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阁藏本 《伤寒杂病论》平脉法讲解

 新用户7477R4h3 2022-04-08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杨运高

一、白云阁藏本 《伤寒杂病论》平脉篇简介

(一)白云阁藏本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在我国医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学术地位。民国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曾经评价:“中医之胜于西医者,大抵《伤寒》为独甚。他书或有兴废,《伤寒论》者无时焉可废者也。

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是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第十二稿,由仲景第46代孙张绍组所藏,并于光绪二十年传与桂林左盛德。根据是书桂林左盛德序云:“余闻吾师张绍祖先生之言曰:'吾家伤寒一书,相传共有一十三稿,每成一稿,传抄殆遍城邑,兹所存者为第十二稿,余者或为族人所秘,或付劫灰,不外是矣;叔和所得相传为第七次稿,与吾所藏者较,其间阙如固多,编次亦不相类,或为叔和所篡乱,或疑为宋人所增删,聚讼纷如,各执其说;然考晋时尚无刊本,犹是传抄,唐末宋初始易传抄为刊刻,遂称易简,以此言之,则坊间所刊者,不但非汉时之原稿,恐亦非叔和之原稿也。”可见,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成书后,一共有13稿,其中1-6稿,8-11和第13稿佚,第7稿传与王叔和,再由宋代林亿、明代赵开美等人校正整理后传于世(即我们现代通常所说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通行本)。第12稿传与张绍组,再经左盛德(桂林)、罗哲除、罗继寿而流传至今(即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

现行版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其内容合并起来也只有白云阁藏本的三分之二,且两书条文重复,错讹、佚文、衍文不少,给研究和运用带来了困惑。白云阁藏本因是仲圣后裔世代相传之手抄秘本,可信度高,且篇目完整,病证齐全,保留了不少失传的经方。

通行本《伤寒论》凡十卷,二十二篇,主要包括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辨痉湿喝脉证、辨三阴三阳病脉证并治、辨霍乱病脉证并治、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治及诸“可”与“不可”等内容。至于《伤寒杂病论》中“杂病”的内容,经后人整理分为三卷:上卷论伤寒,中卷论杂病(兼有部分外科及妇产科病症),下卷载药方,改名为《金匮要略方论》并流行于世。

(二)平脉篇简介

作为里程碑式的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独创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脉诊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脉经》是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三世纪,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本书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在《脉经》中,王叔和继承张仲景学术思想,大力推广平脉辨证方法林亿等人在“校定脉经序”赞自仲景于今八百余年惟王和能学之。”清代医家徐大椿说:“苟无叔和,焉有此书”。因王叔和系张仲景学生,其脉学上的成就得益于张仲景,从此也可以窥见平脉法之影响深远。

张仲景平脉法共二卷,为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开篇之作。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前三卷是平脉法(卷一、卷二)、六气主客、伤寒例、杂病例(卷三)。分别论述了伤寒与杂病的发病、诊法、治法与基本原则,相当于全书的“总论”。

 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首列平脉上、下两篇(约9000余字),堪称中医史上最早将诊脉方法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脉学文献。从是书的编排体例,也可见仲景对脉学的重视。仲景的弟子王叔和著《脉经》,于卷五“张仲景论脉第一”将平脉篇的内容收入其中。

 平,《中华大辞典》“通辨”。知“平”即“辨”之义。“平脉”即辨脉。方有执释平脉为平人之脉,误也。他说:“夫传不可以先经,论脉亦无先各脉而后平脉之理……皆非叔和之旧,其为后人之纷更明甚。”正是由于他对“平脉”的误读以及没有见过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所以他认为通行本《伤寒论》辨脉法后的平脉法是后人所加,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张仲景脉学的贡献

 平脉法作为珍贵的脉学文献,是张仲景脉学的核心内容,其对脉学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1. 构建了以寸口脉为核心的脉学体系。

