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春霄:关于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

 昵称15221501 2022-04-11

知网加急:《基础教育参考》22年3月刊 

关于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

      温春霄  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琴江镇中心公立幼儿园  342700

    赖云  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琴江镇中心公立幼儿园  342700

摘要:少数民族文化是一个名族在不断的发展和积累中形成的历史文明成果,它是一个民族发展和生存的重要条件。在少数民族艺术文化中,不仅融入了少数民族的风俗人情、生活情感、艺术追求等等,还构成了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特色和内涵。本文分析了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旨在为幼儿艺术教育增添新的活力。

关键词: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幼儿教育;传承;价值

前言: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技术和才艺统称为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它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隗宝,要更好的传承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就要重视传承人的少数民族艺术素质培养,在幼儿的艺术教育中,要有效开展少数民族艺术教育,让幼儿从小就建立对少数民族艺术的自信和认同感,这样能够形成少数民族艺术传承的动力。

1、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本身的传承价值

少数民族艺术文化要实现自身的价值,需要被人们不断的传承下去,所以需要人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不仅要抱着热情,还要付出行动,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少数民族艺术文化传承的价值[1]。受到科学技术以及快速的信息传播渠道的影响,现代社会很多人被全球化的文化和潮流所影响,现代很多年轻人的生活会随着世界各地的流行趋势而变化,新一代的年轻人更有个性,更加追求流行的趋势,包括穿什么衣服、听什么歌、带什么首饰、跳什么舞等等,甚至有些年轻人认为民族文化就是“土”的,是不潮流的,这也导致了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在传承这条路上困难重重。要改善这个问题,从幼年时期就要培养他们对于民族意识的了解和认识,加强幼儿对于民族艺术文化形式和思想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他们能够热爱自己的民族艺术,珍惜自己民族的艺术,同时还可以辩证的看待其他民族的意识,感受和学习其他民族艺术有价值和优秀的地方,这样才能促进整个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和谐发展,让新的一代更好的传承民族艺术的隗宝。

2、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一个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会对一个人认知产生重要的影响,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中开展少数民族艺术文化传承教学,就是在幼儿园中开展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启蒙教育。幼儿在接触少数民族文化时,通过聆听少数民族的故事、歌曲;欣赏少数民族的舞蹈和艺术品;穿戴少数民族的服饰等等,都可以充分调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让幼儿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学习少数民族艺术文化。

幼儿在学习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幼儿的智力发展。同时,要培养幼儿民族文化艺术气息,除了理论知识的讲授外,更重要的思培养幼儿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自信和感性,让幼儿加深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建立幼儿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自信。这样可以帮助幼儿更好的发现和欣赏少数民族的艺术之美,同时还能去想象和创造少数民族的艺术之美。除此之外,幼儿通过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的学习,还能增强自身的审美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学习更多关于少数民族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幼儿对少数民族艺术的兴趣,这样能够在幼儿时期就建立起对少数民族艺术的美感认知,有利于幼儿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有一个正确的艺术和审美取向。

3、少数民族艺术文化融入幼儿教育的策略

3.1营造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氛围

少数民族艺术文化要融入到幼儿教育中,就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环境,幼儿园要结合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的特色,对幼儿园的环境进行整体的设计和规划,营造一种可以让幼儿实现互动的环境。例如,可以组织小班的幼儿开展扎染、剪纸、制作香包、挂件等活动,让幼儿了解不同少数民族的风俗人情。另外,还可以组织中班的幼儿用含有少数民族特征的材料装扮教师,如可以在墙面上挂上各种彝族生活的物件,如百褶裙、香袋、等等,还可以粘贴彝族的海报、美食图片,播放火把节的庆祝视频等等,通过展示族的民族风俗文化,让学生深刻体会少数民族艺术的风情。在大班中,可以组织幼儿用傣族特有的装饰色调以及生活物件,来装扮教师,通过张贴竹楼、美食图片,播放泼水节的庆祝视频等等,为幼儿营造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氛围。

3.2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教育

3.2.1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是进行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要场所,通过在表演区域中投放少数民族的服饰,饰品,让幼儿穿着少数民族的服饰进行表演,有利于幼儿更好的感受民族服饰的美。在美工区域,可以准备一些少数民族的手工艺材料,让幼儿在完成手工的过程中,想象和创造出更加丰富的手工作品。在体验区,可以投放一些少数民族的日常用品,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制作少数民族的传统没事,让幼儿在分享美食的过程中体验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在音乐区,可以投放少数民族的乐器,让幼儿在演奏的过程中,提高对乐器的认识,同时也能增强对少数民族音乐的鉴赏。

3.2.2艺术课程

幼儿开展艺术课程的形式多种多样,所以幼儿园可以结合艺术课程,将少数民族艺术文化融入艺术课程中,在这个过程中,要具有丰富性,又要兼顾系统性。例如,在开展少数民族服饰的欣赏课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绘画活动,让幼儿通过绘画的形式展示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还能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此外,还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民族服饰的制作,经过教师的指导,让幼儿能够使用不同的材料完成服饰制作,还可以让幼儿穿上制作的服饰进行表演,有利于渲染良好的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氛围。

3.3联合家长,开展少数民族艺术教育

幼儿与家长的联系是非常密切和频繁的,幼儿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作用,因此,要强化幼儿对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的认知,幼儿园就要联合家长,在家庭中营造良好的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氛围,在日常的家庭活动中,可以适当的渗透少数民族的艺术活动。例如,在睡前,家长可以给幼儿讲述少数民族的经典故事、还可以播放少数民族的儿歌。在假期,家长还可以带幼儿到少数民族地区,参加其传统的节日庆典,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等,通过与民族小伙伴们共庆佳节,来体验和欣赏少数民族的音乐、饮食、习俗等等。

总结:总而言之,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艺术隗宝,其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具有一定教育性、趣味性,深受幼儿的喜爱。在幼儿教育中,开展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教育,做好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启蒙教育,有利于更好的传承少数民族艺术文化,为幼儿的艺术教育增添活力。

参考文献:

[1]方娟.少数民族艺术在幼儿教育中传承的价值分析[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34(02):49-5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