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悠悠岁月一矿情(1)

 艾俊民的游子报 2022-04-11

悠悠岁月一矿情

■作者:邱利民

引  子

  12月12日,注定是个不平常的日子,苦难的中华民族在1936年的这天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而对于我来讲,41年前的这天,则彻底改变了我的命运。

  1972年12月,结束了繁重的秋收秋种劳作的知青们进入了一年中难得的冬闲。再不必每天被队长吆喝着从被窝中赶起来去出早工了。就在这一年的冬天,一个彻底改变命运的机会降临到我的头上,我从一个广阔天地炼红心的知青有幸成为了七二一矿的一员。

  41年过去了,似水的流年带走了我青春的浪漫和豪气,如梭的光阴践行着大自然的必然规律,当悲悯着镜中人的两鬓白霜时,才意识到激扬文字的年少轻狂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往事的回顾总是激起我写作的冲动,这种冲动驱使我追忆那逝去的时光,回忆消逝在石马山下的那段刻入骨髓的青春岁月,回忆那溶入我生命历程的15年,回忆那有着太多惊喜和悲欢的日日夜夜!回忆那将我人生最美好时光奉献的那片土地。那儿有我放飞的青春,那儿有我的初恋,那儿有我为人夫为人父的喜悦,那儿有事业有成就带给我的荣誉,那儿有我失落的梦想……。然而当真正要用文字来记录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时,我却犹如一位失忆的老人,大脑一片空白,多少次午夜梦回,萦绕在梦境中那挥之不去的思忆如坠入了时空的盲区。我只有打开电脑,进入浩繁的照片库中去寻找那青春岁月的痕迹。当巴泉那残存的六号竖井架如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我尘封记忆的闸门时,在我眼前划过的一幕幕触动了我早已枯萎了的情感丝弦,交织着的复杂情感令我难以自制。

一、参军与进矿的选择

  结束了,终于结束了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磨一手老茧的知青生活。命运的拨盘指向了被誉为最先进的中国工人阶级队伍。

  1972年12月初,每年一次的征兵工作开始了。在公社革委会工作的父亲希望我能参军,只有参军才能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当征兵工作进入尾声时,一个意外的惊喜在等着我:七二一矿来招工了!七二一矿这在当时可是神秘和时尚的代名词。那片神奇的热土是多少年轻人梦寐以求的地方,那蓝色的工作服是当时不次于军装最时髦的时装,而七二一矿面向社会招工的机会是极少的。我没丝毫犹豫地向父亲提出要去参加招工体检。在我心目中威严的父亲竟然同意了我的请求,他可能以为我只是一时冲动。征兵和招工的体检结果不出意料地全部合格,并都顺利地通过了政审。负责征兵的连长对父亲说希望带我到部队去,并会安排在连部当通讯员。这可是让当时多少年轻人羡慕不已的好前程啊。但不知为什么,从小就想当军人的我这次竟然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从军梦。

  父亲带着我与负责招工的杨师傅(杨师傅是二厂劳资科的工作人员,可惜的是将他的名字忘记了)见了面。杨师傅告诉我这次招工主要是充实到生产一线,并大致地向我们介绍了井下工作的工作性质和潜在的危险性。父亲得知具体情况后犹豫了,但我当时不知哪来的勇气,坚定地表示如不同意我去七二一矿,那我也不去当兵,我宁愿回到农村继续插队。我执著地向父亲要求到七二一矿去。一贯在家中说一不二的父亲见我如此地不听他的安排竟没发火。在确定我的选择后看着我尚没长开的身子(这时我身高才1.59米,体重不到50公斤),第一次用对大人讲话的口吻对我说:“既然你选择了去七二一矿,到那就好好干吧,今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后悔自己今天的选择”。

  在12月12日,我填下了人生第一张决定我一生命运的“招收新职工审查表”。全公社4个名额,参加体检的人员首先由大队推荐,报公社“五·七”办公室审核,再由公社革委会批准,最后上报县革委会“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计划组批准。记得当时参加体检的有十多个知青。体检完后,我回到插队的生产队,急切的盼望着,期待着好运能降临自己的头上。23日下午,大队帅海龙书记来到了知青点,告诉我已被七二一矿招工了,24日上午赶到公社开会。直到这时,知青点的其他同学才知道我已经被推荐参加工作了。同学中有为我高兴的,也有嫉妒的,对自己命运的担心使得大家在一种惴惴不安的情绪中,默默地与我渡过了我在知青点最后一个夜晚。我理解大家的心情,前两个知青走的时候我也是如此,在面对渺茫的前程时谁又能泰然处之呢?明天的太阳依然会升起,但明天自己是依然在广阔天地绣地球,还是能幸运地参军或招工以摆脱这看不到尽头的苦役劳作。

  12月24日,起了个大早,到公社的15华里路此时对我来讲似乎很短,我连跑带走地赶到了公社,父亲已在食堂里为我准备好了油条和稀饭。这对于每天在知青点就是大米白饭的我来讲无疑是天下超常的享受。上午,公社“五·七”办公室主任李树华将我们被录取的4个知青叫到他办公室开了一个会。这时我才仔细地看看将与我一同奔赴新的工作岗位的其他三位幸运儿,他们是三位上海知青(因年代久远,恕我忘记了他们的大名)。李主任正式通知我们已被国营七二一矿录取,从今天起我们就是七二一矿的工人了。并希望我们到矿后,要继续保持知青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作风,努力工作,不要给公社丢脸,更不要因为表现不好而被退回来。如一旦退回来,公社今后将不会再考虑推荐了。因考虑到元旦在即,七二一矿将在1973年1月4日派车来接我们进矿。这段时间大家回去办理好户籍迁移手续,整理好行装,1月4日早上8时在公社集合。当天我便赶回在县城的家,向亲人和同学们报告好消息。自然免不了是与同学们的告别应酬。

  1973年1月4日,临近中午,七二一矿派来接我们的车终于开到了公社门口那小小的广场。那是一部解放牌的敞篷大卡车,矿里人俗称平板车。我们在公社简单地用过午餐就将行李装上了车,然后一个个地爬上了车厢。北风呼呼地刮,天空阴沉沉的,好像要下雪了。公社的工作人员都出来为我们送行,我看到父亲也在人群中,默默地看着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儿子。从他脸上看不出任何的表情,但我知道父亲在心里还是为我担心的,毕竟那年我还不到18岁啊。杨师傅和李主任进入了驾驶室,车子徐徐开动了,我没有丝毫的对前途和未知工作、生活的担忧,兴奋地盼望着车子快点开,将我早点送到那令我神往的地方。站在敞篷车上,深冬刺骨的寒风吹在我裸露的脸上和手上,但对未来美好的向往及年轻人的一腔热血竟使我们感觉不到寒意。

        (未完待续)@原载《721矿游子》第51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