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醒世杂谈【20】: 毛泽东的“化危为机”

 思与远方1 2022-04-09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思与远方

发布有思想 有情感 有启迪的文章

  关注 《思与远方》  


思与远方  国家   社会   生活    责任  


毛泽东的“化危为机”

文 / 李 醒 

所谓 “化危为机”:就是在最困难、最危险、最黑暗、也是最绝望的时候,发现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说机会、机遇等等。

毛泽东的一生波澜壮阔,大气磅礴。他的自信、他的渊博、他的胆识、他的潇洒、他的气度、他的深谋远虑和顶天立地,使他在这个“小小环球”上,在这个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左右逢源,纵横捭阖,大放异彩。

特别是,他那“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雄心壮志,他那让普天下劳苦大众翻身得解放的无我利他的奉献精神,使得他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演绎出了一曲曲精彩绝伦、气吞山河的鲜活剧,谱写了一支支出神入化、“化危为机”的惊天颂歌。

一九二七年,蒋介石的“宁愿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共产党人”的“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让全国三十多万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倒在血泊中,当时是:黑云压城,乌云翻滚,整个中国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茫茫迷雾何处去?此时此刻,有的人颓唐,有的人止步,许多人陷入困惑迷茫之中。在这中国革命最危机的关头,毛泽东当机立断,以他那独具的慧眼和绝顶的智慧,冲破重重阻力,排除左右干扰,来到了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使许多志士仁人一百多年来的探索奋斗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终于找到了明确的方向和清晰的目标,从此,中国走向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然后夺取城市,最后取得全国胜利这个唯一正确的道路。使迷雾茫茫、危机四伏、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旧中国,第一次化危为机,大哉,毛泽东!

然而到了一九三四年十月,由于王明、博古等人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影响,使如火如荼的工农武装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归于失败。红军被迫转入了长征。我们现在说是长征,而当时的实际情况却是人心渺茫,不知方向,没有目标,不知去向哪里,实际上是一场战略大转移,或者说是一场战略大逃亡。而更为要命的是,处于领导地位的博古、李德对左倾机会主义的路线执迷不悟而又不知变通,不但拒绝执行毛泽东的合理化建议,而且还严重的排挤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一意孤行,致使湘江一战几万红军将士的生命血洒湘江,惨不忍睹。八万六千人的红军队伍只剩下三万多人,中国革命的浪潮从此又一次跌入了低谷。

此刻的毛泽东,因身体有病,和受伤的王稼祥、张闻天一起躺在担架上。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毛泽东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和他们两人一起分析形势,总结五次反围剿以来失败的教训,提出自己正确的建议和主张。当时的张闻天和王稼祥两人都是党的主要负责人,他们两个人的态度对红军今后的走向举足轻重,毛泽东通过和张闻天、王稼祥的不断交谈和沟通 ,两人看到了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严重危害性,于是,和毛泽东等领导人一起,在遵义会议上,纠正了博古、李德的机会主义路线,毛泽东成为事实上的负责人。

虽然,毛泽东掌握了红军的指挥权,可摆在他面前的,并不是一条宽阔平坦的大道,而是弯弯曲曲,一条非常危险而又狭窄的羊肠小道,换句话说,中国工农红军处于最困难、最至暗、最绝望的时刻:遭到连续失败的红军队伍士气低落,思想也并不完全统一,缺少食物,武器装备落后,有人掉了队,还有的人开了小差,甚至以凯丰为代表的个别人公开表示:还是“洋领导”李德指挥可靠,等等。

而更为严重的是:蒋介石重新调集了四十万大军对红军进行了全面的围剿,决心要把这支疲惫不堪和身处的绝境的红军队伍彻底消灭掉,让朱毛做第二个石达开。

面对种种不利因素和严重的局面,毛泽东审时度势,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带领着这支三万人的疲惫之师,和蒋介石的四十万拥有飞机、大炮、坦克所谓的“精锐”展开了殊死而又巧妙的周旋、对抗和角逐,毛泽东把人的潜力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发挥到了极致,把声东击西、兵不厌诈等军事谋略运用得炉火纯青,在多人迷茫不解的时候,毛泽东带领着这支弱小的红军,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西,一会儿向南,一会儿向北,以此迷惑、调动和指挥着敌人。如此完成了人类军事历史上的峰巅之作——四渡赤水。然后,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一路悲壮凯歌……