《难经》对《内经》脉学体系进行了整理和创新,其中最为重要的贡献则是对《内经》曾提出的“寸口脉法”有所发展,明确提出“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系统论述了切脉独取寸口以诊断疾病的原理,并具体描述了正常和异常的脉象及其临床意义。《难经》舍弃了《内经》复杂的“三部九候”全身遍诊法,而代之以简便易行的“独取寸口”法,是脉学的一大进步。但《难经》毕竟是解经之作,虽有部分内容为《素问》、《灵枢》所不载,但绝大部分内容还是对《素问》、《灵枢》经文的解释与发挥。有人甚至考证认为:“《难经》是以浮取为寸,沉取为尺,介乎浮沉之间者,乃是关位” 。所以只有到了仲景时代,寸口诊法才真正在临床得到推广应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26种脉象,涉及相兼脉已达5 0余种,书中提到的脉象绝大多数属于寸口诊脉法,进一步分出寸、关、尺部及浮、中、沉的取脉法,如《平脉法》:“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脉分寸关尺,寸脉分经以候阳,阳者气之统也;尺脉分经以候阴,阴者血之注也;故曰阴阳。关上阴阳交界,应气血升降,分经以候中州之气。”可见,仲景脉法中,已经将寸口脉的寸、关、尺三部与五脏六腑、三焦以及疾病所在等包括在内,作为脉诊的重点,故仲景在《平脉法》上卷中称道寸口诊法为:子之所问,道之根源

2. 阐明脉象形成机理。

平脉法》把脉诊的作用上升到一个非常高的地位,指出:欲知病源,当凭脉变”。脉诊为何有这么大的作用?仲景脉学认为:气血运行是脉象形成的主要因素,气血亦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故病变百端,本原别之。欲知病源,当凭脉变。平脉法揭示了脉象形成的生理、病理机理,指出:“问曰:脉何以知气血脏腑之诊也?师曰:脉乃气血先见。气血有盛衰,脏腑有偏盛。气血俱盛,脉阴阳俱盛;气血俱衰,脉阴阳俱衰。气独盛者,则脉强;血独盛者,则脉滑;气偏衰者,则脉微;血偏衰者,则脉涩;气血和者,则脉缓;气血平者,则脉平;气血乱者,则脉乱;气血脱者,则脉绝;阳迫气血,则脉数;阴阻气血,则脉迟;若感于邪,气血扰动,脉随变化,变化无穷,气血使之”。

3. 提出了许多诊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这些后来都成了脉学的理论框架。例如:

1寸口脉三部九侯诊法。原文: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脉有三部,尺寸及关”三部不同,病各异端”。张仲景的寸口三部九侯诊脉方法,除了简便适用外,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把它与脏腑经络紧密结合起来,寸关尺分别候上、中、下焦;浮中沉分别候皮肤经络、六腑、五脏。

例如原文:脉阴阳俱弦,无寒热,为病饮。在浮部,饮在皮肤;在中部,饮在经络;在沉部,饮在肌肉;若寸口弦,饮在上焦;关上弦,饮在中焦;尺中弦,饮在下焦。

原文:问曰:《经》说脉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谓也?师曰:脉,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气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气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气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气也;按之至骨者,肾气也。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肾气也,若见损至脉来,为难治。

2)脉象之间的比对、鉴别方法。

相似脉的鉴别。例如弦脉与紧脉,原文: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紧者如转索无常也”。 弦脉以脉硬有形、端直以长为脉象特征,紧脉以紧张有力、绷急弹指为脉象特征。《濒湖脉学》云:紧言其力,弦言象,这是弦紧两脉辨别的要点,但比较抽象,不好理解本条指出弦脉的特点是状如弓弦,按之不移脉的特点是状如转索,变化无常(快),在临床中就容易掌握

    脉象之间比对,例如原文问曰:脉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答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寸、关、尺三部脉脉象相似,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说明邪正并未发生偏胜,即原文说的阴阳和平”(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阴阳和平),虽外见寒热不解,未至交错,易于治疗。即使寒热较甚,也可以治愈。 再如原文:“师曰:人迎脉大,趺阳脉小,其常也;假令人迎趺阳平等为逆;人迎负趺阳为大逆”。

呼吸定息的方法例如原文:“荣卫血气”随“呼吸出入”而“上下于中”。是以脉气之流行,与气息相关,即以平人之正常呼吸,测知病者之脉搏至数。并强调:“呼吸者,脉之头也”。《医宗金鉴》云:“非呼吸不能定其至数,持脉时必以此始,故曰:呼吸者,脉之头也”。

3的概念。原文:“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师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凡脉沉、涩、迟、弦、微,此名阴也”。脉学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难以掌握的体系。张仲景创造性提出以阴阳来对脉象进行分类,这是后世纲脉的雏形。脉分阴阳,可谓执简驭繁,提纲挈领。

