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师,你“因材施教”了吗?

 小雨123 2022-04-11

什么是“因材施教”呢?陶行知先生给出了较形象的解释: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现代汉语词典》将其解释为:针对学习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因材施教是教学中的基本原则之一,它的最重要的依据就是学生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因材施教的目的,是让能力不同的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获得心理上的满足。由此,可以推出因材施教的几个关键因素,即正视差异、力所能及和成功的体验。

最早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应该是中国的孔子。当年,孔子十分注意了解学生情况,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他经常通过谈话、观察、了解学生的志向、思想、言行,除年龄、出身等方面差异外,还有智力、性格、气质、才能、志向等方面的差异,根据学生间的某种差异,他把学生进行了分类,分别实行不同的教育方法。他提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颜回能“闻一知十”,子贡只能“闻一知二”,说明孔子对学生在智力灵活性方面的差异已经十分了解。因材施教的教育观点,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反观我们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真正实践了因材施教的思想。要弄明白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只要拿出上面那几个关键因素衡量一下,就清楚了。每节课下来,我们最好都认真反思一下:我们是否相信每个学生都会有进步?是否为每个学生布置了他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是否让每个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如果每节课我们都这样反思的话,恐怕没有几位教师能底气十足地说,自己的教学真正贯彻因材施教的思想了。这样看来,许多教师只是拿“因材施教”作为一种招牌而已。

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就像树上的叶子一样,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学生是具体的存在。教师应该承认每个学生身上的差异,切忌一刀切式地用统一的学习标准要求所有学生,一定要让学生做他力所能及的事。一节课能识10个字的,我们就要求他认识10个字;能识5个字的,我们就要求他认识5个字即可。绝不能强迫能力低的学生去完成大于他能力的学习任务。当然也不要让能力大的学生去做能力要求很低的事。根据能力分任务,使能力不同的学生都能因为完成了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而收获成功的喜悦。教师期待的是一个学生能做最好的他自己。这对学生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道:“如果教师能够把学生引进一种力所能及的,向他们预示着并且使他得到成功的脑力劳动中去,就连那最调皮捣蛋的学生也能多么勤奋地、专心致志地学习啊!”在教学中,我按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将学生分成A、B、C、D四个学习小组。A组为学习能力最强的小组,他们基本上不需要教师的指导,靠自觉就能解决问题;B组的学生能力也很强,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C组学生能力一般,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能完成学习任务;D组学生能力较低,自信心不足,没有别人的帮助,很难完成学习任务。这四个小组是动态的,根据学生进步情况及时调整。一段时间后如果后面小组的学生能力有所提高,达到一定的水平,可以申请晋级到能力较高的小组。我在布置作业或其他任务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差异,把作业也相应分成了有一定梯度的A、B、C、D四类。如布置学生写作文。A类要求最高,要求学生不仅语句通顺,用词得当,还能较好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主题显明;B类要求学生语句通顺,用词得当,能够运用一两种表达方式,较好地表现主题。C类要求学生语句通顺,用词恰当,能体现主题;D类作文,只要求学生语句通顺,把事说清楚,尽量减少错别字。这样,学生都能拿到与自己能力相符的作业,各尽其能,就能较好地完成。同时,学生对自己有了信心,收获了成功的快乐,进步也大了。

有教师反映,自己班里捣乱的学生较多。据了解,他们多是因为没有注重观察研究学生不同的“材”,当然也不可能因“材”定“教”,致使个别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接受不了,听不进去,时间长了,这些学生由一般生落后成了差生。学习是一件复杂的脑力劳动。这部分学生没有能力进行这种脑力劳动时,他们无所事事,或想引起别人的注意,就会捣乱。但我们教师对他们应该做到“不抛弃,不放弃”。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为他们布置较简单的学习任务,使他们能力所及。只要他们有了一点点的进步,教师就要为他们鼓掌喝彩。这也许正是“因材施教”思想更好的注释了。

老师,今天,你因材施教了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