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的方子也是出自伤寒论。可以看出,在古方上篇介绍的十六首方子中,绝大部分的方子都是出自伤寒论的。方用大黄四钱,枳实二钱,芒硝二钱,厚朴八钱。主治阳明病,胃家实,日暮潮热,六七日不大便,谵语,手足辄然汗出,腹满痛拒按。脉大而实。 这是一个治疗阳明府病,胃肠燥结实证的治法。在这里一定要注意,大承气汤为峻下剂。力量特别猛,治疗的必须是实证(也就是上面所列举的症状)。不是实证的千万不可以用,更不能遇见有一个不大便的就用大承气汤,往往会犯虚虚实实之戒。在不确定是不是大承气汤证时可以先用小承气汤做试探。服用小承气汤后,放失气,则是大承气汤可下之证。但就现在人民的生活来看,一个真正的纯实证的便秘太少见了。现在的人,往往过食肥甘厚味,再加上缺乏运动。气虚便秘的人往往多见。还经常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平时大便老是不太容易排除或者便比较粘腻,但是一喝完酒后就会坏肚子。这种人肠道里往往有湿热(可能是由于饮酒过多,痰湿内生,郁而化热,或者是由于其他的原因导致了湿热)。这种人平时的时候肠道有湿,故排便不爽,饮酒后,酒热蒸动湿邪,故而泄泻。 本病为阳明燥金燥气偏旺而为病。每日申酉之时必定加热。(也叫阳明超热或者日甫潮热)为什么会每天在申酉之时加热,不在其他的时间段加热呢?原因是这样的,阳明燥金主降,能降阳气下降于土中,之后再沉入土下的水中,申酉之时,正好是一天中阳明燥金本气主令的时候。相比较一天来说,这时候阳明燥金降的力量是最大的,降的是什么?降的是阳气。降入哪?降入土中。本来土中的阳气就多现在更多了故而发热。 谵语者,心开窍于舌,心主神志。谵语的病人往往是心神被扰了。在本病则是胃中津液消亡,心火不降(火本属阳,升而不降,心火能降者,是阳中有阴也。现在阴不足,降的力量就不足,何况土气燥结,更加阻塞了降的道路。)手足辄然汗出者,阳盛隔阴也。大承气汤证也有泄稀水放屁者,所谓热结旁流。治疗仍然用大承气汤,这是通因通用的治法。看着像是一个泄泻的病,其实它的本质是肠中有燥屎。 本方用大黄去,芒硝攻下燥屎。枳实,厚朴开通滞气。组方比较简单,就四位药。本方用大黄来泻下攻积,芒硝是一种盐,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盐进入大肠可以通过渗透压把水分吸进肠道里。肠道里的水多了,自然燥结就开了,但这是不得已的治法。枳实和厚朴这两位药,总的来说作用都是行气。差别在于枳实一般用于有形积滞,而厚朴偏于行气用于无形的积滞。在本篇中彭子还提到了芒硝性热,这与历代医家的认识不相符合。正确性有待考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