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老拳家说“太极十年不出门”?若出去会怎样?后果不是吓唬你

 tjboyue 2022-04-10
文章图片1

为何行内不少老拳家有“太极十年不出门”之说?

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类:一则,与习练者是否在明师指导下入了三丰太极的门道;二则,与习练者的领悟能力、习练程度、时间跨度和达到的境界有关。因太极的练法是根据阴阳转换之理,故平时习练多会涉及到“化”的练习。要想做到这点就得使周身关节圆活柔和,流畅无滞,进而达到“催僵化柔”,周身触觉系统高度灵敏的要求。该修炼过程可以用“脱胎换骨,变换气质”来形容;三则,对于太极修炼的心法(技击理论、教学实践、口传心授方面)早已融会贯通,故无十年左右的功夫是很难办到的。

与武当三丰祖师原式太极颇有渊源的赵堡、杨氏、武氏、吴氏、孙氏等太极流派,他们在后续的传承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不少科学的拳法训练体系和养生、技击心法,有些甚至为太极拳界奉为经典指导思想。

今天我们有幸来学习晚清一代太极大家李亦畲(音shē)①前辈的太极拳“五字诀”。其概括起来为:静、灵、敛、整、聚。即心静、身灵、气敛、劲整、神聚——从心、身、气、劲、神五个方面来阐述太极拳练习的核心要领。

文章图片2

一曰心静。心不静则意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起初举动未能由己,要息心体认,随人所动,随曲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

要刻刻留意,挨何处,心要用在何处,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从此做去,一年半载,便能施于身。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久之,则人为我制,我不为人制矣。

二曰身灵。身滞则进退不能自如,故要身灵。举手不可有呆像。彼之力方碍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内。两手支撑,一气贯串。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气如车轮,周身俱要相随。

有不相随处,身便散乱,便不得力,其病于腰腿求之。先以心使身,从人不从己;后身能从心。由己仍是从人。由己则滞,从人则活。能从人,手上便有分寸。秤②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权彼来之长短,毫发无差。前进后退,处处恰合。功弥久而技弥精矣。

注:

②音chèng,有衡量、感知之意。

文章图片3

三曰气敛。气势散漫,便无含蓄,身亦散乱,务使气敛入脊骨,呼吸通灵,周身罔间。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拏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此是以意运气,非以力使气也。

四曰劲整。一身之劲,练成一家。分清虚实。发劲要有根源,劲起于脚跟,主于腰间,形于手指,发于脊背。又要提起全副精神,于彼劲将发未发之际,我劲已接入彼劲,恰好不后不先,如皮燃火,如泉涌出,前进后退,无丝毫散乱。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方能随手奏效。此所谓“借力打人”,“四两拨千斤”也。

五曰神聚。上四者俱备,总归神聚。神聚则一气鼓铸,练气归神,气势腾挪,精神贯注,开合有致,虚实清楚。左虚则右实,右虚则左实。虚,非全然无力,气势要有腾挪;实,非全然占煞,精神要贵贯注。紧要全在胸中、腰间变化,不在外面。力从人借,气由脊发。胡能气由脊发?

气向下沉,由两肩收于脊骨,注于腰间,此气之由上而下也,谓之“合”;由腰形于脊骨,布于两膊,施于手指,此气之由下而上也,谓之“开”。合便是收,开即是放。能懂开合,便知阴阳。到此地位,功用一日,技精一日,渐至从心所欲,罔(意“别”或“勿”)不知意矣。以下是对“五字要领”具体实操要求:

文章图片4

一心静:此条有五个要点:

1、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

2、心静则意专,举手有定向。

3、举动要息心体认,随人所动,不丢不顶③。

4、要刻刻留意,挨何处,心要用在何处,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

5、意在先行,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

注:

③所谓不丢不顶 :语出王宗岳《打手歌》'引进落空合即出,沾连粘随不丢顶'。'不丢'是指推手时手臂不离开对方,'不顶'是指推手时毫不与对方抵抗。

在推手中,'不顶'是人进我退、人刚我柔的动作,但它不是置己于被动地位任人摆布,而是主动地去适应对方的动作,顺彼伸而屈,用弧形走化的动作使对方来拳、腿落空。'不丢'是人去我随的动作,在粘住对方随彼屈而伸的同时,还要微微送劲,逼使对方陷于不利或不稳的形势。

二身灵:此条也有五个要点。

1、身灵则进退自如,举手不可有呆像。

2、彼之力方挨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内。

3、两手支撑,一气贯串。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虚④。

4、以心使身为先,从人不从己,从人则活,由己则滞。

5、气如车轮,周身俱要相随。身形散乱,其病于腰腿求之。

注:

④“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虚”(亦作“杳”)。指技击时,当对方进攻我左边,我的左边就是虚的,不和对方顶抗,引化对方;当对方进攻我右边,我的右边就是虚的,虚而走化。

后来,李亦畲先生对此进一步阐述:“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意即当对方进攻我左边,我左边虚化同时,右边反攻对方;对方进攻我右边,我右边引化,同时左边进攻对方。

文章图片5

三气敛:此条有四个要点。

1、以意运气,而非以力使气。

2、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

3、吸则拿得人起,呼则放得人出。

4、气散则身散,要气敛入脊骨,周身无间。

四劲整:此条有六个要点。

1、一身之劲,练成一家。

2、前进后退,无丝毫散乱。

3、发劲果断,如皮燃火,如泉涌出。

4、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方能随手奏效.

5、分清虚实,发劲起于脚跟,主于腰间,形于手指,发于脊背。

6、要提起全副精神,于彼劲将发未发之际,我劲已经接于彼劲,恰好不后不先。

文章图片6

ΔΔ 有意诚请《武当太极拳》者,可留言

五神聚:此条有五个要点。

1、精神贵贯注。

2、要领全在胸中、腰间变化,不在外面。

3、虚实分明,左虚则右实,右虚则左实,虚非全然无力,实非全然占煞。

4、神聚是前四条总纲,神聚则一气鼓荡,练气归神,精神贯注,开合有致,虚实清楚。

5、力从人借,气由脊发。气向下沉,由两肩收于脊骨,注于腰间,由腰形于脊骨,布于两膊,施于手指。气由上而下谓之“合”,气由下而上谓之“开”。合便是收,开即是放。能懂开合,便知阴阳。

撰文:道海浮游 | 摄影:大象无形

动作督导:钟云龙道长

注:①李先生名经纶,字亦畲(1832-1892),河北永年望族。其是继太极哲人武禹襄后,为太极拳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作了杰出贡献的一代太极大家。

咸丰元年(1851)为岁贡生,候选训导,同治举人;性敏慧,工小楷,得其书者,多珍之。父名世馨,字诒斋。同治间军兴永年修城竣池,举办团练,世馨助之力为多。亦畲有弟承纶(字启轩)、曾纶和兆纶。亦畲和启轩皆从其母舅武禹襄习太极拳,亦畲最有成就,启轩则次。

文章图片7

ΔΔ 有意诚请《武当太极拳》者,可留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