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W方法看科技成果转化

 混改风云 2022-04-11

最近,最新440家科改企业名单的出台,让新一批发展中科技型企业走入大众视野。说到科技型企业,不得不提的就是科技成果转化了。

撰文/ 知本咨询国企改革数据中心研究员 白佳馨

编辑/亿亿

众所周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与评审,是严格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等文件来执行的。

文件规定了认定条件包括“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其中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占比30%,可见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可以说,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也是让“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的过程。

以下,我们就通过3W方法来了解一下科技成果转化。

一、WHAT——科技成果转化是什么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规定:“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就字面意思来说,科技成果转化包括科技成果的“转”和“化”,也就是应用技术成果的流动与演化的过程。

图/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过程

其中,“转”是科技成果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转移,“化”是科技成果不断具体化、产品化、商品化与产业化的过程。

“转”——权属转移

“转”的过程连接了三个主体,即高校、研究院所等科技成果供给方、企业或衍生企业等科技成果需求方以及科技中介机构。

在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支持下,高校、研究院所将技术流向企业或衍生企业,同时政府也为科技成果需求方提供政策引导与扶持;

作为第三方组织的科技中介机构,在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衍生企业之间建立起科技成果的供需平台,提供支持性技术服务,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经历“转”的过程,科技成果的权属发生了转移,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决定了双方的合作方式和利益分配。

“化”——质的变化

“化”的过程包括小试、中试、产品化、商业化以及产业化等环节。

是科技成果在企业内部接受二次开发和应用的过程,同时还伴随着技术扩散和技术创新。

经过“化”,科技成果才能落地生根,将实验成果变成可应用于生产的成熟技术。

、WHY——科技成果转化为什么

对于企业来说,除了大型国企和少数私企,企业整体研发能力相对较弱。

我国优秀的智力资源更多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大学和科研院所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角色相对更为重要和关键。

科技成果如何走出实验室,是我们实现创新引领发展必须考虑并解决的重要战略性问题。

三、HOW——科技成果转化怎么办

政策助力

近年来,随着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部署推进,全国各省市积极落实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文件精神,逐步建立和修订了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强化政策落地。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21年6月,全国各省市共制定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434条。

其中,国家政策 184 条,北京市政策 89 条,其它省市政策 161 条。内容涵盖了综合政策、成果权益、国资管理、考核考评、转化促进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我们选取其中关键性政策——“3+1”为主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做简要分析。

“3+1”为主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包括:《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法〉若干规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以及扩大范围后的《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

以“3+1”为主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是科技成果转化实施路径的一个整体考虑和系统性部署。

国有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应注意以下相关规定:

国有科技型企业的分类及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条件

扩大范围后的《暂行办法》一方面对于国有科技型企业分类加以扩展,另一方面对于各个分类所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条件予以详加说明。

表 国有科技型企业的分类及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条件

注:标红部分为新增或修改的内容。

对科技人员的激励分配机制

我国鼓励企业利用股权出售、股权奖励、股票期权、项目收益分红、岗位分红等方式,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分配机制,激励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成果转化。

因此,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可以规定或者与科技人员约定奖励和报酬的方式、数额和时限。

而企业未规定、也未与重要技术人员约定的,可以参照表中标准。

另外,诸如北京、上海、浙江、安徽、湖南、辽宁等省份的地方政策打开了激励标准,科技成果转化所获收益可按70%及以上比例用于对科技人员奖励。

表/科技人员激励分配机制

注:标红部分为新增或修改的内容。

形式开花

根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规定,科技成果转化方式主要包括6种方式:

图/科技成果转化主要形式

各种科技成果转化方式,都有自身特点。

对于一项科技成果而言,采用不同的转化方式,往往产生的效果、取得的收益也不同。

企业在进行转化时,可以根据科技成果的实际情况,选择单独运用,或者结合使用。

总结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的“最后一公里”,成果转化是否顺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技创新的成败。

以上我们通过分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总结了科技成果转化的3W。

从转化方式来看,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转化方式。

例如,具有完整的科技成果研发、转化及产业化过程的企业,可以通过自我转化,提高转化效率,节约成本;而缺乏转化能力和资金的企业,则可以通过合作开发,共同享受,转化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企业最终采用哪种形式进行转化,科研人员始终是最为重要的推动者。

因此,企业在转化中采用适配的激励模式才是核心要点。

并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有效利用政策红利,给科研人员最大化争取回报机制,真正发挥作为科研人员的主体作用。



校对/阿苓 原创版权声明:本文系知本咨询旗下自媒体“混改风云”创作,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北京知本创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核心专家团队、最多原创管理技术、数百家大型国企咨询服务经验,商务合作请联系小知老师,咨询电话:137 1778 262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