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本身属于一种慢性疾病,在医学临床上,很多初诊高血压患者,特别害怕服用降压药,一方面是担心这些药物会对自己的身体造成副作用,另一方面是担心这些药物会上瘾,吃了之后就停不下来。 其实只要你选对降压药,想对比高血压的危害来说,副作用都是可以接受的,同时降压药也没有什么促劲性,之所以需要长时间服用,主要是因为患者的血压长时间居高不下。 对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来说,是需要长时间服用降压药的,事事无绝对,如果你在服用降压药的过程当中出现了以下这几种情,那么该停药就停药。 ![]() 01 长期吃降压药的人,需警惕:若出现5种情况,建议:调整用药 出现剧烈的干咳 服用降压药物之后出现了剧烈的咳嗽,这种情况千万不要忍着,一般是属于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降压药导致的副作用,这个时候可以考虑更换其他的药物。 出现心慌胸闷的情况 如果你在服用降压药期间出现了心慌胸闷等情况,那么有可能是高血压药物造成的副作用,导致的心肌供血不足。如果这种症状特别的明显,最好及时地去医院做一个评估,到底是停药还是更换药。 ![]() 血压不降反升 如果服用了降压药物之后,体内的血压不但没有下降,甚至出现了升高,就证明这一类的药物不适合你,如果一味地忍着,可能会造成明显的靶器官损害的风险,应当及时换药。 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有一部分人在服用完全药物之后,出现了恶心呕吐,消化道一系列的症状,这也是药物的副作用,权衡利弊之后,酌情考虑更换药物或者减量处理。 出现浑身无力低钾的现象 在临床上,情况一般是服用了排钾利尿剂后导致的。服用这一类的高血压药物,一定要检测好体内的钾含量,同时要及时地补充这类的物质。毕竟人体出现低钾症状,也有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应该及时监测血钾。 ![]() 02 减药或者减量高血压药物,需要注意什么? 在这里要强调的是降压药物的停用或者是减量,一定要测量好自己体内的血压,避免血压再升高,尤其是波动明显的高血压,对于血管发生明显的侧压力,会加重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 同时减少降压药物的时候,要把你体内的血压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很长一段时间起码要一年以上,这个时候的血压如果一直保持的比较稳定,那么你就可以谨慎地减少降压药物的种类和服用的数量。 ![]() 服用降压药物之后,也要积极地去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彻底改掉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抽烟喝酒,营养不良等等,努力的进行规律运动,控制好自己的体重,否则你体内的血压就很容易再一次升高。 整体而言,高血压患者在服用药物之后血压恢复正常,还是建议继续服用的,盲目地去减少药物的摄入,或者是直接停用,可能会影响体内血压的稳定。尤其是血压反弹之后,后期控制的难度会增加,甚至会给你的身体带来损伤,所以要多加注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