4)四诊合参的原则。原文:夫色合脉,色主形外,脉主应内“能合色脉,可以万全” (脉色合参)。原文:“师曰:相体虚实,察病轻重,采取方法,权衡用之,则无失也”(脉诊、问诊、望诊合参)。

5)脉证相应(合)的原则。

脉与证候相应:原文:“风则浮虚,寒则紧弦,沉潜水蓄,支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设有不应,知变所缘。” 

脉与脏腑相应:原文: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

脉与四时相应:原文:“问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秋当死?师曰:二月之时,脉当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秋死。二月肝用事,肝属木,脉应濡弱,反得毛浮者,是肺脉也。肺属金,金来克木,故知秋死。他皆仿此。

④脉与体质相应:原文曰:“师曰:脉,肥人责浮,瘦人责沉。肥人当沉,今反浮;瘦人当浮,今反沉,故责之。

6)脉重胃气的原则。仲景脉学中有一个重要原则是重视胃气,为什么这么说呢?仲景脉学虽然强调寸口脉诊法,但在平脉法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论述趺阳脉,目的只有一个,重视脾胃之气在脉诊中的作用。趺阳脉又称冲阳脉,位在足背胫前动脉搏动处属足阳明胃经。趺阳脉的正常脉象特点是脉来和缓,不数不浮。故原文曰:趺阳脉迟而缓,胃气如经也。趺阳脉浮而数,浮则伤胃,数则动脾”。后世脉学中正常脉象的三个特征之一的“胃”,理论根源于此。再如:“趺阳脉浮而涩,少阴脉如经者,其病在脾,法当下利。”寸口的少阴脉虽然正常,但如果趺阳脉不正常,“其病在脾,法当下利”。

7脉随证转的原则。《平脉法》认为脉象一时之间,变无经常”,下卷疟疾为例,提出脉学上的一条重要原则:脉随证转。原文曰:师曰:发热则脉躁,恶寒则脉静,脉随证转者,为病疟。疟疾的病机是寒热往来,脉数急为躁,主热;脉迟缓为静,主寒。《金匮要略·疟病篇》:“师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脉随证转揭示了脉象具有动态性,证变脉亦变。例如四逆汤、通脉四逆、白通汤,脉象就在不断变化。再如麻黄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的脉象也是在动态变化。所以我们中医看病几天就要复诊一次。 

8)诊脉 “当取太过不及的原则。原文: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伤寒杂病论》辨胸痹病脉证并治篇)原文:“何谓阳脉不足?师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何谓阴不足?师曰:假令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其脉涩者,荣气微也。”“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寸口脉浮而大,有热,心下反鞕,属脏者攻之,不令发汗。”

4.补充创新了脉学内容。脉学经过《黄帝内经》、《难经》后,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作为一个临床应用系统,还是存在明显不足。平脉法从临床出发,补充了许多新的内容。例如:

1关于情志变化的脉象,原文指出:“问曰:人恐怖者,其脉何状?师曰:脉形如循丝累累然,其面白脱色也” 问曰:人愧者,其脉何类?师曰:脉浮而面色乍白乍赤也。

2奇经八脉内伤的脉象,原文指出:“问曰:八脉内伤其脉何似?师曰:督脉伤,尺脉大而涩;任脉伤,关脉大而涩;冲脉伤,寸脉短而涩;带脉伤,脉沉迟而结;阳跷伤,脉时大而弦;阴跷伤,脉时细时弦;阳维伤,脉时缓时弦;阴维伤,脉时紧时涩。”

3五脏的平脉、向愈脉、病脉及死脉,例如肝脉,原文指出:“师曰:肝者木也,名厥阴,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脉也。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假令得纯弦脉者死。”

4)以脉诊断伏气病,伏气病源于《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理论,对其诊断,古代多“以意候之”,带有很大的推测性,《伤寒杂病论》强调“当须脉之”,并指出了其脉象特征是“微弱”,少阴精气亏虚的缘故。

5)越位脉,原文:假令濡而上鱼际者,宗气泄也;孤而下尺中者,精不藏也

6)残贼脉的概念和发病特点,原文:“问曰:脉有残贼,何谓也?师曰:脉有弦紧浮滑沉涩,此六脉,名曰残贼,能为诸脉作病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