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震惊!孔子让我们用板砖拍仇人?》

 天驰老先生 2022-04-09

         前几天,从营销号上看到一种说法:“孔子说: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抱怨’,给他一板砖,不要过于容忍!看!就因为被一些人故意省略了一句话,刚烈如火的我一下就被扭曲成了现在这个温婉的受气包形象!”

         这句话,解释的是《论语·宪问》中饱受非议的一句话。原文是这样说的。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网上的直译,是这样讲的。有人说:“用善行回报恶行,怎么样?”孔子说:“用什么回报善行?用公正无私回报恶行,用善行回报善行。”

         在这句话中,最不易理解的,也是最重要的核心,当属那个“直”字。什么是“直”?百度上,解释为“公正无私”已经很令人信服了。至于营销号那个“给他一板砖”,真好样的,不愧他只能做一辈子营销号。

         孔夫子如果是那样“小肚鸡肠”“睚眦必报”的人,中国古代文人都是重视德行的,怎么会那样敬仰孔子呢?一味追求阅读流量,博人眼球,基本上没什么文化道德底线。既然他可以是营销号,我也可以起个营销号的题目,发表我的声音。

         但是,大家虽然不愿承认,却又没有合适方法去解释“直”字,便取那个连名字都没有的人——“或”先生,他说的话:“以德报怨”,并把它作为行事准则。

         中国古代,儒生忙着考取功名、和尚忙着修禅念佛,二者很少有文化学术上的贯穿,最多也就是相约参参话头,以禅境熏诗意,游山玩水。不能贯通研究,我倒觉得这是文化的遗憾和悲哀。

         《维摩诘经》中,有一句很著名的话:“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我认为,可以由此入手,加以类比逻辑,进行交融合作来研究。

         在《维摩诘经》此句的官方正解中,“直”字释义为“无谄曲之心”。我觉得,那个“无谄之心”没错,但“无曲之心”有待商榷。

         “谄”是虚伪、“曲”是圆通,“谄”是品行、“曲”是智慧。“曲”能承受更大的力量,相当于善巧方便。所以,我更愿意称其为“无谄之心”。所谓“直”,在我理解,即是“去伪求真”。

         我喜欢用“圆镜”来比喻作“心”,曾经在其它文章中也讲解过这个问题。在佛家中,“佛陀”的心是什么样的圆镜呢?佛陀的心,是打碎了的圆镜。

         听到这,估计有人反驳了:“佛陀是心碎了吗?为什么是打碎的圆镜?”圆镜倒影再怎么清晰,它也始终是倒影,不是真实。圆镜破碎,才能舍弃虚相的妄想执著,见到真实。我觉得,这种“舍虚见实”的状态,即是“直”。

         《中庸》开篇有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为道,修道之谓教。”由此可知,儒家是讲求“对外界刺激作出合理反应”的。

         而孔子本身,又是讲究“因材施教”的。弟子们的问题,孔子往往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给出适宜的答案。

         这位《论语》中的无名流辈,很可能是个德行修养没有那么高尚的狂俗,而他妄谈“以德报怨”,孔子觉得他是在用虚伪掩盖真实情绪,才会提醒他要“以直报怨”。

         人性中,有一种自然生成的东西,叫“虚荣”。这个“虚荣”,往往通过“炫耀”来满足。比方说我。我如果没有这份虚荣心,就不会把理解的这些东西都归纳成文章,更不会到处教学生了。

         我们可以想象,这位“或”先生,在说:“老师,我能'以德报怨’了,您看我现在怎么样啊?”这句话时,一定是得意洋洋的,甚至可能有些忘形。他一定觉得,孔老师会当着同学们表扬他。没想到,孔老师不按套路出牌,说了句:“你呀?还不如那样实话实说的呢。”瞬间,无地自容了。

         结合我们身边,难道没有这样的人了吗?都是很贴近的,古今皆然。

         “以德报德”,是有良知的人都懂得的事情,哪怕谁因利益驱使或暴力威胁而做出“以怨报德”的事情,他也知道自己做错而忏悔。

         这个“德”,往往与“道”相赘。“道”是万物变易的规律,“德”是对“道”的具体化实践。因此,所谓“以德报德”,必然要在悟“道”的基础上加以进行,合乎“道”、方有“德”。

         “以直报怨”,就纯属是因人而异了。因为每个人修心功夫不同,他们所理解的“直”,也就是那个真实的状态,各人都有差异。

         对于能够做到“以德报怨”的人来说,“直”就可以是“以德报怨”。如果这个人是个睚眦必报的人,那么“直”就是好勇斗狠。如果他公正廉明,那么“直”就是一场开诚布公的谈话。若是阴险狡诈呢,“直”就是滥施诡计。如是者,种种等等。

         孔子本身,是个至情至性的人,更是痛斥虚伪。在孔子看来,如果内心没有真正的慈悲恭敬,倒不如舍弃掉所谓的“礼乐仁义”。《论语》中:“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与其失去礼数,孔子更讨厌虚伪。可惜啊,诸如日本之类,错会了孔子的意思,把“内心仁义的外放表达”的“礼”,硬生生变成了排练娴熟的戏剧,变成了“巧言、令色、足恭”。这,实在是对孔家儒学的侮辱。

         儒家追求“真”,讲究对外界刺激作出合适反应。这一点与佛家不同,佛陀主张不要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保持内心的修持,宁静与活泼,相融汇结合。

         对于儒家来说,这似乎是一种病态。虽然这看似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毕竟,智慧总是相通的,都有出路,只是表达方式不同。

         佛陀所谓:“心如止水”,也不是对外界刺激木讷,而是内心力量强大的体现。

         比如说,我们可以很轻松地推动石块,但山峰却不能推动分毫。我们认为,“石块”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但“山峰”没有。其实,不是“山峰”不作反应,而是我们的力量在它面前,微不足道。佛陀的教法,就是让比丘们拥有这种力量。

         归根到底,孔夫子无非是教我们一个“直”字。至于这个“直”,究竟是什么样子,其道德基础,还需要我们后辈弟子自己修行。






西元2021年6月26日

空巢老先生     刘驰




以后,可别说“孔子让我们拿砖头拍仇人”了,叫人笑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