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白自创一词牌鲜有佳作,毛主席此词一出冠绝古今!

 古韵新风 2022-04-10

Image

李白以诗仙之称名扬古今,杜甫曾毫不掩饰夸赞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可以说唐诗三万首,半数李太白。作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却对宋词的发展有着极远的影响。

早在宋词还未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李白以一首自创词牌《忆秦娥》惊艳了文坛,甚至被后人评价为“百代词曲之祖”。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这首词上片伤别,下片伤逝。借闺怨之题材,女子思念爱人之角度,道出了诗人怀古伤今的深远意境。

 Image

上片写秦娥之离愁别恨,以年年贯之,则把多少年、多少代人间共有的悲剧连类道尽,境界顿然阔大起来,赋予了离别普遍意义。

下片叹秦娥孤独无望、欲哭无声的怀念远人之心境,但画面一转,汉家陵阙之凋零衰落,为这首词增添了怀古伤今的雄浑气象。

王国维最喜爱这首词的最后八字,他曾评价:“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 。

李白这首词虽有感时伤逝之沉雄气韵,但因题材原因,历来被人们划分为了闺房之秀。因此虽历经千百年,未见优秀词作。直到近代,毛主席以其胸怀天下,无私无畏之伟大情怀为这首词填上了最为雄浑壮丽的景色,也赋予了这首词牌名新的生命。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两首词韵脚相同,但风格迥异,李白之词高古悲慨,毛主席之词则是豪迈沉郁。且从风格意境而言,这首词在雄放、阔大的意境中所透露的沉郁、凝重、苍凉,可以称得上是毛诗词中绝对一流的精品。

该词创作于1935年2月红军长征中娄山关战役胜利之后。这次的胜利是继遵义会议后的第一次伟大胜利,也是长征途中最重大的战略转折。但越是得意顺利之时,越要谨慎小心,主席说:“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因此这首词才会以悲凉沉重作为基调。

这首词上阙描写了红军向娄关山进军前的紧张氛围,同时融入了作者当时沉郁的心情。西风冷冽,悲声慷慨高亢,英雄落寞之情划破寒空,直上云天。此时长空浩大无涯,大雁哀鸣凄婉,组成了一幅晓月寒霜图。嗒嗒的马蹄与呜咽的军号声远近唱和,起伏跌宕,在山间回环向前。

经过左倾错误及湘江战役后,红军处境艰难,处处受敌人限制,此去一战前途未卜。灰暗沉郁的景色,正是词人内心的真实写照。

Image

下阙情绪一转,以昂扬乐观的笔调描写了红军娄山关战役胜利之后的景象,让全词的调子发生了大转折。“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成为了备受推崇的名句,激励了无数失意落魄的将士与后辈。这一句妙在“铁”字,革命道路之艰辛好比是坚硬无比的铁,但即便如此,也还要杀出一条血路,勇往直前。何等的英雄豪气,何其的自信从容!

这首词最妙的还属最后八字“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作为危局中的胜利者,他站在娄山关之巅,遥看那连绵起伏的山脉,苍苍茫茫,群山如巨浪奔来,在夕阳的辉映下由黛青到钢蓝到绯红再到血红,景象何其壮观。这不是一时之情,而是主席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胜利之喜悦与雄伟之景观与多年之积淀碰撞而出,造就了颇为成功的这两句话。

这首词虽只有46字,但雄奇悲壮,气势如虹,蕴含着勃勃生机,始终跃动着一种生命的创造力。它既是一幅壮丽的进军图,也是一首雄壮的革命进行曲。

真实的战争往往残酷无比,相较于李白睹物思怀之情,毛主席更多的是亲身作战的生命体验。李白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发思古之幽情,以情作词,毛主席是以亲历战争的统帅之眼观世界,他以血沾笔,用生命在作词。

Image

一代伟人毛主席从容淡定的气魄正是来自于他与天斗、与地斗、与敌斗的顽强斗争精神,革命中无数次置死地而后生的胜利,又激发着伟人豪迈的乐观主义精神。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前,这首词鼓舞了无数红军的昂扬斗志,今后,这首词也会激起无数失意无助之人不懈奋斗,一代伟人,永垂不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