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浊瘀内阻是痛风的主要病机,受寒受湿只是诱因,治疗当以化瘀邪浊

 蝶岛茶缘 2022-04-10

笑口常开研习社原创美文第729期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宋利群教授认为,对于痛风疾病来说,脾肾亏虚(就是脏腑对人体浊瘀诸邪的清泄能力不足)文本,而脾肾亏虚导致的浊瘀内阻(其实就是高出的部分尿酸)是痛风疾病的基本病机,而受寒受湿只是痛风疾病发作的诱因,并非这个疾病的主因。

或者你可以认为,痛风疾病是自己身体内部的湿浊之邪,而不是外感的湿浊之邪。

而且,医学统计发现,一半以上的痛风患者体重超标或肥胖,超过三分之二的痛风患者并发有高脂血症或高胆固醇血症,他们往往形体丰腴为痰湿体质,生活上嗜好酒水、喜欢摄入肥甘厚味。如此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会导致脾胃运化失司,水湿内聚郁久化热,导致湿热之浊与血相交为浊瘀,浊瘀痹阻于关节经脉,形成关节肿大红肿热痛,发为痛风。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宋立群教授认为,对于痛风患者体内的浊瘀内阻,治疗上应该采取化瘀泄浊之法,使浊瘀泄化,如此尿酸能恢复到正常浓度范围,关节肿痛自然得以减轻,脏腑功能也得以恢复。

那么,对于体内的浊瘀,该怎么用药使浊瘀泄化呢?

通常来说,主要用药首先是泄浊解毒之品;

但是因为浊瘀不但是浊瘀本身这个病理产物,还有气滞血瘀这个病理病机,所以还要用到活血化瘀的药物。

再者,导致气滞血瘀的原因在于肝脾肾亏虚,所以在泄浊解毒、活血化瘀的同时,兼顾补益肝脾肾的药物。

只有这样,通过中医一方不但清泄了体内已经存在的浊瘀之毒,还能活血化瘀不让新的浊瘀内阻,更能通过补益肝脾肾,主动提升人体功能,加强身体对浊瘀的清泄能力,才为扶正固本之法。

泄浊解毒的药物常用的有熟大黄、土茯苓、萆薢、泽兰、泽泻、杜仲炭、积雪草、猫须草、蒲公英、生牡蛎、秦皮、蚕沙、马齿苋等。

活血化瘀的常见药物有赤芍、䗪虫、桃仁、红花、地龙、姜黄、川芎、当归等。

补益肝脾肾的常见药物有桑寄生、杜仲、续断、补骨脂、骨碎补、黄芪、当归等,这样可以补益肝肾,健筋骨。

当然除了上述三类药物外,还可以根据痛风症状临证加减,比如蕴遏化热的,方中可以加入苍术、黄柏、牛膝等;关节疼痛严重过的,方中可以加延胡索、五灵脂、蒲黄等化瘀定痛;漫肿严重的,方中可以加僵蚕、胆南星、半夏等化痰药,可以加速消肿。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宋立群教授还特别提醒在用中药治疗痛风时,遣方用药切不可过于苦寒,他认为湿热蕴久可伤及人体阳气,也可损伤人体阴津,如果看到痛风关节红肿热痛之一派热象,则一味的清热解毒降火利湿,用药过于苦寒则会损伤脾肾阳气,导致旧湿未祛又生新湿;但是要是用药过于苦燥,在易伤阴动火,让旧热未祛又动相火,所以痛风的用药原则应当是“用寒不远热,用热不远寒”,在祛除湿邪同时,更要保护脾阳、顾护阴津。

到了痛风的缓解期,虽然身体以脾肾亏虚为本,但也不可能过于早补、峻补,也应该疏通气机,气行则湿行,气化则湿化,如此可避免壅滞留邪,以正邪虚实的轻重缓解,来掌握痛风的调理之度,方可远离痛风发作。

总之,我们的目标是:尿酸不再高,痛风不会犯,远离代谢病。

为了让风友形成日常有效降尿酸,预防痛风发作,给自己的生活、饮食、用药、运动有个好习惯,在2022年开启痛风健康千名援助计划,和风友一起科学有效降尿酸避免痛风发作,如果你正处于尿酸高痛风反复发作困境,可关注@中医科院药学博士后私信回复“报名”留言报名,为您一对一解困答疑,科学有效降尿酸,远离痛风疾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