红军终于摆脱了国民党反动派四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胜利的与陕北红军会师。为全国人民的抗战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到达陕北长征结 束五年多的时间里,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全部占领了东北三省和北京附近的部分城镇,而又继续向着其它地方推进。烧杀掠抢!

“华北危亡”!“中国危亡”!全国多地学生和工人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示威大游行,可蒋介石仍然奉行着“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使大片河山沦于敌手。

为劝蒋抗日,领教了红军厉害的张学良将军多次劝谏蒋介石停止剿共,一致对外,可蒋介石铁了心的反共。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为挽救民族危亡,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毅然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留来陕督战的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随即邀请中共共商大计。

为了团结全国人民一道并督促蒋介石抗战,毛泽东党中央不计前嫌,毅然做出了不杀蒋介石的决定,使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等六项主张。避免了由杀蒋而引起的国内混乱,从此中国的抗战走向了健康的发展。

经过了八年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把凶狠万恶的日本帝国主义请回了老家,全国人民无不沉浸在一片喜悦的气氛之中。可偏偏在这个时候,蒋介石背向而行,一边高喊“平等、民主、自由”等口号,一面却在背后磨刀霍霍……

特别滑稽且带有讽刺意味的是:在一九四五年七月,蒋介石连续三次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其如意算盘就是:你毛泽东若来,我就以和平谈判为幌子,暗中积蓄调动部队,消灭共产党;你若不来 ,那么,你就是破坏“和平”、“团结”的罪人,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收拾你们,甚至借这次谈判的机会搞暗杀活动。因为在这些事情上,蒋介石可谓是行家里手,颇多先例。

面对这一杀气腾腾的“鸿门宴”,中国人民包括那些国民党的左派、民主人士和爱国领袖,无不为毛泽东的安危担忧。因为他们最清楚蒋介石的老底和为人处事,害怕毛泽东遭到蒋介石的阴谋和暗算。然而,毛泽东毕竟是毛泽东,他并没有因为好心人的担忧就望而止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毛泽东的胆识和胸怀确乎寻常人可比?怕,不是毛泽东,必须去!他要人们知道:共产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党,共产党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他还要看看清楚:蒋介石到底玩的是什么把戏,耍的什么花招。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麇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似乎是专门用于毛泽东的!深入虎穴,毛泽东谈笑风生,潇洒从容,他和各种人士交谈,和各行各业的人交朋友,宣传共产党的和平政策和政治主张,其中包括国民党的右派陈立夫、戴季陶等人,毛泽东的风采和谈吐、毛泽东的气度和胸襟,几乎征服了所有国民党的高层人士。而一首气势恢宏的《沁园春.雪》,更让毛泽东的才名势倾朝野,威震九州,也让蒋介石的种种表演显得荒唐可笑!

此时此刻,如果蒋介石要加害毛泽东,即便他的同僚也是通不过的。可以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不但没有丝毫的毁损,反而更加衬托出了毛泽东的境界格局及其深谋远虑。在这场杀气腾腾、危机四伏的“鸿门宴”上,毛泽东游刃有余,反客为主,使得蒋委员长完全陷入了尴尬被动的不利局面,本来,蒋介石想利用这次谈判以达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谁料想弄巧成拙,毛泽东不但巧妙的化解了危机,同时也为赢得后来的“三大战役”和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的开国大典,做好了充分的铺垫。

end

《思与远方》:灵魂的诗和远方

作者简介

李醒,山东省菏泽市人,一九五六年生,山东省杂文学会理事、会员,早年在部队服役,后在武装部退休,欣赏“只为苍生说人话”,并身体力行,常发表一些时评、杂文。

 《思与远方》学习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