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功呼吸法

 微信号1830429 2022-04-10

图片

气功呼吸法,即调息方法。最早指出呼吸的四种状态,是佛经《安般守意经》。云:“息有四事,一为风,二为气,三为息,四为喘。有声为风,无音为气,出入为息,气出入不尽为喘也。”此四种状态谓之呼吸四相,即风相、气相、息相、喘息。《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中说:“何为息相?不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资神安稳,情抱悦豫。....为调相。”“不涩不滑,是调息相。”

气功调息,就是要避免出现风相、气相、喘相三种状态的呼吸。通过入静,使呼吸深、长、柔、匀,不涩不滑。涩滑就是风、气、喘相,此三相呼吸粗浊不匀或短促喘急。

气功呼吸,又曰吐纳服气或食气,经常吸纳自然界的新鲜清气,可减少饮食的摄入量,古人说,常使肠清,延寿百年,此即所谓“却谷食气”的古老传统的养生方法。《楚辞·远游》云:“食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气人而粗秽除。”在《庄子》著作中,亦有类似的记载,如吹响呼吸,吐故纳新,不食五谷,吸风饮露,游乎四海之外,似神仙耶等之说。龟鳖鹤鹿何以长寿,可能和食少服气有关。

以下分述气功呼吸法的种种。

真息,是指习练气功者进入气功态后所出现的细柔、深长、缓匀甚至无呼吸状态。古人认为是“真入”的一种呼吸方法(状态),故名真息。“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庄子·大宗师》真息的出现,并不是人为地延长或抑制呼吸,而是练功到一定层次后,自然出现的一种呼吸状态。

踵息,一指胎息或真息。《脉望》曰:“真人之息以踵,踵者,命门也。其气息于命门,如子在胎.....,所谓胎息也。”二指深长的呼吸。“踵也者,相接不断,绵绵若存也。”就体内真气运行而言,凡气息直达足跟,谓之踵息。佛家语录有云:“顶门之核露堂堂,脚跟之机活泼泼。”(《道窍谈》)“以踵者,谓深入于穴也。”(《玄肤论》)

胎息,是指脐呼吸,仿如胎儿通过脐带禀受母气.故又名“内呼吸”。脐部下丹田,气功文献中名为“命根”或“命帶”,“一点元阳落于立命之处。自此,后天用事,虽有呼吸往来;不得与元始祖气相通。”(《性命走旨》“元始祖气”即母气,所以脐部丹田又称“祖窍”。许多静功都意守下丹田,采用腹式呼吸,其目的是籍外呼吸接通内呼吸(以后天气,接引先天气)。腹式呼吸,气贯丹田,名为“息息归根”,“再立胎息”。胎儿,“无意识活动,无情绪波动”《规中指南》),无精、气、神的外耗,生命力最旺盛。练功“再立胎息”就能“返老还童”。宋·苏轼曾云:“养生之方,以胎息为本”。“内丹术”的功法建立在“打通周天(接连任督两脉,内气沿任督两脉周流不息,此种“内呼吸”状态谓胎息状态)、心神湛寂、其息自减”的理论基础上。当产“内丹”后,也就意味着练成了胎息。

闭息,是指停闭呼吸,是一种人为地延长一呼一吸间的间歇时间,俗称“闭气”。除特殊功法中偶有采用外,一般尽少应用此呼吸法。

丹田呼吸,是指小腹丹田处的自然起伏的一种腹式呼吸,开始锻炼是通过腹式呼吸时小腹有意起伏(一凸一凹),习熟后逐渐过渡到不借意识和外力,而自然形成小腹起伏,其一吸一呼(一凸一凹,为顺腹式;一凹一凸,为逆腹式)与丹田一开一合,自然配合且有节律。

体呼吸,是在“丹旧呼吸”炼就后,结合“以意引气”及动作导引而形成的一种“开合呼吸”,趁呼时丹田一开时,将气从丹田引向体表;趁吸时丹田一合时.将气从体表引回丹田,自觉有气从体表出入,故得其名。

潜呼吸,是指悠缓而不着力的静、细、匀长的深呼吸。默运吸入之气,从胸、腹缓缓下降并呼之;呼时.以意引气上行,从鼻呼出。或者,在呼气时有意作小腹鼓起,吸气时有意作小腹收缩并提肛(此为逆腹式呼吸),此法有加强腹腔各器官的刺激与按摩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