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鲜淮山300g、新鲜生蚝8只、猪骨300g、生姜2片(2-3人量)将鲜淮山去皮,冲洗后切段状,生蚝去壳后放入清水中轻轻清洗干净,将生蚝放入清水中,大火烧开后捞起备用;锅中放入生姜丝翻炒出香味后加入清水1000ml,大火烧开后将猪骨和淮山放入锅中,大火烧开后转小火1小时,加入生蚝继续烹煮5分钟,加入盐调味即可。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同时也是孩子长高的“黄金季节”,身高的增长明显高于秋冬季。此时抓紧这个时机给孩子提供充足的营养和让孩子在室外适量运动,有利于孩子长高。锌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具有调节蛋白质的代谢,维持儿童正常味觉和食欲的作用。而近期研究发现我国部分儿童有锌缺乏的问题。补锌的话生蚝是很好的选择,锌含量丰富,而冬春季也是生蚝肉最肥美的时候,是吃生蚝的好时机。淮山则是我们常用的补益脾胃食材,脾胃好,身体自然好。材料:小茴香菜300g、鸡蛋3个、生姜适量(2-3人量)小茴香菜洗净切小段,肉丝用少许食盐及生粉腌制调味,鸡蛋打匀。锅内加水1000ml,加入姜及小茴香菜,武火烧开改文火后加入瘦肉丝,最后倒入鸡蛋并搅拌至熟,加少量食盐调味,喝汤吃渣。中医养生历来讲究“天人合一”,注重整体观念,四季都有其养生之道,春季就应顺气升发,平素饮食上注重“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另一方面,随着气温的升高,自然环境当中的湿气比较重,容易导致湿气困脾,此时更合适喝些清淡的滚汤。做过卤菜的粉丝们应该都对小茴香不陌生,这次选择新鲜小茴香茎叶,性温味甘辛,能行气温中,又顺应了春天的养生之道,用来滚鸡蛋和瘦肉丝汤即方便还很适合乍暖还寒的春天和脾胃虚寒人群饮用。材料:春韭150g、南豆腐2块、鸡蛋2个、生姜适量(3-4人份)。韭菜挑除杂物,洗净,裁成3厘米左右小段;豆腐冲洗,划十字成小方块;鸡蛋去壳放入碗里,加入少许食盐打散鸡蛋,在锅中放入清水1.5L,武火煲开后放入生姜、豆腐,煮3分钟后放入韭菜继续煮3分钟,然后将蛋液淋在豆腐韭菜上缓慢搅拌,最后根据个人口味放入食盐、花生油等调味食用。韭菜属于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蔬菜,适应性强,抗寒耐热。所谓“春初早韭,秋末晚菘”,初春的韭菜品质是最好的,趁着春韭上市,配合豆腐、鸡蛋滚个快手汤,正好能温中补肾。韭菜也叫“起阳草”,除温肾壮阳、活血祛瘀的作用外,还能暖胃醒脾。韭菜有独特的气味,这是由其中所含的硫化物引起,硫化物具有杀菌、增强免疫等作用;同时韭菜也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每100g含有1.4g不可溶膳食纤维,可以改善大便情况。韭菜不是很好消化,平素有胃病及消化不良者不宜多吃,素有阴虚内热、目疾、疮疡者亦不建议食用。材料:核桃2个、枸杞3g、黑豆10克、桑葚干5g、杜仲5g、排骨100克、生姜适量(1-2人量)。将核桃取仁对半分开,黑豆稍清洗后用水提前浸泡半小时,排骨洗净切块汆水备用,生姜切薄片。将所有药食材全部放入炖盅内,加入清水500ml,武火炖沸后改成小火再炖约1-1.5小时,即可调味食用。从2003年开始,每年的4月16日正式确定为“世界噪音日”。噪音对大家造成无形的不良影响,不但会影响听力,影响睡眠、情绪,甚至会导致血压的变化,希望大家能够充分认识到噪音污染的相关知识,从自我做起,共同努力减少这个“看不见的杀手”。从中医理论的角度,肾开窍于耳,人体的听觉器官,其功能依赖肾精的充养,所以耳从属于肾。精髓充盛,则听觉灵敏。若肾精不足髓海失养,则两耳失聪,致听力减退,或出现耳鸣、耳聋之病。给大家推荐一款滋阴补肾的汤水,核桃、枸杞、黑豆、桑葚、杜仲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 既可以作为平日的保健汤水,又可以作为护耳聪耳的食疗汤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