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胶东乡村记忆:少时有关“理发”的若干见闻

 胶东故事会 2022-04-08

很多地方都有“正月不剃头”的讲究,胶东民间也不例外。多年以来,笔者都遵循此俗,通常是到了“二月二”这天,才会去理发。

今年的“二月二”,笔者本也想照旧理发。但对镜自赏时,又感觉还能缓几天——腊月把头发理得较短,因此就没有马上前去。可没想到的是,不久之后,胶东多地就出现疫情,街上的理发店陆续关门。一拖就拖到了农历的三月。

发长易闷。在此期间,笔者多次萌生用理发器在家理发的想法。心中既有所思,脑海难免联想。由此及彼,逐渐回想起年少时关于“理发”的若干见闻。这些见闻虽然历时已久,但思来还比较有趣,现就简要整理,与大家共享。

1、“正月不剃头”之讲究

本文开头提到“正月不剃头”之讲究,回忆也就先从这一点说起。

笔者生于八零之后,长于胶东乡村。上小学时,周边之人对此规矩遵循十分严格,无敢越雷池者(民间传说正月剃头不利于舅舅)。待到上中学时,此规矩始有松动迹象(笔者第一次见的时候还颇感惊讶)。不过,那时正月理发的人,也一般会等到十五送年之后。

而到了现在,这一讲究已经相当淡化了。对于城中年轻一代来说,正月十五之前理发,早就无太所谓;而即便是那些还在坚持此俗的人,这与其说是为了遵守规矩(担心对舅舅不利),倒不如说是一种生活习惯。

2、祖母的手推子

理发工具,有手动和电动之分。相对而言,手动推子的操作难度更大,稍有不慎,就容易夹毛。因此,只有熟练之人,才敢使用。

笔者的祖母,就擅长使用手推子。早年村里没有理发店之时,不仅自家人理发由她负责,街坊四邻也时常来请帮忙。她虽为此忙碌,但对这门技术,也颇为自豪。

从出生之后,到大概小学三年级,笔者的发型,基本都出自祖母之手。当然了,那时也没有太复杂的发型,只是剪平剪短而已。

还记得,祖母的手推子是放在一个专门的纸盒当中,旁边配有一瓶润滑油。每次她都是先戴上花镜、滴上几滴油,然后才开始理发。大约是在六十多岁之后,可能是她感觉戴上花镜也看不太清,也可能是理发店越来越多,祖母才逐渐把手推子撂下了。

3、村里的理发店

笔者老家所在的村庄规模不小,盛时有五百余户、一千八百余口。如此多的人口,自然有着很大的理发需求,因此,从九十年代开始,村里的理发店便陆续兴起,一度曾三家并存。这在非乡镇驻地的村庄当中,也算是少见的了。

回想起来,笔者上高中时,算是村里理发店“繁荣”的末尾。当时,有一位发小在初中毕业后曾专门去学习理发技术,回乡之后便支起门面。在其开张之后,笔者也曾去捧场。那次理发,费用共五元,他坚持不收,我坚持要给,彼此互相争夺了一番。

再后来,村里年轻人纷纷进城,老一辈对发型又不过分追求,那位发小所学到的新潮技术,渐无用武之地。于是,没过几年,他本人也进城发展去了。

4、毛寸与刀削

笔者上小学时,身边同学发型并无特殊之处,男则平头,女则留辫。而上中学尤其是高中之后,新风气渐渐兴起,男同学以毛寸为多见,女同学则以刀削为时髦。

中学时期,虽然常以学习成绩论高低,但在发型打扮方面,大家彼此之间也免不了要比较。在班级当中,最早一批剪毛寸头、刀削头的人,自然会得到别人的羡慕。而后面的人想要超过前者,就只能另辟蹊径——要么在毛寸基础上染颜色,要么在刀削垂尾上变形状。

当然了,在那个年代,不好好学习而去追求新颖发型,属于“不务正业”。女生留刀削还好说,男生若留了染黄的毛寸,一般很快就会被讥讽为“黄毛”。

时过境迁,现在的中小学对发型都有严格要求,学校里的“黄毛”应该见不到了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