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压高,低压低,能用降压药吗?

 金苹果6 2022-04-14
老年高血压患者因为血管硬化,弹性下降,常出现高压高、低压低的症状。这类患者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治疗,总体上尽量保持低压在60 毫米汞柱以上,低压过低的患者可以适当放宽高压降低标准,患者在进行降压治疗时须谨遵医嘱,谨慎用药并注意监测血压。
图片
一般来说,120/80 毫米汞柱是所谓的“标准血压”,而很多老年人的血压存在着一种奇怪现象,就是高压高,低压低,脉压很大。
图片
一、压差大的原因
人体有一个不断加压的“血泵”,也就是心脏。还有一个闭合的管道系统,即血管系统,两者构成了心血管循环系统。人体血液依靠心脏收缩提供的动力流动,心脏收缩时,射出的血液对大动脉血管壁的压力是高压,此时大动脉会适度扩张以缓冲压力,容纳血液。心脏舒张时,大动脉依靠自身弹性回缩,推动血液继续流向外周的小动脉,此时大动脉壁对血液的压力是低压。这种方式保证了血流的相对平顺和持续。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大动脉的弹性会下降,甚至发生硬化,这就导致心脏收缩射血时大动脉难以扩张,血流直接涌入远端,使高压升高。心脏舒张时,又因大动脉血管回缩的力量下降,造成低压过低。
图片
二、降压治疗须谨慎用药
人体各器官的供血主要是由低压提供的,如果低压偏低,冠状动脉供血的灌注压力就不足,可能造成心脏、大脑的供血不足,出现心悸、头晕等症状。而降压药都是高低压一起降的,还没有哪种药能够单降高压或者低压。所以有许多脉压大的高血压患者会担心服用降压药会把低压降得太低。
对于高压过高的患者还是需要继续服药,虽然降压药会同时降低高压和低压,但通常高压对降压药的作用更为敏感,下降的幅度也更大。患者在进行降压治疗时要注意监测血压。通常给低压定一个“警戒线”——60 毫米汞柱。在进行降压的时候尽量保持低压在60 毫米汞柱以上,以避免低压过低时对心脑功能的影响。
图片
对于低压低于60 毫米汞柱的患者,降压治疗的前提是不能加重低压的降低。此时高压降压的标准就可以适当放宽一些,不一定必须要降到140 毫米汞柱以下。应用降压药物时应从小剂量开始,看看患者的耐受情况,有没有供血不足的表现,然后再决定是否要再降低一些。治疗时要注意排除瓣膜类的疾病,避免血液回流左心室,造成低压降低。
降压药物可选择小剂量利尿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钙拮抗剂主要是通过抑制血管壁里平滑肌细胞上的钙通道,减少动脉壁的钙化,抑制动脉硬化。服用利尿剂则是通过药物的利尿作用减少血容量,还可以排出钠离子,这样血管壁就不会太厚太紧,血管容易舒展了,血压就会下降。
图片
具体用药需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患者要及时到医院诊断,谨遵医嘱,不要因为害怕低压太低就擅自减药或停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