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还记得掺锯末的黑列巴吗?现在俄军的野战伙食还那么硬核吗?

 fairyfail 2022-04-13

作者:金戈铁马

编辑:海鹫

花样繁多并极具民族特色的各国军用食品一直是众多军迷和吃货们的最爱。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军队的野战口粮普遍进入自热时代,但俄罗斯由于经济低迷,供给短缺,不要说口粮更新换代,能不能吃饱都是个问题,甚至还发生过驻扎偏远地区的俄军士兵被饿死的事情,以至于很多军迷对俄军口粮的印象还停留在卫国战争时期苏军那些掺着锯末的大列巴。

图片

■俄罗斯军队伙食的招牌——黑列巴。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由于俄军后勤组织不利,也传出过前线部队缺粮断炊的新闻,不过随着战事趋于稳定,越来越多关于俄军野战伙食的影像资料在社交媒体上被披露出来,总算让外界对俄军口粮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也多少改变了固有的刻板印象。

其实俄军的野战口粮也已实现自热化,在乌克兰作战的俄军官兵也能在冰天雪地里吃上热腾腾的饭菜,甚至被俄军俘虏的乌军士兵也能领到人手一份的单兵自热口粮。根据网络上的公开信息,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的战地伙食主要分为三类。

图片

■就算是和平时期在后方的军营食堂里,俄军吃得好像也不咋地。

01

野战厨房有热饭

俄军在营、连级单位编有专门的炊事兵,并配有多功能野战炊事车,可以快速完成烤面包、煮粥和煮汤等烹饪作业。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俄军会为前线官兵提供尽可能丰富的食谱,但由于前线战事焦灼、后方补给线又不断受到乌军袭扰,很多时候只能因陋就简,面包加一碗杂烩汤就是一顿饭。

这样的伙食看似简单,却符合俄罗斯人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具有营养丰富、热量高的特点,而且制作简单、烹饪快捷,一辆炊事车在一个小时内就能准备好一个连的热饭菜。

至于俄军野战伙食的品种属实也不多,最常见的大概就是大列巴、红菜汤和烂炖三种。

图片

■在俄乌前线抡大勺的俄军炊事兵,他身后就是热气腾腾的野战炊事车。

图片

■俄乌前线俄军战地伙食实拍,各种糊,看着真没啥食欲。

列巴就是俄语“面包”的意思,由于俄罗斯人烤制的面包普遍体积较大,因此被中国人俗称为“大列巴”。

大列巴吃起来酸涩粗糙,以致于很多初次品尝的中国人以讹传讹,真的以为其中加入了锯末。

这种粗糙口感是因为俄罗斯人在制作大列巴时,在小麦粉和酵母的基础上,会加入黑麦粉、麸皮、杂粮、欧芹籽等辅料,使其富含钙、钾、镁、锌等矿物质。制作考究的大列巴还会加入牛奶、鸡蛋、黄油、奶油、蜂蜜、香草等食材,并需要至少3天的制作周期,绝非是国人印象中的廉价食品。

大列巴在干燥的环境里会迅速变硬,可以保存非常久,坚硬的大列巴需要泡在汤或粥里软化后才能食用。俄军炊事兵配有专门的面包制作设备,从和面、揉面到烤制都实现了自动化。

一辆多功能野战炊事车烤制的面包可以满足一个坦克营或者一个步兵连的需要,并能同时炖煮汤粥。

图片

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在炊事车内检查刚刚出炉的大列巴。

由于战场上所能获得的食材往往很有限,野战厨房烤制的大列巴无论是味道、口感,还是营养都有所不足,但填饱肚子还是没问题的。当年被德军围困的列宁格勒市民就是靠每人每天125克掺了40%锯末的大列巴坚持了两年时间!

图片

■二战时期骨瘦如柴的列宁格勒市民手握着一天的口粮——125克面包。

红菜汤是俄罗斯人的国菜,俄罗斯民间甚至有俗语——做不好红菜汤的女孩嫁不出去。

红菜汤的制作非常简单,以牛肉和红菜头(根甜菜)为主料,辅以土豆、洋葱、卷心菜、胡萝卜、西红柿等,加入盐、番茄酱、胡椒粉、俄式酸奶油等调味品,熬煮而成。红菜汤酸中带甜的口感,非常刺激味蕾,可以增进食欲。

同时,汤中的食材富含营养和热量,可以快速补充能量消耗。

图片

■制作讲究的红菜汤。在战场上显然不可能如此精致。

烂炖不仅中国有,俄罗斯也有。和中国烂炖一样,俄罗斯的烂炖也是有什么炖就炖什么,将战场上凡是能找到的肉类、蔬菜和米麦等食材炖成一锅大杂烩,热腾腾地喝下去,不仅能填饱肚子还能暖身子。俄军伙食好不好,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烂炖里的肉多不多。

