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下第三行书的奥秘,历经三次火灾皆为化险为夷

 泊木沐 2022-04-12

天下第三行书是苏东坡的《黄州寒食诗帖》,是苏东坡被贬至黄州第三年的清明节(寒食节)所作的两首诗,作为一个文人和书法家,在此帖中集中展现了苏东坡的人生感悟与书法成就。

《黄州寒食诗帖》可谓是一件神奇的作品,历经三次火灾皆为化险为夷。我们在作品的下面会看到有火烧痕迹,但均没有影响到正文内容。

一次是清朝同治年间,被姓冯的广东人收藏时遭遇了一次火灾,一次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险些被烧毁,还有一次是在日本时遭遇地震和火灾,被当时的收藏者菊池惺堂冒着生命危险从大火中抢救出来。

《寒食帖》历遭劫难而依然安然无恙,真可谓如有神助,不得不让人心生敬畏。

下面,阿强就带大家一起欣赏一下这幅神作。

首先我们会看到正文右边盖有很多的印章,这不是苏东坡盖的印章,而是收藏之人所盖。

其中乾隆的印章和题字占了大部分,因为乾隆比较长寿,印章又多,自己也喜欢书法,有这么好的机会当然不会错过了。

《寒食帖》是行书作品,有很多字更接近行楷,所以字并不难认,这里就不重复具体内容了,就讲一些精华和奥秘部分。

苏东坡不像黄山谷那样悬腕和悬肘写字的,他的手是放在桌子上面的,字形太多比较宽扁,所以初看上去很多人并不觉得他的字漂亮。

苏东坡自己也笑话自己的字是“石压蛤蟆体”,但黄庭坚还是自愧不如,坚称苏轼第一,自己第二,这也是“宋四家”的排名顺序:苏、黄、米、蔡。

但假如你觉得他的字不美,这就受个人经历和审美的影响了,苏东坡历经波折,看破红尘,虽不入僧院,从其字中已经可以看出他内心的从容淡定了。

用笔信手就来,不刻意追求细节的完美,从《寒食帖》中可以看到很多墨块或说粘笔的地方,这就是无意于美而美的极致。

但作来高手,他并没有陷入迂腐和保守,还是不时有创新和改变,比如这个“闻”字中间的耳字的收笔,并没有停住回收,而是直接拉下来了。

再比如这花、泥二字,花和泥本为是处于两个世界的,人们写字也都会把这两个字分开来写,而苏东坡的境界却已超越俗世,把花和泥连在一起了,表明了花和泥都是世界的一部分,没有泥,哪来的花的鲜艳,没有花,世界就会过于沙漠化。

做花还是做泥,有时是命运的安排,有时是自己的选择,那已经无所谓,关键自己能安在此时此地,安然自己的内心。

苏东坡不喜欢偷,“中”字一笔下来直击偷字。

这两个就更夸张了,上面是“纸”字草书的写法,最后一笔无敌长且尖锐,直插入“君”的头上,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和态度呢?

再细看这个“灰”字,让人就感觉就是一层灰,整个字就是一幅画,看着这个字,脑海就呈现出苏东坡心中的那一片灰,字从大到小,还原细细的灰,让人无法也无力去吹起它。

《寒食帖》是苏东坡最高水平的一件作品,和天下第一和第二行书一样,都是手稿,并不准备拿来比赛或展示的,所以都是随心而起,信手拈来,正是如此,才体现了这三件作品超高的价值和水平。就如同苏东坡自己说的:无意于佳乃佳。

聊《寒食帖》,真的不能忽略黄山谷在后面的题跋,实在太美,不象皇帝的题字实在太丑就不必聊起一样,山谷的这段题跋是不得不提起的。

山谷的字很受人喜欢,潇洒开张,气势磅礴,当然阿强也是非常喜欢的。更喜欢的,是山谷的大气,对老师及友人的欣赏及怀念,对作品的肯定和解读,都让人心服口服。

东坡与山谷,亦师亦友,一收一放,一拙一妍,从欣赏他们的作品,到欣赏他们的人品,不是这一千来字可以表达和描述完的,值得我们用心慢慢感悟和理解,由字入心,升华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