枚的赏识,更是拥有了难得的“求学”机会。有一次,金兑拿着母亲毛仲瑛的一首诗向袁枚请教,当袁枚看到这首诗的时候,不禁大加赞赏,便将它收录下来,这首诗就是我们这里所分享的《新晴》。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它的写作方式也体现出一般五律的典型特征,比如首句不入韵等,我们来看内容。首联简明扼要,扣题严谨:雨歇千林后,晴开二月天;在这一联中,前一句描写天气,后一句点出季节,二句结合起来及时切住题目,发挥出统领全篇的作用,同时还自然地勾勒出了一幅画面。

句中用到的物象有“雨、林、天”这三个,就画面而言,空间广阔、色彩清丽是其最突出的特点。这样写的效果在于,它可以将读者的视野拉开,给人一种轻松、疏放的感觉;再者还可以通过色彩的晕染带给读者视觉上的美感。那么“色彩”又从何而来?从“林”与“二月天”上来(它们都是自带色彩的物象)。所以,初读首联,我们的内心也如作者笔下的画面呈现一样,是开阔的、是美好轻快的。

首联有空旷之效果,颔再此基础之上继续将空间放大开来:断霞明极浦,新绿上平田;在首联中,作者用“晴”字点出了题目,那么在这一联中,则是对“晴”的具体阐述。承片段状的云霞映照着远处的水滨,而在田平之上,无边的新绿正在悄然蔓延。这二句皆是对远景的描摹,从“明霞”到“新绿”,从“极浦”到“平田”,作者都用心而择,将它们妥当搭配在一起,不仅让画面的色彩明朗亮丽,还让画面体现出错落的立体感。

就美感来说,颔联中的描写因为更加细腻丰富,所以它的画面感比首联要强很多;而且通过颔联中的画面,我们还可以读出无限的春机,感受到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接下来的颈联依然是纯景语的描写:野水失溪岸,远山横暮烟;这两句美吗?当然。广阔的野水淹没了溪岸,远山被袅绕的暮烟所掩映,这是仙境般的画面,没有喧嚣与俗尘,有的只是令人舒适的宁静与幽致。

那么与颔联相比较,颈联的色调则暗淡了许多,它由之前的明朗切换成了清冷,从这一点上我们能察觉到诗中的时间在悄然过度。

不过,若真要细究,我们又会发现,颈联与颔联之间存在四平头的狭隘,而且颔联的裁剪也还可以更好。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作者的视线一直停留在远景的勾勒上,使得诗的空间没有得到及时更换,所以纵使单句的画面很美,但将它们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就会显得有些单调,这是格律诗写作中诗家强调去注意的一点。

当然,这也不是什么不可触犯的大错。作者笔下的景语很丰富、细腻,它们带给我们心灵上的享受是真真切切的;另外,它也没有伤害到脉络的衔接,故而,瑕不掩瑜。

之前的六句都是从视觉角度出发若做出的裁剪,而在诗的最后一联中,作者则突然扭转角度,从听觉的角度出发,给诗增添了不少的生动性:忽闻高阁外,几树已鸣蝉;这两句呈流水式贯通,它们结合表达出完整的内容。也正是有了这几树“蝉声”,让这首诗显得不再刻板,让读者领略到了许多情趣,可谓是一联点活全篇,功不可没。

至于尾句中的“蝉声”,貌似的确与一般的现象不符,不过话说回来,作者应该也不会为写诗而去拼凑,或许这里所写的是南方春天的一种特殊的蝉;就如王维在《鸟鸣涧》中如是写“桂花”一样: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山初萌绿水初涨,鸟语啼醒二月春;各位看官,对于清代才女毛仲瑛的这首五言律诗,你认为写得如何?不妨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