以俄军常吃的牛肉荞麦饭为例,其主要食材为牛肉,搭配荞麦米、洋葱、猪油、黑胡椒和盐。做法非常简单,先将牛肉切成小块与洋葱一起用猪油炒熟,再加入荞麦米、调味品和水一起煮熟即可。根据个人口味还可以加入土豆、胡萝卜、西红柿、卷心菜等蔬菜,将之称为俄罗斯版烂炖也不为过。

图片

■经过美颜处理的俄式荞麦饭,野战厨房的作品肯定没这么好的卖相。

这样一碗热乎乎的牛肉荞麦饭,有米、有肉、有蔬菜,还富含油脂,基本可满足俄军士兵填饱肚子、补充能量、温暖肠胃和吃肉解馋的全部需要。

牛肉荞麦饭炖煮时如果多加水,还可以做成牛肉荞麦粥,适合伤病员等需要吃流食的特殊群体。

图片

■红菜汤、牛肉荞麦饭、面包、水果、沙拉和茶,这算是俄军比较标准的伙食搭配了。

02

单兵口粮份量足

单兵野战口粮的特点是便于携带、开袋即食,在没有烹饪条件的情况下,利用配发的加热工具自行加热也能吃上一口热乎饭。

俄军的一份单兵自热口粮包括早中晚三餐,并有7个菜谱,可以保证一周不重样。每份口粮里都配有3种不同的主菜罐头,由炖牛肉、炖鸡肉、肉丸子等肉菜搭配不同的蔬菜和米饭进行组合。

除主菜外,每份口粮都标配有主食饼干,多种冲剂饮料,盐、糖、胡椒粉等调味品,还有肝肉酱、蔬菜酱、午餐肉、咸猪肉等辅菜和奶酪、果酱、巧克力等零食,塑料刀叉等餐具和固体燃料、加热炉、火柴等炊具,并贴心地配备了口香糖、净水药片、维生素药片和擦手擦嘴的湿巾等附件。

图片

■俄军24小时单兵野战口粮,外包装设计朴实,尺寸很大。

俄军口粮的味道偏咸并配有额外的盐包,能够补充在战场上剧烈运动后流失的盐分。

3个主菜较为油腻并配有奶酪、巧克力和大量的糖包,能够提供足够的热量;辅菜种类多,能够调剂口味和弥补主菜的不足;菜品和附件搭配合理、考虑周详,方便士兵在野战环境下食用。

总体来看,俄军口粮一日三餐分量足、热量高、营养和微量元素丰富,一份24小时的单兵自热口粮可以提供不低于4500卡路里的热量,足以保障士兵在战场上吃饱、吃暖。美中不足的是,口味较为单一,餐具和炊具的质量不高,容易损坏。

图片

■俄军单兵口粮的内容极为丰富,份量十足,味道就请自行脑补了。

03

现地自给填肚皮

在俄乌冲突前期,俄军由于补给线经常受到乌军袭扰,大量运输车辆被毁,前方部队不同程度都存在断粮的情况。

当物资运不上来时,为了肚子不挨饿,前线俄军难免会去民间征集食物。这种征集既可能是有偿的,也可能是无偿的,社交媒体上甚至有俄军士兵开着装甲车直接到超市零元购的情况。

图片

■乌克兰某超市的摄像头拍下了俄军士兵进行零元购活动的场面。

俄军在从乌克兰民间征集时,食物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搞到斯拉夫民族永恒的硬通货——伏特加。

伏特加以土豆、玉米、大麦、黑麦为原料酿制而成,酒精度在40度以上,口感火辣。俄罗斯人在喝伏特加时,通常会搭配香肠、咸猪肉、酸黄瓜、生洋葱等下酒菜,但也经常空腹直饮。

正可谓是“就算是没有菜那也得喝二两 ”。对于相当一部分俄罗斯人来说,可以一天不吃饭,但不能一天不喝伏特加。在俄军的征集清单里,伏特加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

图片

■枪王卡拉什尼科夫将军推出了用自己姓名命名的伏特加。

早在拿破仑战争时期,伏特加就列入了俄军的补给清单。在卫国战争时期,更是规定每人每天定量供应100克伏特加。

由于配发的伏特加不够喝,苏军机械师甚至会将作为防冻液的高纯度酒精偷偷兑水喝掉。据不完全统计,苏军在卫国战争期间喝掉的酒类近20万吨。

图片

■二战时期正在饮用每日配给伏特加的苏军士兵。

为了防止士兵在战场酗酒,俄军会适当控制酒精类饮料的供应,但俄军的历史证明,伏特加的供应量与士气息息相关,得到无限量伏特加供应的俄军士兵好似被施加了嗜血术的兽人,战斗力可以瞬间爆棚。

不喝伏特加的毛子那还是战斗民族吗?如果普京想在乌克兰战场上取得胜利,那就为俄军士兵敞开供应伏特加吧!

图片

■干了这一杯!老子还能扛枪打纳粹! 

装甲铲史官作者群像

图片

金戈铁马

资深军迷,曾在野战部队服役十余年。对军史战史、武器装备、战术战法、外军知识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