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供御”、“進琖”――民窑产品何以御用?

 1983传媒 2022-04-10

“供御”、“進琖”

指进献给宫廷、皇帝使用,

“進琖”,指进贡之盏。

二者都是建窑款识中的贡品铭,

是建窑生产贡品的实物依据。

“供御”、“進琖”

或模印于垫饼上,

作阳文反体;

或直接刻写于器足内,

作阴文正体,

通常都是楷书。

“供御”多为刻款,

其字体多种多样,大多刚劲有力

有的甚得瘦金体之神韵,

也有些毫无章法,为窑工随意之作。

在窑址中,还发现了不少

“供御”款的垫饼,

说明当时除了刻款,还有印款的。

而“進琖”则多为模印款,

存世量比“供御”更为稀少。

从存世的情况看,

“供御”、“進琖”款建盏釉色多样,

有兔毫、油滴、绿釉(茶叶沫)、

“铁锈斑”“鹧鸪斑”等多种釉色,

但多为残件。

虽然建窑生产贡品,

但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官窑,

是因为产品质量精良而被列入贡品,

属于“有命则贡,无命则止”,

即朝廷有下命就上贡,

无下命时就不上贡了,

具有“官窑民用”、“官搭民烧”的性质。

由于“供御”、“進琖”款的建盏是

宋代皇家订制的,

并不是在盏底刻印两个字那么简单,

它在盏型、釉色、高度、口径等方面

都有严格的规定,

不合格的产品必须立即就地销毁,

不得流入民间,

否则一旦发现即是欺君之罪,

当满门抄斩。

这也是器形完整的“供御”、“進琖”款建盏

存世量稀少的真正原因。

根据建窑历次发掘的情况看,

北宋中晚期至南宋中晚期窑址中

都发现有“供御”、“进盏”铭文的器物,

说明建窑在宋代是长期烧造贡品的。

目前流传于世的残片多由窑址发掘,

系当年遗弃或就地销毁在窑址附近,

存世量也不多,

具有较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

有学者根据宋徽宗《大观茶录》和南宋程大昌《演繁露》等资料,推测建窑烧制供御、进盏的鼎盛期,主要在北宋政和二年(1112)到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间 。

据《宣和遗事》记载:“(徽宗政和二年)夏四月,燕召蔡京入内赐宴…又以惠山泉、建溪异毫盏烹新贡太平嘉瑞茶,赐蔡京饮之”,

惠山泉,位于今江苏省无锡市西郊惠山,宋代时号称“天下第二泉”;

建溪异毫盏,即建窑烧制的黑釉毫变纹茶盏;

太平嘉瑞茶,是宋代建州府北苑御茶园出产的龙凤团茶。

这个文献记录印证了建盏作为贡品的事实。可以说明宋徽宗时期建窑兔毫盏已进贡宫廷。

此外,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曰:

“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

“兔毫连盏烹云液,能解红颜入醉乡”

足见其对建窑黑釉兔毫盏是

很有研究,并大力推崇。

建盏之所以成为

皇室御用茶器,

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

蔡襄功不可没。

宋庆历年间(1046-1048),

蔡襄任福建转运使,

负责监制北苑贡茶,

创制了小团茶入贡。

宋代福建北苑“贡茶”与蔡襄《茶录》的问世 点击查看

宋皇佑年间(1049-1053),蔡襄撰写了《茶录》,在关于茶盏的论述中,指出:“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


《茶录》碑帖

《茶录》充分肯定了建盏的功用和独秀地位。《茶录》问世后,斗茶文化推波助澜地在朝野传播,建盏中的优品成了皇族、士大夫不惜重金追寻的宝物,不少文豪学士、书法大家、艺术鉴赏家在茶道专业著述和诗词歌赋中,高度赞美过茶盏。

如:

范仲淹的“黄金碾畔绿尘飞,

紫玉瓯心雪涛起”。

梅尧臣的“小石冷泉留早味,

紫泥新品泛春华”。

欧阳修的“喜共紫瓯吟且酌,

羡君潇洒有余情”。

苏轼的“忽惊午盏兔毛斑,

打作春瓮鹅儿酒”。

黄庭坚的“兔褐金丝宝碗,

松风蟹眼新汤”。

米芾的“轻涛起,香生玉乳,

雪溅紫瓯圆”。

陆游的“墨试小螺看斗砚,

茶分细乳玩毫杯”。

上述人物基本上生活在北宋中后期和南宋时期,由此可见,建窑在这一时期进入鼎盛时期,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并生产底足铭有“供御”、“進琖”的建盏进贡朝廷,奠定了建窑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名窑地位。

宋代建盏标本底足特色落款欣赏 点击查看

宋代建盏标本,底足特色落款,进琖、供御,新窑、卒、星、八卦图,描金等。。。)

戳原文,更有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