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都 | 藏进山河的中华古乐器,你都认识吗?(福利)

 860277 2022-04-08

Image

听音乐,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但在最初,“音乐”却是分开的两个词,即音是音,乐是乐。

音从口出,可划分为声音和乐音;乐,指非一般的音,需具备修身养性的作用,是古代君子的入德之门。

说到中国古典音乐,大部分人会脱口而出“听不懂”、“门槛高”、“不懂乐理”......这会不会是一个误解?

不怕太高雅,就怕你还未曾好好听过。

Image
Image

今天,就请撕去那些固有的标签

走近这3件古典乐器

聆听经典曲目, “穿越”一回...

Image

梦回大唐 苍苍大漠

Image
Image

图|来源网络

乍一看这吹奏的姿势,你会以为这是笛子或是萧。

图中的乐器名为尺八,管体一尺八寸,外开五孔,前四后一。

虽然听着陌生,尺八确是地道的中国传统乐器。

在中国的隋代和唐代时期,它是宫廷中的主要乐器之一,属于古代吹管笛箫类乐器的一种,宋代之后渐渐式微,知之者甚少。

作为传统竹制品,尺八的制作工艺也十分不易。有别于现代的乐器制作,工匠可以为了一根理想的竹子,等待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Image
Image

图1|来源网络

图2|尺八的内径参数图

粗胚做好之后,在狭小的空间内,工匠需要用锉刀磨具之类的工具不停悉心打磨,好的曲线能让尺八音色更加完美,也会更加好吹。

尺八之音,类似于洞萧,却更具苍凉的力度,更为空灵的气韵。

这首《虚铃》是现存最古老的曲目。

虚铃

没有伴奏,越听越有味,带着历史的悠远与厚重,体会到古人对生活独特的观察,深沉的热爱。正如有人评价:“这是一种绝不妥协、追求极致的乐器。”

Image

在云南,一座名为“竹铃七弦境”的老院子,是「竹铃七弦」乐队的秘密基地。

主理人夜郎是中国第一批民谣音乐人,他和队员早在论坛时代就结识。

在这里,他们很少真正意义上去排演,更多的是即兴演奏——天气晴朗时,可以整个下午席地而坐,琴鼓萧笛声不间断,直至日落。

Image

图|来源网络

来听听他们用尺八创作的音乐作品《清平乐》、《本调》、《过客青》:

过客青(尺八)
清平乐(尺八)
本调(尺八)

远离尘嚣,思绪翻涌,神游天外,自由飘荡。

Image
Image

Image

一曲动山河

Image
Image

图|张路《听琴图》

31.4cm×61cm 绢本水墨

文人四友琴棋书画,琴为首。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七弦琴,个顶个的好听。

依琴体的项、腰形制的不同,可分为伏羲式、仲尼式、落霞式、列子式、神农式、蕉叶式、剑式等,古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悠悠穿过四千余年的长河。

Image

图|来源网络

古琴音域宽广,音色具有得天独厚的特殊性,共有三种音:

泛音象天,轻灵飘逸,共有91个。147个按音如人,时而悠长,时而激昂。7个散音,如同大地,浑厚朴实,非常松沉、安静。

因而称为天地人三籁。

平沙落雁
关山月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留白是中国古典美学的至高境界,而古琴的演奏就讲究这一美感。

琴音一响,可动山河,俯身静观或是如坠云雾,都尽在音符的升落之中。

琴音一绝,万籁俱静,你也能体味到回荡在空气里的余韵,身心得到舒展,高山流水、竹林风声、宇宙星河全都穿堂而过。

Image

如此一来,乐谱自然难记难懂。

《红楼梦》中,贾宝玉第一次看到琴谱时,误以为是天书,被林黛玉嘲笑;《笑傲江湖》中,令狐冲因为怀里揣了本曲谱,结果被冤枉偷了《辟邪剑谱》。

为何会发生这样的误会呢?原来古琴谱,其实是文字谱,就像下图所示:

Image

图|来源网络

虽然表明了弦数、指法等,却仍未标注出音高、时植等参数,这也为演奏者的节奏、韵律都留出了很大的空间。

这就要说到古琴的琴境。

一名抚琴者,在练习时都需要看到什么?

Image

图|《天都峰图轴》清 弘仁

临崖,临山,临水,对月,对雨......

汲取天地灵气,再把自己的思索和入曲中,渐入佳境,获得现世与灵魂的共鸣。

遂感万物有灵,皆为知音。

Image
Image

图1|《听琴图》局部 明 唐寅

图2|《桃源仙境图》明 仇英

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何我们虽然在观赏众多的古画时,确实听不见什么音乐,却能感悟到当时演奏者心中的愉悦与恬淡。

广陵散
Image
Image

Image

一品天高云淡

Image
Image

图|《停琴听阮图》明 仇英

停琴,听阮。阮为何物?

“不似琵琶不似琴,四弦陶写晋人心。指尖历历泉鸣涧,腹上锵锵玉振金。”这是宋代张鎡的《鹧鸪天·咏阮》。

阮是阮咸的简称,相传是西晋“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善于弹奏这个经自己改良的乐器,风靡一时,因而得名。

值得一说的是,明清时期阮逐渐失传,如今我们常见的阮,并非古老的版本,而是20世纪上半期由江南丝竹乐师重新创造出来的。

Image
Image

图|来源网络

当传统乐器,注入新的生命力,那么它的可能也就被无限放大。

“阮痴”冯满天,中阮大师,出生音乐世家,他的音乐风格博采众长,又自成一派。

这首《天高云淡》是他2012年即兴创作而成的曲子:

天高云淡

作曲时虽然采用了西方的和声技法,却与中国旋律巧妙融合,丝丝入扣,优美婉转,演绎出“身临山之巅,眼中尽朦胧”的情景,富有哲思。

Image

图|来源网络

自1993年起,冯满天就曾试图找到一把真正的中阮,但一直未果,复刻过47把失败的琴,直到第48把才终于成功。

一次表演时,他弹奏着这把琴,曲毕,他欣喜地和观众分享:“对,很质朴,我非常喜欢,这是第一次大家听到唐代的声音。”

Image

图|来源网络

丝路驼铃【中阮齐奏】
丝路驼铃(大阮独奏)

人与乐器,共同创造了时空的艺术。

有拢捻抹挑、转轴拨弦等技艺,有待琴如师、待亲如妻的尊重,甚者,还有“天涯一曲共悠扬”的移情与共鸣。

溯洄从之,领略了这么多琴瑟妙音,这些历经千年的倾诉,你听懂了吗?

Image
Image

一曲古典乐

一把上佳琴

藏尽山川河流、闲云野鹤

风格永存

天都之作,甜润典范

优雅与安静

亦是心灵的另一种力量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